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是個橡皮泥
義務教育是個好東西。國家從政策上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按道理,不論上小學還是上初中,基本跟免費差不多,教育負擔輕如鴻毛??蓪嶋H上不是這樣,在農村,因為撤點并校,上學不光難了,還因為負擔交通食宿等費用,比原先多花幾倍的錢,幾乎就是上不起學了;在城市,光是那筆擇校費贊助費就夠家長喝一壺的了,每到入學之際,街頭眼淚汪汪的眾家長并不少見。
我家附近一都市村莊里有一戶從汝州來謀生的人家,去年秋季女兒該上一年級時,擇校入了學,花費上萬元。女主人開了一間小店,靠縫縫補補和賣點小日用百貨賺錢,辛苦忙碌,我時常從門口路過,每每想起她用微薄的收入支付了萬元擇校費,心里猛地一疼。不能不說,這是對義務教育不義務的莫大鞭笞。
不知道這戶人家是不是為了孩子的教育才來城市謀生。但是,在老家他們應該耳聞目睹了教育的不景氣和那個老師群體的墮落。手頭就有個例子,叫人憂心忡忡。
國家義務教育保障資金規定農村小學每人每年補助535元,初中生每年每人740元。安徽省界首市就虛報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人數,從中可套取國家補貼。他們上報國家報表的基礎教育階段小學生的數字是51586人,而實際上落實撥款表上的數字是36234人,中間差了15000多人。國家下撥款的總數減去實際學生人數下撥款中間的差額是1063萬元。(據1月8日《新京報》)
這虛增的15000多人遍布全市中小學校。大小學校都有虛增任務,學校校長跟傀儡似的,上邊讓咋做就咋做,不管對與錯。1月7日央視“焦點訪談”有鏡頭記錄這些校長的神態,哪里還有半點知識分子的精氣神?平常在人們心中,他們是基層教育的一種堅守,默默無聞地奉獻著,但在關鍵問題上,想不到他們是如此潰敗,潰不成軍。光天化日之下的造假,他們面不改色心不跳,盡管市里騙取的一千多萬他們分文沒見。別的不說,單此一點就可以判斷出他們會帶出什么樣的教師隊伍,教出什么樣的學生來。
再來看界首市教育局狗膽包天騙來的千萬元到底有何用場。對此事件,該局副局長任朝斌表示,界首市教育局領導并不知情,至于那兩份一個對上一個對下的名單也不曾見過??匆姏]?就沖這“寧折不彎不怕死到的大無畏精神”,好好查查吧,單單這一千多萬就會換來一大堆手銬,讓一大群教育官員“付出應有的代價”。退一步說,即便這筆錢成為“結余的富余資金”,也要將這種地方政府騙取國家款項的行為定性為犯罪,讓那些地方政府的決策者和直接執行者承擔刑事責任。唯如此,國家義務教育保障資金這個好東西才不會變味。
界首市教育局的做派是很令人驚醒的,這種做派,再一次體現出教育過度行政化的弊端之所在。就是這樣,基層的教育已經無所適從,他們同化到了一種非常愚昧的地步,早已悖離了教育的良知,教育本質的ABC已經找不著“北”。可以預測,這種格局之下,教育無論如何都騰飛不起來,當然,整個民族的文化素質也“騰飛”不起來。
作者:朱永杰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