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司馬南對王長江先生的批評,王長江先生反問司馬南:“這就是你要押的寶?那我告訴你,你押錯了”。作為中央黨校的教授忽然冒出一個押寶說,可見王長江先生自己根本就不是在搞學術研究,而是在搞政治投機。不過 敢問王長江先生:你真以為自己押對寶了嗎?
中國共產黨成立89年了。他叫共產黨就不是私產黨。正如有人活著是為了吃飯,所以想叫共產黨有自身利益,說白了就是謀私利。貪盡天下財富還覺不足。而有人吃飯是為了活著。就是要為天下人謀利益,為人民服務。由王長江的言論我聯想到的就是想吃葷腥的和尚。和尚想犯戒吃肉就找出了“酒肉穿腸過”的自我安慰或叫借口。應該正告王長江之流愿意接受共產黨的規矩就在黨內,不愿意就自動退黨。別想做花和尚。
忘記過去就是意味著背叛。想共產黨創立之初衷就是為了人民的利益,領導人民干革命的。而今奸佞之徒為了個人利益棲身黨內,又為了撈取個人利益而主張黨有自身利益。對這些奸佞之徒只有清除出黨才是正理。黨沒有自身私利,黨的宗旨就是領導人民,服務人民,為人民謀利益.謀公利。不是為了一黨之私。那些為了撈取個人利益而棲身黨內的人,其主張反對黨的宗旨就是反黨。必須開除出黨。
中國有句話叫——弊而新成。它的由來可追溯到《易經》。而《易經》的許多思想就是我們先人對自然哲理的感悟。人類科學的發展,大大開闊了今天人類的視野。但是真應了古人的那句話,人相忘乎道術,魚相忘乎江河。人對其自身的認識卻沒有多大進步。
生活在大海里的小魚會問:“常聽說大海,那大海在哪里?”站在大海之外的人們會看得很明白。小魚就在大海里。小魚不過是大海的一部分而已。他的每一呼吸無不是吞吐著海水,他的身軀亦融入大海。人呢?他不是自然的一部分嗎?但是自從人用眼睛看世界,卻不知不覺中把自己和自然對立起來。人的一呼一吸不如通海水里的小魚嗎?老子說:“智慧出,有大偽。”這個大偽指的是什么?我認為是自私。自然的天地沒有意識,天地沒有私念,也就不存在自私與無私。所以說人之天性叫自我,自我的感知。人的許多概念都是相對而產生的。如公和私。如上和下等。前人思維時產生的這些概念,經過一代代人人的相傳,后人并沒有親歷這些概念產生的過程。實際上在人腦中就形成了模糊的絕對定式。后代人思維概念的形成,并非像人的生命一樣,從生殖細胞結合開始經過胚胎,完全重復了一遍人的生命的演化過程。什么叫機械的東西?就是拼湊而已。現在許多人的思維概念,就是一個機械的拼湊。沒有內部的機理存在。
中國人講的道術是什么?老子認為是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又說天地無私從而利萬物生長。大道廢是什么?使人們智慧出的大偽認識,既是人性私。大道即公之道。所以由此老子才推論出他的大同社會。但是受人的觀察人是限制,老子的大同理想僅能是小國寡民。但是中國人有生之有時,不可用之無度的思想。現在比較馬克思的共產主義設想(我沒讀過原著,是否后人有曲解?),想象物質極大豐富,生產能力極大提高,人們達到各取所需,按需分配的理想。經過現實的實踐看,也過于理想化。自然資源不是無限的。如煤炭石油等資源,從人類長遠發展看必須節約使用。況且環境的破壞也不允許人類在這樣發展。初涉易經,我看到了節的概念。由此而想到了節段去代替過去常用的階段的概念。現實社會就是要把古今關于人類社會設想中和一下。既不是小國寡民,也不是用之無度。用易經概括的思想叫安節貞。
什么是節段?即如甘蔗的節和段。節段是事物發展的連續和不連續的一個辯證過程。人類社會的發展就受節段的限制。如甘蔗的生長,根部與莖葉之間存在矛盾,節就是這個矛盾的調節過程。看人類社會,根是什么?工農業的生產勞動。莖葉是什么?上層建筑的社會管理層,金融.文化藝術等。可不可以上層獨大呢?不可能。如果不認識節的作用,依任上曾獨大,結果就是民不聊生,社會動亂。
