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成為了歐美國家的小金庫!
劉 鈞
南海,已經成為世界共同關注的焦點。為什么美歐等國相繼要把勢力滲透進來,細致分析不難得出答案,中國南海實際在“肥沃”著歐美國家,南海周邊國家為歐美國家打造著“小金庫”?! ?/p>
南海海域擁有豐富的石油、天然氣資源。含油氣約200多個,石油儲藏量大概在230億至300億噸之間,相當于全球儲量的12%,約占中國石油總資源量的三分之一。南海還是非常重要的海上通道,同時也是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海上走廊。每年大約有4萬多艘船只經過南海海域,就中國而言通往國外的近40條航線中,超過一半以上的航線經過南海海域。從軍事戰略上角度上觀察,控制南海就意味著控制了從馬六甲海峽,東亞到西亞、非洲和歐洲的多數海上通道。試看南海在亞太地區的戰略地位和重要性?! ?/p>
只因為南海戰略位置十分顯赫,又有豐富的石油資源,當然被它國覬覦。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越南就陸續侵占南沙29個島礁,同時把南沙群島及其附近大約100多萬平方公里的海域納入到越南版圖。今天,越南還甚囂塵上,聲稱對西沙擁有主權,越南總理聲稱要中國歸還西沙領土。同時,越南早已與國外石油公司合作,大量攫取南海資源,推進對南海的實際占有。從整個南海的現狀看,越南基本上控制了南沙西部海域,菲律賓基本上控制了南沙東北部海域,馬來西亞基本上控制了南沙西南部海域。它們不顧歷史,以簽署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采取強化主權、宣誓主權、固化主權一步一步在升級。相對于中國只實際占有7個島礁,其中包括臺灣所占的太平島。中國只在永暑礁設立了氣象觀測站,美濟礁設立了漁業避風設施。除此之外,沒有任何開發利用,而且空間進一步縮小。
早在1978年,越南和日本對開采南海海底石油達成協議。隨之又先后與50多個外國石油公司簽訂石油勘探和開發合同大約30多個,石油招標120多個。不久前,越南還把印度也拉進了南海,簽訂了勘探開采石油的協議。至今,以越南冠名的“白虎”油田到目前為止累計生產原油3000多萬噸,創匯3000億美元。接著,“大熊”、“龍”和“青龍”三個油田也相繼投產,這幾個油田都在中國南海九段線之內。越南通過這些年的開發,從貧油國一躍成為了石油出口國,石油成為越南主要財政收入,在GDP中所占比重也超過了30%。
也正因為垂涎于此,南海周邊國家相繼效仿越南伙同西方石油公司合作。西方石油公司見南海利益紛至沓來。據《國際先驅導報》的一份調研報告顯示,目前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尼等南海周邊國家,已經與??松梨凇⒂⒑蓺づ频?00多家西方公司在南海海域合作鉆探了約1380口鉆井,在南海地區27處正在勘探或待建開采項目,大約八九成位于中國南海海域。值得一提的是馬來西亞不聲不響,毫不遜色,在南海的石油年產量超過3000萬噸,天然氣近1.5億立方米。整個西方石油公司在南海的年產量已達5500萬噸,大大超過了中國大慶油田每年4000萬噸的年產量?! ?/p>
反而,南海周邊國家還在“賊喊捉賊”,抓扣碰撞中國漁民漁船。中國至今沒有在南海打出一口油井,產出一桶石油。由此看出,中國提出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主張形同虛設,實際變成“擱置與中國爭議,共同與西方開發”,還在西方勢力的幫助下不斷與中國叫板。然而,更可恨的是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尼等相關國家在南海開采石油賺取的外匯,大部分又購買了先進的武器裝備,強化對南海的侵占。事實上,不難看出,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尼實際在為歐美國家謀取利益,用中國南海的石油資源,一是肥膩了西方石油公司,二是購買先進武器又乖乖地把賺取的外匯奉送給了歐美國家,自己剩余的到沒有多少?! ?/p>
從越南,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軍火采購清單觸目驚心。印尼海軍引進先進設備更新換代,前不久從俄羅斯購買了兩艘“基洛”級潛艇,另又增購了兩艘,這個月又從美國購買了18架退役的F-16戰機,軍事力量大大加強。馬來西亞已完成多項軍購計劃,簽下了數十億美元軍購合同,購買了法國兩艘“天蝎”級潛艇。此外,馬來西亞前兩年相繼購買了18架蘇-30MKM戰機,軍事實力大幅提升。菲律賓是美國的軍事盟友,雙方簽訂共同防御協議。美國不僅在菲建有軍事基地,菲律賓不斷從美國獲得先進的武器裝備,而且還在美國的技術支持下進行武器系統的升級,以及軍事人員培訓。今年,菲律賓還花1380萬美元購買了美國太平洋艦隊退役的護衛艦,其它軍火在陸續采購中。越南更是大肆從俄羅斯購買六艘“基洛”級潛艇,還有大量的俄先進作戰飛機。越南還與印度打成一片,印度幫助越南訓練潛艇技術軍人,加強在軍事上的合作?! ?/p>
總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尼游離于中美之間玩平衡游戲,實際是把中國南海的石油資源變成外匯后,又拱手奉獻給了歐美,“肥沃”著歐美國家。至于中國既有主觀錯誤,也有客觀原因,問題錯綜復雜。自上世紀70年代南海起糾紛后,中國主動將海洋石油重心放在渤海,再存在海洋開發技術和能力不夠;主觀上曾經中國以陸地發展為重心,海洋戰略觀念淡薄造成今天的后果。又因中國中海油壟斷了海上油氣專營權,90年代中期,中海油與美國克里斯頓能源公司簽署了“萬安北-21”合同。5年后,當克里斯頓能源公司依照合同在南沙群島西部萬安灘附近海域進行勘探時,卻遭到了越南當局阻撓,電纜、管道遭到破壞,隨后陷入“外交爭議戰”中,1997年中國政府主動把“勘探三號”船及拖船撤離了萬安北海域。不難看出,中國出于大局考慮沒有與越南針鋒相對,至今忍氣吞聲。可以說,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文萊、印尼與虎謀皮,總有后悔莫及的哪一天。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