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比起往年是推遲了一些,但 2011 年中央經濟工作會終于還是在今天順利召開了,“穩增長調結構控通脹”明顯成了今年經濟工作會的主線,如果真能實現“穩增長調結構控通脹”的話,那眼皮子底下這“和諧社會”也就差不多建成了 —— 多么美好的愿望啊!
先說這“調結構” —— 已經是吼了多年的老話題了,自從 2007 年經濟工作會確定“穩物價調結構促平衡”的主線以來,盡管說法不一,花樣翻新,但這“調結構”幾乎年年都被列為經濟工作會的主線,年年都在吼,又年年見效都不大,甚至情況還有逐步繼續惡化趨勢,因而今年還要繼續吼。老實說,如果光靠吼的話,這調結構仍然還是不會見啥效果的。為啥呢?正如一位多年從事經濟管理工作的老同志說的,這調結構啊,在本質是上是利益結構的調整,利益是關鍵啊,不動真格的話,地方也好,階層也好,產業也好,企業也好,集團也好,個人也好,誰愿意自動讓出自己的既得利益呢?這調結構本質上就是一場堅苦卓絕的斗爭啊!需要的不僅是領導重要講話,也不僅是紙面上的政策文件,更需要的是信念、決心和鐵腕!尤其千萬不能忽視底層民眾有組織的積極參與。
再說這“穩增長和控通脹” —— 這個“穩增長”中的“穩”字啊,一到地方后,常常被地方當政者有意無意、不知不覺地理解為“保增長”的“保”,進而再由“保”而發展為領導講話中借著“科學發展”外衣而強調“加快發展”中的“加快”二字,許多地方也是沒辦法啊!畢竟多年實踐已經證明,只有以“加快發展”為基調,地方爭取跑部錢進、轉移支付、信貸支持和招商引資等措施,才可能以實際操作的方式快速實現地方領導“造福一方”的執政意圖。從財政政策和信貸政策的角度講,當“穩增長”中的“穩”被地方實際操作成為“加快發展”中的“加快”時,事實上“穩增長和控通脹”在現實中就成為了一對相互對立的矛盾,有點經濟學常識的人都知道,在特定的經濟時段,兩者原本是水火不相容的,但今年卻被同時列為經濟工作會的主線,可見問題的復雜性,隱隱感覺到今年這經濟工作會要解決的已不僅僅是經濟問題了,明顯還得重點兼顧解決多方關注的社會問題,甚至政治問題了。如今啊,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體會到以前所學的《政治經濟學》這本書將“政治”和“經濟”緊密聯系在一起的書名確實很妙,真是符合哲學上“普遍聯系”的觀點。
唉!在入世十周年之際,在經濟工作會召開之日,畢竟許多基層縣區都還是吃飯財政啊!甚至就連原本經濟就很發達的上海、浙江、廣東和深圳四個省市,在年底前都不得不試點發行地方債券,以解決燃眉危機了,其他省市又能好到哪里去呢?上邊總是強調“總攬全局、協調各方”,下邊卻老是報怨“上邊千條線,下邊一根針”。許多東西都是說起容易,做起難哦!在當前形勢下,在實踐運行中,這“穩增長調結構控通脹”考驗的不僅僅是決心和意志,更考驗的是恰到好處的實際操作水平和藝術!而無論是決心和意志也好,還是水平和藝術也罷,在底層的現實中都很缺乏啊。于是,在經濟工作會召開之日,鄙人也只能深表憂慮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