關于錢這個貨幣產生的金融危機,也必須提到哲學的靜止與運動的高度去看待。依照節段論來解決。很顯然,貨幣代表財富是個相對靜止的狀態。而貨幣又是商品流動的媒介,和商品成反方向的運動。虛擬經濟的出現,股票.期貨.金融衍生品等加速了貨幣在私有制下流向少數人的速度。聰明的金融寡頭不是把窮人將來才擁有的財富的利潤都賺走了嗎?貨幣存在的形式趨于靜止狀態。人生必駕于物,社會化的生產又使得人必駕于的這個物只有交換才能得到。錢都賺到了寡頭手里,商品怎樣去實現交換?不要說金融危機蒸發了錢,金融寡頭(少數)是賺了大錢的。他們不聲張而已。
然則萬事萬物都離不開辨證之法。老子說:“物,當其有以為利,當其無以為用。”現在金融寡頭們只是占有了利,但現在利馬上就要沒用了。美元我看是要黃了(大幅貶值)。給人愈多,己欲有。錢的交換作用消失殆盡,擁有的錢也沒用了。所以索羅斯才著急了。能依靠濫發美元(中國信貸刺激)解決問題嗎?不可能。因為出問題的根本原因沒有解決。信貸刺激等方式僅是救一時之急,錢照樣還是不可能。因為出問題的根本原因沒有解決。信貸刺激等方式僅是救一時之急,錢照樣還是流到富人的腰包。依靠水滴是解不了渴的。
事物的發展過程必然需要節去調解矛盾。人類社會也是如此。私心貪欲當節則節,公道不會因人而廢。因為大家是相互依存的關系,豈能少數人霸公道而行之?
不客氣地說,現代中國自毛澤東主席去世后,中國的當家人丟了公天下之心。而由此往上推溯,惜秦皇漢武.唐宗宋祖都不過是私天下而矣。把國家天下看成自己的一份家業。而毛澤東領導的中國人民革命就是要建立一個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人民的天下,即公天下。而歷代帝王都是出于私心,打天下就是為了坐天下。
一個國家誰是主人?就要看誰是這個國家賴以存在的自然資源.社會資源和社會管理權由誰來掌握。如果是公有制,即大家共同擁有共同繼承,任何人不占為私有和個人私有繼承,那么個國家就是真正意義上是大家的。不是任何個人的。反之如果是少數人占有自然資源社會資源和社會管理權,多數人成了雇傭勞動者,那么這個國家就是少數人的,是被少數人壟斷的。所有非毛者,按中國人自己的人格劃分,無不是奸佞小人。而擁毛者,是正道君子。三十年來可以說是小人之道昌,而君子之道亡。看看,真正勤勞致富的有,而能暴富的,卻多是是奸佞小人。然而天道(自然之道)三十年一變,人心思歸。所以說——中華民族即將迎來君子之道昌的偉大時代。
古人以易道陰陽,現代人講矛盾。都是在研究兩種不同性質之間的變化規律。公和私是一個矛盾,也是一個矛盾的對立統一。正如古人說的孤陰不生,孤陽不長。在共同利益一致的情況下才能達到公私矛盾的統一,和諧。古人研究陰陽矛盾的變化規律得出天道三十年一變,人心亦如此。所以還是借用古人的話說———從今天的中國,公道不興私道橫行。中華民族即將迎來君子之道昌,小人之道亡的偉大時代。這是任何個人都無法抗拒的時代潮流。
人類生活的地球為人類生活提供了生存空間和生存資源。人人生而平等就要自然資源的相對公有制,共同擁有與共同繼承原則。而不是私有和私有繼承。就是私有之心更大的秦始皇又能怎樣?秦始皇早在兩千多年前就給土地確過權。秦始皇想私有和私有繼承天下,所以給自己定名叫秦始皇。而秦家的私有天下并沒有傳了萬世,只不過傳到秦二世而矣。后人在總結亡秦的教訓是——仁義不施攻守之勢異也。中國歷代私有占有土地的地主有多少?不計其數吧。古往今來,土地還是那個土地。而地主卻不是那個地主。而且古往今來任何地主的土地都曾是確權的。但今天那個地主的土地流了下來?沒有。所以說有人想按地主的方式高土地確權,其實就是在自尋死路。因為古往今來地主都死了而土地還在。所以說:“土地確權”中國的私改派已經走上了窮途末路。
敢問王長江先生:你真的以為自己押對寶了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利永貞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