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資本市場走勢簡評
我在上一篇文章《決戰時刻——中美經濟關系現狀淺議》中曾對美元大循環系統進行了分析,指出了中美之間的經濟關系實質是美國需要中國的外匯儲備歸零,而中國則需要這些外匯儲備以支撐人民幣的價值、支撐中國的經濟發展。因此,中美之間的經濟關系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必然要進行你死我活的爭斗。這其中,人民幣匯率、房地產市場和股票市場是三個主要戰場。
一、人民幣匯率、房地產市場及股票市場的狀況簡述
中國A股市場截止上周五收市已連續第六周收陰,可說是一片愁云慘淡。從11月15日階段性頂部2534點到12月15日收市于2180點,一個月之內跌去14%。而從今年4月18日的3067點開始,中國A股基本呈現出單邊下跌態勢,截止12月18日剛好8個月時間,最后一個交易日最低探至2170點,8個月內跌去近900點,跌幅逾29%,慘烈之至。
股市如此快速與持續的殺跌實不尋常,顯示了這個事情純從資本市場的內在邏輯來思考是解釋不通的,它明顯地與中美在政治、經濟等各領域的激烈博奕有巨大關聯。
就中國的資本市場來說,中國的房地產市場正處于泡沫破裂的邊緣,下跌拐點已現。由于房地產市場的資金鏈條跟各大商業銀行和各個地方政府都有莫大的干系,房地產價格的劇烈波動會對銀行和地方財政產生巨大負面影響,所以,力保房地產價格走勢平穩緩降是中國經濟政策的重要內容。又由于房地產市場是一個投機性極強的資本市場,各種來源的資金都有,特別是近年人民幣升值吸引了大量套利資金,盤踞在房地產市場,下跌趨勢的形成必將促使各路投機資金套現離場的動機空前強烈。特別是一些別有用心的西方資本,他們是做空的主力。中國政府要維持房價基本穩定必然要準備更多的資源來應付做空資金的砸盤。
人民幣匯率高估是中國資本市場的又一個硬傷。由于中國經濟的外向型特征,對外依存度過高,西方國家一直利用中國的這一弱點對中國進行敲打,特別是美國,近些年不斷強壓人民幣升值,中國政府迫于壓力,只能使人民幣一直單邊升值,短短的幾年之間升值幅度已達30%,致使人民幣嚴重泡沫化。
人民幣升值給中國的實體經濟造成的危害是顯而易見的,中國政府對此當然有更切身的感受,因此,到今年11月份的G20峰會及APEC首腦會議時,胡錦濤主席暗示人民幣匯率不會再升值,12月份到16日止,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已連續12天觸及跌停,有人解讀為受到美歐日等的做空資本的打壓所致,也有人解讀為中國自己所為,但總之是這種走勢已明確的宣示了人民幣不會再單向升值。
由于人民幣的幣值高估,不再升值的人民幣反過來則存在暴跌的現實威脅,而人民幣離岸市場的存在以及國際套利資金在中國資本市場的勢力龐大,客觀上為做空人民幣提供了大量籌碼。中國政府為應付這種威脅也必須準備更多的資源。
二、外資對中國資本市場的作用機理
資本市場的博奕本質上是一種資本游戲,與我們利用紙牌進行的賭博沒有根本區別。由于我們的股市是一個國內的資本博奕市場,其計價貨幣是人民幣,因此,其運行狀況只跟人民幣的流動性密切相關。人民幣流動性緊縮當然會導致股市下跌。
外資撤離會引起人民幣流動性緊縮,這是實實在在的。這里可以簡單描述一下其機理。
由于我國實行的是結售匯制度,當中國出口收入外匯或者外國投資中國時,這個外匯不是直接交到出口企業手中,而是要先將外匯支付給外管局,外管局再按實時匯價折合相應的人民幣交給出口企業,這些外匯則作為外匯儲備可被人民銀行外管局用于備兌、進口支付或向外投資,但不能用于在中國境內流通。當中國企業進口或外資撤離中國時,相關企業或機構要用人民幣向人行外管局購買外匯后這些外匯就會流出中國,人行則會回收相應的人民幣。一般來說,這種人民幣是不能讓它在國內流通的,因為它是在外資進入時增發的貨幣,在外資流出時當然應進行對等的沖銷。
可以看出,外資未撤資時,國內會有相當的人民幣流通,而外資流出時,這部分人民幣會被人行回收沖銷,所以,這就發生了國內的人民幣流動性緊縮。
如果我們撇開這種資本在國內外流進流出的復雜的資本內涵,純從國內資本市場的人民幣流動性方面來考慮,那么,我認為這只是一種人民幣紙幣的增減的問題,并沒有發生實物的變動。而這種紙幣的增減引起的資產價格的變化,如果從博奕的角度來說,政府就完全有能力平抑掉這種波動。
