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股票市場是一個虛擬賺錢的市場,人們把錢投到股票市場上獲得了贏了,不是因為股票市場能夠生產利潤,是因為大量資本投入股市,炒高了股價,先期投入市場的資本就賺錢了。股票市場如果沒有國家的稅費,沒有證券公司的傭金,沒有交易所的交割過戶費用,沒有上市公司的分紅,股票交易就是零和游戲,賺錢和賠錢完全相等。當前從股市上抽走資金的主體有四個:IPO公司;國家;證券公司;國外投機者;交易所。為市場輸入資金的有三個主體:國內個人投資者;機構投資者;上市公司(分紅派息),并且抽走資金的數量遠大于輸入的數量,所以股市持續低迷。
“提振股市信心”。我理解就是告訴投資者要對中國股市有信心,敢于將資金投入股市。兩年前中央講“信心比黃金還重要”,為此中國出臺4萬億財政刺激計劃。中央的講話也符合胡錦濤總書記講的“要增加廣大人民群眾的財產性收入”的要求。當下人民群眾的財產中最重要的是金融資產。人們對金融形勢有信心了,人民群眾的財產性收入就會增加。不知道為什么又說:確保資金投向實體經濟 堅決抑制社會資本脫實向虛、以錢炒錢。難道金融高官們不知道股票市場是一個虛擬的市場嗎?
我以為中央在對當前經濟形勢的判斷方面出現迷茫,不知道到底應該緊縮,還是擴張。緊縮了怕硬著陸,引起失業;擴張了怕物價上漲,引起經濟混亂;也不知道應該擴大凈出口,還是擴大凈進口,如果擴大凈出口,經濟增長可以得到維持,但是發達國家的貿易制裁卻很是讓人頭疼,同時這種不均衡發展引起我國外匯儲備增加,增加的外匯資產在發達國家無限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實施過程中不斷遭受損失,而國內物價水平卻節節上漲。如果擴大凈進口,國內市場受到外部市場擠壓,經濟增長會受影響。出現這一問題的根本原因是沒有搞明白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發展經濟的目的就是提高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違背這一目的任何發展都會走上了歧途。這一目的要求發展經濟不能以犧牲環境和資源為代價,不能以犧牲底層勞動群眾的利益為代價,不能以犧牲子孫后代的福祉為代價,不能以制造一大批食利階層來彰顯社會富足。三十年來我們把“發展經濟就是硬道理”作為行動的圭臬,把發展經濟當成了滿足個人私欲最大化的同義詞。人民群眾的物質上有所提高,但很不均衡,精神文化上幾乎處于荒蕪狀態;資源環境遭到嚴重破壞;民生問題成為“新三座大山”的代名詞;負債發展成為吃子孫后代的選擇模式;食利階層的快速滋生成為戕害社會活力的腫瘤。
我們如果真正端正了經濟發展的目的,在對外開放和發展的過程中,就會以我為主,以承認勞動創造財富為主,以子孫后代的千秋大業為主,以國家財富和形勢的安全為主,以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為主。同時,嚴格限制食利階層滋生,打擊權錢交易,打擊以權牟利,打擊吃里爬外。擴大公共產品的范圍,擴大公營私人產品的范圍,讓群眾活得有尊嚴,不會把錢一切東西拿出來用金錢交易(性不再作為金錢交易的對象)。底層勞動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真正提高了,中國經濟包括金融形勢一定會呈現一個光明燦爛的明天。
西安財經學院 王勇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利永貞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