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1日,民生銀行行長洪崎在環(huán)球企業(yè)家高峰論壇上發(fā)表演說,質疑在企業(yè)普遍蕭條的時候銀行業(yè)卻能維持高利潤,以下是演說中的主要觀點摘要:
“大家也都很清楚,整個銀行業(yè)確實這些年數字非常亮麗,尤其像今年,整個企業(yè)的資金需求,企業(yè)經營壓力很大,中國銀行業(yè)一枝獨秀、利潤很高,不良率很低,大家有一點為富不仁的感覺,企業(yè)利潤那么低,銀行利潤那么高,所以我們有時候利潤太高了,有時候自己都不好意思公布。”
“如果說在經濟結構調整的大趨勢下,銀行業(yè)已經渡過了最鼎盛的時期,現在我們的工農中建交70%的股權都是國有,這時候我認為國有控股的股權可以逐步逐步地退出市場、退出中國,讓更多的社會資金進入銀行。”
這篇兩千余字的演說直白地說出了當下某些人的迫切愿望,那就是讓私有資本進駐金融業(yè),控制中國經濟的核心命脈。那么,演說者道出了什么理由呢?理由就是,銀行業(yè)被國有資本所控制而限制私有資本進入,所以才會有如此高的利潤,所以應該放開銀行業(yè),讓資本利益均沾。
一方面,我為民生銀行能為其所代表的私有資本說話感到“由衷敬佩”;另一方面,也為民生銀行進行“自我批判”表示十分不解。民生本身豈不就是私有資本控股的銀行?如果民生利潤高得“不好意思”,那倘若讓私有資本控制了整個銀行業(yè),那些銀行不是照樣利潤高得“不好意思”?
看一看全球經濟危機之后中國的經濟形勢就會知道,外需萎縮內需不足導致私企贏利能力普遍下降,大量剩余資本流向房地產領域,銀行業(yè)能夠在經濟情況不好的時候賺取高利潤主要是因為房地產。這并不是什么不正常的現象,銀行利潤高恰恰就是企業(yè)利潤低的結果,其根源就是總需求不足。
民生行長在這個時候談銀行利潤問題,可謂“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其一,民生是中國首家由非公有制企業(yè)入股的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劉永好旗下的新希望投資有限公司是民生的最大股東,所以民生可謂中國私有資本的翹楚,自覺地代表著私有資本的利益。其二,民生此舉一面主動舉起資本家隊伍的旗幟,一面又在為自身利益盤算。作為業(yè)內佼佼者,民生不會不知道銀行高利潤來自何處,更不會不知道在銀行業(yè)搞“國退民進”解決不了企業(yè)贏利能力低的根本問題,所以民生只是想以銀行業(yè)高利潤為誘餌吸引私有資本為其搖旗吶喊從而擴張自己在銀行業(yè)的勢力范圍罷了。
說到這,我也為民生感到羞愧,有句話叫做“端起碗吃飯,放下碗罵娘,”話粗理不粗。民生賺得盆滿缽滿之后,于是偽善地聳聳肩并說,哎呀,這都是國家控制銀行業(yè)惹得禍!然后又號召別人說,兄弟們快來啊,咱們去占領銀行業(yè)!
民生的“羞愧”只是最近經濟體制風向變動的一個例子。最近包括給企業(yè)減稅、減少政府干預等政策的出臺表明經濟體制在危機之后反而加速向新自由主義靠近。與民生提出的私有資本進駐銀行業(yè)類似,這些政策并不在根本上解決總需求不足的問題,只能給少數資本帶來利益,不可能給整個經濟帶來繁榮。通過收買資本來讓經濟跛足前行,這種策略在實行新自由主義的發(fā)達國家是再常見不過的了。美國對富人的歷次大規(guī)模減稅就是以刺激經濟為理由的,而歷次減稅根本沒有達到刺激經濟的目的,只是擴大了貧富差距并進一步減少了拉動經濟增長的總需求。倘若中國要走這條路,那是再容易不過的了!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xiāng)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