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德銘:中國的逆差有四分之三是跨國公司造成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 潘瑩):中國商務部長陳德銘28日就中美關切的經貿問題表示,希望美國能放寬對華高技術產品出口限制,這不僅能夠降低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同時有利于美國經濟復蘇。
中國商務部近期發布的數據表明,今年1至10月,中國貿易順差規模進一步下降,占GDP的比重只有約1.4%,對外貿易基本處于平衡狀態,而中國主要的貿易順差來自于美國。
陳德銘當天在參加一個會議時談及中美貿易失衡問題。他指出,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除兩國統計口徑不同外,主要是由于兩國貿易結構造成的,而并非匯率問題:“對于中美貿易中間的中方順差(其中)78%到80%是加工貿易的順差,我們跟美國的一般貿易我們少量的逆差或者有時基本平衡。那么78%到80%的順差是加工貿易(造成)的,而加工貿易是最不受貨幣影響的,因為進來原料出去產品,不管匯率怎么變,能夠在一進一出中間調整消化。所以真正受貨幣匯率的只有近20個百分點左右。”
據了解,中國貿易順差除了加工貿易外,還主要來自外資企業。陳德銘指出,中國國有企業對美國貿易幾乎是零順差,中國的逆差約有四分之三是跨國公司在華投資造成的,其中又有六成是美國企業在中國投資造成的,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外資企業恰恰是中國出口的主要受益者。“這些公司在中國取得了較豐厚的利潤,這些公司不僅對中國做了貢獻,他們把大量的利潤返回母公司去,他們幫助美國母公司在最艱難的時候度過了金融危機的考驗;他們也進口了很多國外的零部件,包括(從)美國,也解決了國外的就業。”
陳德銘表示,中國希望能進口更多的美國產品,但是美國應保持公平、開放、自由競爭的貿易市場和投資市場。目前,美國將2400多個品種的商品列為軍民兩用品,對中國實行嚴格的管制,即便出口到中國,每年還要進行最終用戶調查。他指出,希望美國能放寬對高技術產品出口的管制:“即便全美國的大豆棉花都賣給我們,也就一、兩百億(美元)的東西,而我們(2010年)的順差是1800多億(美元)。美國國家的經濟結構,就是高技術裝備工業為主的,出口優勢在這里,但是有幾千種(產品)不出口給中國。所以,這之間確實需要溝通。我們認為,美國進一步放寬對中國出口的限制,有利于美國經濟的復蘇。”
陳德銘表示,貿易順差不是中國追求的目標。目前美元有長期處于貶值的趨勢,中國更愿意鼓勵鼓勵企業對外投資,鼓勵民眾到海外旅游消費和投資,進口更多的美國商品。作為世界上主要的經濟體,中美兩國正在對貿易失衡問題進行密切磋商。此前,陳德銘還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希望避免貿易問題政治化,加強中美雙方經濟合作,不僅將使雙方互惠,而且對世界經濟走出低迷起到正面作用。
陳德銘:你對我還沒開放呢
發布時間: 2011年11月29日 15:0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窗體頂端
昨天,商務部部長陳德銘當選為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陳德銘稱,今年世貿組織對中國做了最后一次審核,結果是滿意的。他在發言中還提到,預計中國全年CPI漲幅將控制在5.5%左右,GDP增速將超過9%,但明年經濟形勢比較復雜,將面臨下行風險。
>>話題1經濟形勢
通脹高峰已過經濟下行壓力大
陳德銘表示,中國經濟今年總體較好,成功遏制了通貨膨脹。“預計最后能控制在5.5%左右”,陳德銘表示,通貨膨脹高峰期已經過去,今年中國的GDP會保持在9%以上的水平。
陳德銘稱,當前經濟仍在緩慢復蘇,下行壓力正在加大,整體形勢十分嚴峻。世界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歐洲債券危機持續惡化、干擾復蘇的因素正在增多,這三方面令明年世界經濟形勢不容樂觀。
陳德銘提到,當前比較確定的是中國明年經濟面臨下行的風險。農業增收難、產業結構不合理、物價上漲壓力持續存在等因素對明年經濟將是巨大挑戰。
“明年經濟形勢下行,會不會大宗商品價格走弱?我認為不會。因為應對金融危機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催生了新的流動性,寬松的資金會加快物價上漲。”陳德銘說。
>>話題2WTO新問題
當前正磋商新承諾的問題
今年是我國入世十年,陳德銘稱,WTO對華最后一次審核已結束。“結果是滿意的。現在要中國做新的承諾,這是當前主要磋商的問題。”
陳德銘表示,十年前我國入世時,選擇了承受巨大壓力做出超前承諾,現在世界如果需要中國做出新承諾,中國也需要對方提供可以交換的東西。
陳德銘稱,自己是中國商務部長,需要為中國爭取利益。他舉例稱,一些國家要求中國允許外資并購中國金融機構,他的回應是:“你對我還沒開放呢。中國銀行在美國投資是多困難啊。”