外資正常地流入流出時,外匯進入時增發的人民幣在外匯流出時應進行相應的沖銷,這是毫無疑義的。但如果外匯的流出是一種惡意的行為,或者是國家之間的博奕產生了外匯非正常大量流出,這時會對境內人民幣流動性產生很大影響,從而引發資產價格的劇烈波動。這種資產價格的劇烈波動是博奕對手所期望達到的目標。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人民的政府當然不能讓對手的目標達成,對手希望利用外資撤離而引發人民幣流動性的緊縮,我們就應采取相應的政策,增加相應的人民幣,從而讓人民幣流通總量大體保持穩定。具體辦法可采用降低準備金率或者利用物價平抑基金之類的機構入市。
另外,外資也可能非正常地大量流入從而引發資產價格虛高,產生泡沫,這時政府可采用反向操作即可。可以提高準備金率,也可讓物價平抑基金之類機構賣出資產,回收人民幣,這也同樣可達到減少人民幣流動性的目標,抑制資產價格的波動。
三、中美資本市場博奕各自的策略分析
由于中國資本市場盤踞了大量國際套利資本,美國的策略就比較簡單了,他們只要想辦法引導這些資本撤離中國市場,即可達到消滅中國外匯儲備的目的。具體的措施就是減赤、軍事收縮(從伊拉克撤軍是其一)以節約開支、打爆其他經濟體(如歐債危機、做空中國等)再配合以拉升美元指數,國際資本自會滾滾流向美國。
中國力保外匯儲備是必須完成的任務。由于中國加入WTO后已事實上失去了貨幣主權,因此,中國的經濟命脈已事實上系于中國的外匯儲備。由于中國經濟的外向型特征,中國特別依賴于進口,中國經濟需要進口能源、糧食、高科技產品等,相應的,為了獲得外匯以滿足進口的支付能力,中國必然的需要大量出口以換取外匯,這就使中國同時嚴重的依賴出口。為了安全,中國所以不得不加大出口,以獲取多余的外匯,儲存在手中以備不時之需,這就是中國的外匯儲備的由來。美國要引導外資撤離中國,以消耗中國的外匯儲備,中國自然要想辦法吸引外資進入中國,以便保持外儲不被過度消耗。這就是中美經濟領域博奕的核心。
放眼中國,還有哪些領域是值得外資投資的呢?中國有限的一些國有企業都是中國的命脈行業,雖然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一直在鼓噪私有化,但這是關乎中華民族命脈的產業,如果被外資完全掌控,中國的政權還在嗎?中華民族還能生存嗎?這是堅決不能允許的!制造業已經產能過剩,吸引不了外資。基礎設施建設,09年投入的4萬億還沒消化呢。房地產業則正處于歷史高位,而且它已捆綁了中國的銀行、地方政府等,絕不能讓它快速的跌落。所以,數來數去,只有股市或許可以吸引一定的外資進入,以充實中國的外匯儲備。股市要吸引外資進入當然就要將它砸出一個底部,使它更具投資(投機)價值,這決定了股市必須下跌,而且,由于時間緊迫,股市的下跌同時要求快速。
這樣,我們就看到了一番奇景:從今年4月份開始,中國股市展開了轟轟烈烈的下跌,其間,一邊暴跌一邊加速擴容,越跌越擴。有些做法簡直是匪夷所思,比如11月30日那天,本來股市有向上走好的可能,卻不料來了一個反向的暴跌,跌幅超過3%,隨即央行宣布下調準備金率,但同時又宣布電價上調,有效的抵消了降準的效果,這已明示了不希望中國股市上漲。而在12月12日股指跌破998至1664的上升趨勢線后竟然就那么直線跌下去了,根本連一個小小的反彈都沒有,更是跌破了大多數人的眼球。
由以上分析可見,股市在下跌時政府并沒有采取有效措施,反而大部分時候都是配合讓股市下跌,所以,有人把股市的下跌純粹歸于美國資本的打壓這是說不通的,股市的下跌只能說也是中國政府所需要的。
當然,中國股市的暴跌,美國等西方資本的打壓也是原因之一。在這一過程中,中國股民吃盡了苦頭,受到了嚴重的損失。不過,中國人民在這一過程中也有意外的收獲,那就是很多漢奸賣國賊的盡情表演使中國人民更清的看到了哪些人在出賣中國的利益,做下了反人民的罪行。這些人都將會被人民記在心中,當需要清算他們的罪行的時候,不需要費多少氣力就可將他們一網打盡。
后面A股的走勢可能會在美國減赤計劃敲定后完成筑底,然后在美國強拉美元指數引導國際資本流向美國時A股也會進入拉升階段,以便能阻止外資過度流出中國。
以上分析屬于推理性質,沒有具體的數據支持,據此入市風險自擔,本人概不負責。
楊大公子
2011/12/19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