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賄受賄都是工作,對有些人來講,還是非常重要的工作。這不是曾兵發現的新大陸,也并非鼓動喉舌、危言聳聽,而是真真切切的現實。網曝某公安局長腐敗日記中有一段話稱,“我升遷是因為我會花錢并不因為工作能力”,儼然把行賄當成偉大、光榮的事業。江蘇睢寧水利局原局長張新昌受賄的理由就更另類了,他說:“行賄的人都是含著眼淚讓我把錢收下的,我覺得我不收就對不起他們。”竟然把受賄當成了“為人民服務”。
行賄者受賄者是一對好“姊妹”,總是結對兒出現,已經成為社會生活的常態。而把行賄受賄當成工作的,只能是權力的擁有者和依靠權力獲得利益者。草根百姓不具備行賄受賄的資本和條件,偶爾行賄也屬被逼無奈。歷數上學、就業、升遷甚至是學車拿本,行賄的投資也十分可觀。環球網曾搞過一個“你是否參與過行賄受賄行為”的網絡民意調查,參加者眾,留言者多。很多網友訴說慘痛的行賄經歷,可鮮有受賄者的經驗之談。
不行賄就辦不成事,這幾乎是全社會公認的法則,其普及程度和認可率,完全可以與“計劃生育是國策”相媲美。只要有權力的地方,就會有受賄者尋租的空間。雖然人人慷慨激昂,義憤填膺,但大家心里都清楚,關鍵時刻不“抹油”,是過不了關的。近日有一則新聞稱,幼兒園老師結婚,竟然給全班孩子發喜帖。雖然家長為難、不滿,可誰敢不去送紅包?無論是“居廟堂之高”的官員,還是“處江湖之遠”的草根,誰也不愿意行賄,但卻無法改變社會的游戲“規則”。
曾兵以為,最容易把行賄受賄當成工作的,莫過于官員和企業主群體,共同的利益追求使之形成聯盟,努力的把行賄受賄事業做大做強。在公司企業和政府機關里,有專門的行賄機構,企業里的稱為“公關”,政府機關的則叫“宣傳”,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職能,就是通過各種手段擺平不利于穩定、團結和發展的敏感、突發事件,花錢刪帖和“有償新聞”早已是公開的秘密。據說,跨國公司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近日,中央黨校教授周天勇稱:不偷稅漏稅,九成企業可能會倒閉。如何偷漏稅款?稅務部門也精著呢,簡單的技術處理不可能蒙混過關,不使用必要的“公關”手段行嗎?
無論哪一行,能做到頂尖的地步,都不是個容易的事,都需要有一種精神。掏糞工人時傳祥就是憑著一股“寧肯一人臭,換來萬戶香”的精神,贏得得了人們的尊重和贊揚,還受到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曾兵不恥于行賄,也沒有資本受賄,但不得不佩服,有些行賄受賄者的堅持與執著。在行賄受賄這個行當兒中,當工作做也罷,當事業干也好,真正能夠出乎其類、拔乎其萃,也非一般人可為。曾兵以為,有兩位能人,可謂是當世行賄受賄的高手,創造了行賄受賄的新高度,目前還無人能及。
行賄者,首推“粵北首富”朱思宜。“舍不得用錢的人,就做不了大事;不知道發展的人,就不知道如何用錢。”這是朱思宜的名言,也是一直堅守的原則。從曝光的情況看,朱老板真是敢用錢、會用錢,他的行賄工作有三個特點。其一,行賄數額大,累計行賄達1913萬,應該說是創了界內的紀錄。其二,波及官員多,“韶關系列腐敗案”涉案230人,包括當地31名廳級干部、100多位政府官員及企業老總。其三,行賄時間長,從1996年1月成立公司開始,到2009年1月被捕,有規模、大手筆的行賄長達13年。
如果把上面的這些數字放在一起,而且還是在一個人身上,就會發現朱思宜是個很不簡單的人物。一個人做點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作為“粵北首富”的朱老板,家大業大,行賄并不是難事,但難的是13年如一日,不僅身體力行,更是堅持不懈,尤其難得的是,行賄了幾近韶關整個官場。沒點兒堅持精神的人還真干不來,不得不承認,朱思宜是個“人才”。或許,朱思宜早已經把行賄當成事業干了,假如沒有行賄,也就不會有朱思宜的發達,更不可能有“粵北首富”、“全國人大代表”等響亮的名號。
受賄者,當數封丘縣委書記李蔭奎。李蔭奎7年受賄1575次,收受142人給予的人民幣1276萬元、歐元8000元、美元8000元。應該說,即便是加上主動上繳廉政賬號的63.98萬元,李蔭奎拿到手的錢與一些上億元的巨貪相比,數量并不是特別的驚人,但如果從重過程、輕結果來看,李書記也有一種不怕苦、不怕累的受賄工作精神。據稱,李蔭奎受賄1575次,成功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吉尼斯記錄”。我們又可以驕傲的宣稱,又有一項“技術”領先世界了。
從受賄工作的角度講,李蔭奎真是個非常敬業的官員。說李書記敬業,主要有兩個理由。其一,曾兵不知道李蔭奎是否是會計出身,他有一個特別好的習慣,就是把收到的每一筆錢都做上記號,據他解釋是方便“退還給人家”。曾兵猜測,李蔭奎大概也及時登記造冊了,不然的話,有關部門哪來1575次這么精準的數據?其二,從受賄次數上看,可以說李蔭奎除去節假日之外,幾乎每天勤奮的重復著做一件工作。當然,肯定還有些不理解、不體貼的訪客,讓李書記“五加二、白加黑”,“周六保證不休息,周日休息不保證”。
如果說“粵北首富”朱思宜行賄很專業,封丘縣委書記李蔭奎受賄很辛苦,兩者是行賄受賄的典范和楷模,那么,還有更多更累的貪官。他們在收受錢財的同時,還接受著性賄賂,可謂是日里萬機。從95的貪官有情人看,“色膽英雄”可謂不少。安徽有個叫尚軍的普通女民警,她敢于勇于還樂于為領導獻身服務,辛苦當然沒有白付出,在多名男官員堅持不泄的澆灌之下,幾年間便成長為安徽省衛生廳副廳長。江西省原副省長胡長清的工作就更為勤備了,在昆明世博會期間,他還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去廣州與小情人幽會。
行賄受賄,說穿了就是錢權交易。按照官方通常的說法,好的和比較好的占大多數,行賄受賄的只是極少數。曾兵以為,在腐敗猖獗的現實社會背景下,如此籠統的說法,很顯然是蒼白無力,難以服眾。多少人在行賄,恐怕是個未知數。而多少人在受賄,查起來大概不太難。盡管有些權力在握者保持底調、善于潛伏,但看看他們平時的吃穿住行,看看他們的老婆孩子,也應該能發現些倪端。坊間說,不查個個是孔繁森、一查都是王寶森。雖然有些激憤,但擔憂之情已溢于言表。
曾兵以為,一個健康的社會,應該對權力進行必要的約束。我國現行法律規定,國家工作人員受賄五千元以上或個人行賄一萬元以上可立案。有多少貪官是按照這個數目立案的?哪個查起來不是成百上千甚至幾億元的貪,哪個不是把受賄當成工作、當做事業來干?《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有一段罵辭堪稱一絕,“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狼心狗行之輩,滾滾當道,奴顏婢膝之徒,紛紛秉政。”話糙理不糙,雖然聽著刺耳,可于今仍有警世意義,也但愿能驚醒那些當權者。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