就在本月中旬,陳德銘在亞太經合組織會議期間也表示,中國市場的開放程度在發展中國家里是最高的,與發達國家比也相差無幾。“中國入世所做的承諾已完全做到了,如果認為我們違反了承諾,可以舉證,可以訴諸WTO”。陳德銘稱,提到美方關心的金融業,目前我們允許美國銀行到中國建分行或子行,但并購中國的銀行,對外資持股比例有限制,這是中國入世時的承諾。現在再向我要額外的、進一步的開放,那么你至少應該考慮用什么條件來跟我交換,雙方應該找到一個利益交換的平衡點。你要爭取美國的利益,我同樣也要維護我的國家和企業的利益。中國總體是要進一步擴大開放,但開放要循序漸進,要符合中國自身的發展水平。本報記者胡笑紅
陳德銘:中國將回擊他國貿易保護舉措
發布時間: 2011年11月29日 15: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經濟網 | 手機看視頻
窗體頂端
明年經濟增速將進一步放緩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28日在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第五次會員代表大會上表示,中國將以更為積極主動的姿態推動中外投資合作的全面和深入發展,在全面履行削減關稅、市場開放等入世承諾的基礎上,一系列新的自主開放舉措正在有序推進中。
陳德銘說,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還在不斷顯露,進一步凸顯了世界經濟復蘇的長期性、艱巨性和復雜性。中國政府將一如既往地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不動搖。“十二五”時期,中國政府將進一步促進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拓展體制和技術創新渠道,提升服務業對外開放水平,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他強調說,建設開放、公平、透明、便利的投資環境是中外投資合作順利開展的重要前提,也是中國外資工作的基本導向。截至目前,中國服務業領域已有金融、電信、建筑、分銷等行業的104個部門對外資開放,接近發達國家108個的平均水平。在此基礎上,一系列新的自主開放舉措正在有序推進中。
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陳德銘表示,中國政府在不斷加強立法的同時對各類侵權行為的打擊始終常抓不懈。近期國務院還決定設立由26個部門組成的工作領導小組,全面協調知識產權保護和打擊侵權行為工作。
他強調,所有依照中國法律在中國注冊的企業都是中國企業,享有國民待遇,制造的產品都是中國制造。
另據報道,陳德銘在大會上表示,目前全球經濟復蘇步伐緩慢復蘇,下行壓力正在加大,預計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整體形勢仍將十分嚴峻,中國經濟也將受到不利影響,明年經濟下行的形勢難以避免。具體而言,中國經濟增速明年將進一步放緩,但在勞動力成本持續上升和全球流動性整體寬松的作用下,仍存在通脹壓力。農業生產的成本明年將持續升高。一些在建項目明年將遭遇融資難問題。企業生產明年可能面臨困境,尤其是一些中小企業和小微企業,這將影響居民收入增長并抑制消費。明年出口增幅將繼續回落。
陳德銘表示,中國經濟今年總體情況較好,預計今年全年CPI同比漲幅在5.5%左右,GDP增速仍將保持在9%以上。
若其他國家對中國出口企業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中國將會回擊———這是國家商務部部長陳德銘28日在一個活動上表示的。這被認為是商務部首次針對貿易保護作出的明確的“回擊”的表態。29日,接受羊城晚報采訪的專家分析,這一方面說明中國進口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國“回擊”的目標是促進自由貿易,而不是相反。
據了解,商務部部長陳德銘28日在出席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會員大會時分析,受到美國及歐洲經濟疲弱的影響,明年中國的出口增幅將繼續回落;他敦促美國增加對中國的高科技出口,并允許中國增加對美投資,因為這對美國經濟復蘇和中國經濟發展均有利。陳德銘還指出,若其他國家對中國出口企業采取貿易保護主義措施,中國將會回擊;與中國發生貿易糾紛的國家將遭受更大損失,因為中國對外國企業而言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據悉,這是近期針對國際對華貿易保護抬頭的現象,商務部首次作出明確的“回擊”的表態。
對此,廣東省社科院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邱杉認為,從全球總的發展態勢看,推動貿易和投資的全球化、便利化,仍然是國際社會的主流,但隨著中國產品競爭力不斷增強,近年來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確有增多趨勢。應對貿易保護主義,除據理力爭積極應訴外,“中國進口增加,在國際市場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因此我們完全可以利用世貿規則,對那些針對中國的貿易保護主義進行‘回擊’,同時,中國‘回擊’的目標,仍然是促進貿易和投資的全球化、便利化。”
