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多國選舉,中國的挑戰(zhàn)與機遇
Yangguo
2012年將有58個國家進行大選
今日看到新聞,2012年將有58個國家進行大選:
2012年全球58個國家政府將換屆選舉
2012-01-02 01:14:57 來源: 北京晨報(北京) 有2370人參與 手機看新聞
轉發(fā)到微博(7)
核心提示:今年,美國、法國、俄羅斯、韓國、西班牙等58個國家都將舉行政府換屆大選,全球進入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大選之年。俄羅斯將于3月4日舉行大選,普京“王者歸來”重回克里姆林宮幾無懸念。
今年,美國、法國、俄羅斯、墨西哥、韓國、西班牙等58個國家都要舉行政府換屆大選。2012年,全球進入了一個不折不扣的大選之年。傳說中的2012大戲連臺,誰將傲到最后?
美國
奧巴馬連任不容易
今年的11月16日,將決定美國總統奧巴馬一家人是不是得搬出白宮,也將決定美國未來四年的政治方向。
有分析認為,共和黨遲遲無法選出足以和奧巴馬匹敵的候選人,或許將成為其在2012年總統大選中的硬傷。不過,現在的局面還遠不足以讓奧巴馬高枕無憂。如果在一年當中美國經濟形勢沒有好轉,奧巴馬的總統位子受到的挑戰(zhàn)就會很大。
俄羅斯
“王者歸來”幾無懸念
對于俄羅斯來說,今年3月4日的這次大選,克里姆林宮上演“王者歸來”幾無懸念。
不過,統一俄羅斯黨支持率的大幅下滑無疑為普京的重返之路投下了陰影,中國社科院俄羅斯問題專家姜毅認為,不排除今年選舉過程比較艱難的可能。
法國
薩科奇出局風險加大
目前,法國各派總統參選人已紛紛亮相,現任總統薩科齊、法國最大在野黨社會黨的元老奧朗德,以及極右政黨“國民陣線”主席勒龐,被公認為最具競爭實力的三位總統候選人。中國國際廣播電臺駐法國記者何濱分析,從多項民調來看,薩科齊的主要競爭對手奧朗德一路領先,前不久宣布參選的前總理德維爾潘也可能扮演攪局黑馬的角色。此外,法國民眾的悲觀情緒也可能帶來懲罰性投票。這些因素加大了薩科齊在首輪出局的風險。
韓國
紛爭不斷 變數頗多
由于現任總統李明博所在的大國家黨內部派別紛爭不斷,最大在野黨民主黨支持率不斷攀升,今年的韓國總統大選依然變數頗多。
朝鮮國防委員會近日已經發(fā)表聲明說,朝鮮將永遠不再同李明博政府打交道。因此,韓國政壇大選的一舉一動勢必會牽動朝鮮方面的神經,也會左右朝鮮半島的局勢。
我們可以想象得出,2012年將是國際局勢撲朔迷離、甚至發(fā)生重大變化的一年,而且這種變化難以被任何人預料。
58個國家的大選結果,將會是58個變量,全世界具備戰(zhàn)略眼光的人,都不會忽視這些變量背后的重大戰(zhàn)略價值。
中、俄、美三大國,相互之間既有合作,也有競爭,甚至有戰(zhàn)略上的敵對關系。那么,如何利用、甚至操縱這58場大選,扶植符合本國戰(zhàn)略利益的勢力上臺執(zhí)政,無疑對本國未來的生存和發(fā)展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意義。
“解集”是什么
如果把每一國的大選看作是一個“數學方程式”,那么大選的結果(“解”)大致就是如下幾種:
1. 親美勢力上臺
2. 反美勢力上臺
3. 親華勢力上臺
4. 反華勢力上臺
5. 親俄勢力上臺
6. 反俄勢力上臺
7. 窩囊廢(沒有政治主見)上臺
8. 墻頭草(政治投機分子)上臺
如果其他國家(比如歐洲各國)也要插手進來,那么“解”的“集合”將會包含更多的“元素”。
不僅如此,每種元素還有兩種截然相反的屬性:
1. 能夠獨立掌控國家
2. 需要外部勢力扶持
美國的“最優(yōu)解”是什么
那么,對于美國來說,“最優(yōu)解“是什么呢?應該同時具備“親美”和“需要外部勢力扶持”兩大屬性。
