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農民工”稱謂能否實現同工同酬? |
2012年01月05日 09:44:03 來源: 華龍網 |
“農民工”這一早已約定俗成的稱謂,或許將退出中國歷史舞臺了。近日,農民工輸入大省廣東和農民工輸出大省河南的省委書記,都提出將適時取消“農民工”稱謂。(東南網1月4日)
“農民工”是中國特有的城鄉二元體制的產物,是特殊歷史時期出現的一個特殊社會群體,取消“農民工”這個稱謂固然好,但更重要的是要實現同工同酬。
就其本身而言,農民工這個詞并沒有什么歧視色彩,只是歷史原因造就了農民和固定薪水及各項社會保障脫鉤,和城里人相比,好像矮了那么一大截。如果當時我國重視農業,農民享受各項優厚的待遇,估計現在可能就是人人都想做農民工了。農民工向往城里人的生活,不僅僅是想和城里人住一樣的房子,更期待城里人那種穩定的生活和社會保障制度。
兩省書記提出取消農民工稱謂,也不是沒有一定依據。在目前的企業工作中,很多崗位上,農民工和正式工人基本沒有技能上的差距。在一些體力和耐勞型的工作中,農民工往往比正式工人更適合,更能出色完成。而且農民工具有吃苦耐勞、辦事認真的優點。
農民和工人本身就是計劃經濟下,城鄉二元體制的一個產物。在計劃經濟下,我國長期采用“以農補工”的經濟模式,各項資源優先供應城市,造成了城鄉差距。取消農民工稱謂,實現同工同酬,本身就是還計劃經濟下對農民的欠債。
廣東河南兩地的省委書記,提出取消“農民工”稱謂,顯然不是說要取消這個劃時代的名字,而是要讓農民工實現和城里人一樣薪酬待遇,讓農民工也享有社會勞動保障規定的“五險一金”,享受各種假期,能按時拿到工資和獎金。
而隨著我國社會保障社會化的推進,實現城里人和農民工同工同酬已經沒什么困難。只要認真貫徹《勞動法》,將所有用工都納入統一社會保障體系,實行同工同酬,就不會存有農民工這個概念,一個新的產業大軍將出現在我們面前。
(文/張洪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