數據
“中國制造”頻遭貿易保護
前九個月涉案資金30億美元
據統計,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十年來,中國共遭受國外貿易救濟調查602起,合計金額389.8億美元。據世界銀行數據,2010年全球47%新發起的貿易救濟調查和已完成的案件都針對中國。而據商務部數據,2011年1-9月,中國遭受貿易救濟調查已達50起,涉及30億美元。
窗體底端
窗體底端
窗體底端
中國明年經濟面臨下行風險
發布時間: 2011年11月29日 16:4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 | 手機看視頻
窗體頂端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28日當選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會長,他在發言中提到,預計中國全年CPI漲幅將控制在5.5%左右,GDP增速將超過9%,但明年經濟形勢比較復雜,他認為當前比較確定中國明年經濟將面臨下行風險。
陳德銘表示,當前經濟仍在緩慢復蘇,下行壓力正在加大,整體形勢十分嚴峻。世界經濟增長動力不足、歐洲債券危機持續惡化、干擾復蘇的因素正在增多,這三方面令明年世界經濟形勢不容樂觀。
“世界看好亞太經濟區,但是亞太也有很多問題。”陳德銘說,日本進入選舉周期,正好和經濟低迷期重合在一起,增加了走出去的難度。
他表示,中國經濟今年總體較好,成功遏制了通貨膨脹。“預計最后能控制在5.5%左右。”陳德銘表示,通貨膨脹高峰期已經過去,今年中國的GDP會保持在9%以上的水平。“但從明年面臨的形勢來看,比較確定的是經濟的下行、經濟的低迷。”
陳德銘提到農業增收難、產業結構不合理、物價上漲壓力持續存在等因素對明年經濟將是巨大挑戰。
“明年經濟形勢下行,會不會大宗商品價格走弱?我認為不會。因為應對金融危機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催生了新的流動性,寬松的資金會加快物價上漲。”陳德銘說。
出口增速將放緩
陳德銘表示,我國出口增速長期處于較高水平,今年仍舊保持不錯的增長速度,但增速回落態勢明顯。“8、9、10月連續3個月增速回落,而從廣交會上達成的訂單情況來看,接下來一段時期仍然是一個低速的增長。”
投資情況同樣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存在融資無序發展,一些在建項目面臨資金鏈斷裂危機。”陳德銘說,當前企業生產面臨著較大的困難,中小企業、小微企業由于融資困難,出口下行,面臨虧損。
“小微企業經營情況較差,人民收入增長就會困難,消費乏力。”同時,陳德銘認為,能夠帶動消費的住房、汽車等行業明年還將處于比較低速的增長。新財
中國投資視線轉向歐洲硬資產
商務部與中投積極表達投資愿望
晨報訊(記者 劉映花)中國的投資視線轉向歐洲,不過,與投資債券相比,“硬資產”可能更受青睞。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旗下資產達到4100億美元的中國主權財富基金中投公司有意從英國開始,投資于發達國家年久失修的基礎設施。無獨有偶,中國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昨日在北京出席活動時,也表達了對于投資歐洲企業的關注。“明年,我們將繼續派貿易投資代表團出訪歐洲。一些歐洲國家目前正面臨債務危機,希望變現資產,愿意讓外資收購本國企業。我們將密切關注并推進此事。”
中投公司董事長樓繼偉在昨日的英國《金融時報》上撰文表示,“希望與基金管理公司合作,或通過公私合作伙伴關系,作為股權投資者參與英國的基礎設施行業”。樓繼偉最近剛剛訪問英國。他表示,中國企業和投資者除了幫助建造基礎設施外,也希望在西方擁有并運營這些基礎設施。“傳統上,中方僅作為承包商參與海外基建項目。現在中國投資者也認識到,有必要投資、開發和運營此類項目。”此前,不少學者呼吁分散投資中國外匯儲備,將一部分儲備投入海外有形資產,包括基礎設施等。
目前,中國在歐盟27個成員國的非金融直接投資增長迅速,不過,總量仍然十分有限。美國榮鼎咨詢的一項研究顯示,這一數字只有大約150億美元,還不到歐洲所有外來投資總存量的0.2%。
中國企業在歐美的投資計劃有時會在政客們“中國威脅”的論調下夭折,不過,在歐債危機前景不明的背景下,中國的投資顯得更加可貴。
中國商務部此前曾表示,中國企業對歐投資是中國政府積極促進的一個方向,為歐洲應對債務危機提供了幫助。據介紹,最近中國企業對歐投資的幾個項目,受到了歐洲各方的一致好評。河南林德公司收購了德國帕西姆國際機場,實現了機場主營業務扭虧為盈,國際的訂班航線繼續增加。中遠公司2008年6月中標希臘比雷埃夫港的集裝箱碼頭,獲得了該碼頭35年運營權,將出價近5億歐元用于港口建設。希臘議會批準了這個項目,中遠公司短時間內就實現了碼頭的正常運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