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價大米”看“中國農民” |
2012年01月04日 09:41:17 來源: 華龍網 |
2011年,知名的黑龍江省五常大米迎來好光景,大米不僅質量好,價格也是節節攀升,最貴的一斤甚至賣到了199元。但五常市的許多稻農辛辛苦苦種出的水稻,賣給當地的加工企業每斤不到2元。(1月3日 新京報)
天價大米,如此之利潤,如此之暴利,但中國農民,卻只有“喝湯”的份,這無異于是“價格搶劫”。
這就是中國農民的市場現狀,中國農民在面對市場經濟大環境之下,毫無市場公平可言。它們搞不懂市場行情,搞不懂市場價格規律,一旦市場經營者“玩弄”了市場行情,中國農民就變成了“沉默的羔羊”,生產的農產品,就只有“靠天吃飯”,市場景氣了,就多賣點錢,市場不景氣,就只有少賣點錢,就只有任由市場經營者的“價格宰割”,這對中國農民來說,就是光天化日下的“價格搶劫”,是“赤裸裸”的搶劫。
面對市場經濟,市場經營者口口聲聲說不是資本家,但它們的一舉一動卻都是資本家所為,不論是面對“天價大米”,還是“蘿卜哥”送蘿卜,這都是市場經營者任意“玩弄”市場價格,所導致的“農民后遺癥”,中國農民已經變成了現實版的“祥林嫂”或者“駱駝祥子”,在面對市場經營者如此之“價格宰割”時,已經養成了麻木的心態,變成了對農產品價格的“淡淡然”。
中國農民毫無市場公平可言,這就是中國農民最大的社會問題。
“三農問題”不能只是擺設,不能只是“玩偶”。這得保證中國農民最基本的生活標準,得保證農產品市場價格的平等,得讓中國農民享受得到“三農”的實惠,而不是讓中國農民做“三農”思想下的“巨人”,現實生活中的“矮子”。
(文/張天鴻)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