人們一直把廣東省看作是改革開放的排頭兵,是中央細心耕耘的樣板田,曾是筆者崇拜的偶像,它的幾任一把手都是政治委員。在重慶唱紅打黑如火如筡,共同富裕唱響全國,深受全國人民歡欣鼓舞之際,廣東省委的重要領導前去重慶訪問。當時余以為他故地重游,是取長補短,看望鄉親,可敬可佩。可是,回去以后發表了一系列談話。其中最有名的是,提出關鍵是“做好蛋糕論”;提出要“殺出一條血路”,進一步改革開放,與國際“聯姻”,“民生問題不能搞群眾運動”;在唱紅問題上也頗有微詞;當中山、仙頭暴發群體事件,大批警察與萬余民眾對峙,他親臨現場,召開現場會,要求處理此類事件“必須依法為綱”等等。這些言論使我陷入迷茫之中,分不清是和非。在人們爭論 “重慶模式”和“廣東模式”云中。一度“重慶模式”受到官方和不良媒體的打壓,于是,中國前進的方向是什么?便成了老百姓茶余飯后的閑談和糾結。
一個人活著不能沒有思想靈魂,做事不能沒有主心骨,前進不能沒有方問,不能盲人騎瞎馬。
于是我認真搜集了廣東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成就,經濟建的快速發展,除過上海就算廣東省了。但是,這個地區的黨群關系,干群關系幾乎到了冰點。要開大運會,便把十萬外來人趕出廣東。農民集體討薪,警察便去抓人。說反腐要“正確對待”犯錯誤的干部,“著眼于干部犯錯誤的環境分析。”工人罷工,政府站在外國資方一邊。官商勾結,強征土地,拆遷民房,非常嚴重。由此引發的群眾事件連連發生。據不完全統計,從去年到現在粵東的潮卅,汕尾,汕頭,省會的增城,珠三角的順德,中山,東莞,深圳,西部的化卅,信宜,肇慶,現又到粵北的連南-----其它方面的社會丑惡現象同樣糟糕。這就不能不使發問:廣東還有工人階級的政黨嗎?廣東的執政是為民嗎?廣東還走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嗎?(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是社會主義,而不能“特”到資本主義去)目前,在任何一個資本主義國家,還找不到如廣東這樣如此頻繁的官民對立和群體事件。這說明這里的改革方向令人懷疑。
值得欣慰的是,最近,這里的“風向”有所轉變。一是對烏砍村民抗爭事件的處理,基本滿足了群眾的訴求,具有標志性意義。二是廣東再不強調DGP高速增長,不與江蘇比速度而是要比質量。三是現定“裸官”不能擔任各級黨政的一把手。四是與“共同富裕”模式的重慶簽訂了合作協議,由貶到尊重到合作,說明廣東在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的指引下,發揮高度的政治敏感性,轉變風向,認真貫徹胡錦濤關于“防止西方文化對我國滲透”的指示,在漢奸文化成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的形勢下,轉變風向,為今年三月召開的十一屆五次全國人代會和黨的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做準備。
本人贊賞廣東的新變化。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