“親美”是政治態(tài)度,“需要外部勢力扶持”,則為美國派兵進駐、從而干涉當事國內政、乃至影響局部地區(qū)政治局勢奠定基礎。
美國的“次優(yōu)解”,則應該同時具備“親美”和“能夠獨立掌控國家”兩大屬性。
這個“解”之所以被稱為“次優(yōu)解”,是因為美國最需要的不是盟友而是奴才。只有在緊急情況下、或者美國實力不濟的時候,他才愿意把別人當做是盟友。顯然,“能夠獨立掌控國家的親美勢力”,只會是盟友,不會是奴才,至少,這些勢力是不會安心當奴才的。
至于“反華”、“反俄”選項,則被排在第三位。這是因為“反華”、“反俄”并不是“親美”的充要條件。這些勢力也許并不會把自己當做美國的同盟或者走狗,只不過是與美國“臨時拼車”的“同路人”,車開過幾站之后,還是要分道揚鑣的。這樣的勢力只會與美國暫時搞合作,卻不會俯首聽命,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利益。當然,這也是美國所不喜歡的。
如果是“反華”、“反俄”加上“需要外部勢力扶持”的組合,則完全是“拖油瓶”。他們與美國不是一條心,還希望得到美國的支持,美國會喜歡他們嗎?即使美國勉為其難地支持一下,也會很快另選代理人。可想而知,這樣的組合將會使當地的政局發(fā)生動蕩,符合這種條件的勢力根本坐不穩(wěn)江山。
中國的“最優(yōu)解”是什么
由于中國不是帝國主義國家、沒有霸權主義傳統,所以,中國不需要“需要外部勢力扶持”的代理人,這種勢力是累贅、是“拖油瓶”,會讓中國不堪重負。中國需要的是盟友,不是奴才。
那么,中國最需要什么樣的盟友呢?
我認為,如果從中國的長遠利益考慮,中國最需要“親華”盟友,其次才是“反美”盟友。
這是因為,“反美”不一定會“親華”,而且選擇“反美”勢力上臺,有“利用他人”的嫌疑。
毛主席的外交路線是尊重各國自身的利益,全世界各國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和平共處。“反美”不是最重要的任務。中國一貫不會主動出擊、侵犯美國利益,只有在中國利益受損、或者美國欺凌弱小國家的時候才站出來向美國叫板。
因此,如果要遵從毛主席的外交路線,則“親華”加上“能夠獨立掌控國家”是中國的“最優(yōu)解”;如果要走“功利主義外交路線”,則“反美”加上“能夠獨立掌控國家”是中國的“最優(yōu)解”。
中國面臨的挑戰(zhàn)
2012年全世界有58個國家舉行大選,對世界各國(只要還想在國際舞臺上有所作為)都是重大的機遇,也是重大的挑戰(zhàn)。
正如前文所說,58個國家的大選可以被視作是58個“數學方程式”,每個“數學方程式”都有十幾個、乃至幾十個“解”。對于每一個國家而言,只有一兩個“解”才能符合自己的需要。
最理想的情況是,58個“數學方程式”都能得到“最優(yōu)解”。然而現實情況是,這很難辦到。中國辦不到,俄羅斯辦不到,美國也辦不到;即使是耶穌基督在人間現身,也無法做到。
因此,對于那些希望在國際舞臺上大展拳腳、有所作為的國家來說,如何在58個支點中,挑選出最合適的幾個支點,從而撬起地球,無疑是對政治家們的政治智慧的極大挑戰(zhàn)。
中國應該怎么做?
2012年,58個國家舉行大選,中國也在其中(“十八大”)。
那么,中國這個“數學方程式”,會不會有人嘗試著尋找“最優(yōu)解”呢?恐怕會有。這些人心目中的“最優(yōu)解”,會不會也是中華民族和全體中國人民的“最優(yōu)解”呢?恐怕不是。
因此,中國人民、中國的毛派共產黨人的首要任務,就是要選擇好中國的“最優(yōu)解”!
而后,再選擇合適的支點(中國應該是其中之一),嘗試著撬起地球!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