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宣部出來的億萬地產富豪
轉貼者按:中宣部出來的官員,怎麼一步步變成了腰纏億萬的地產富豪??這是30年來,所造就的又一方面的成果,很有典型意義,
現在,富豪們又紛紛巧立名目,轉移從國人身上榨取的資金,到國外買房子買地了,媒體也大肆炒作,什麼“民營企業”,什麼“給中國人平等的投資環境”,連新華社都來幫腔,這些,也更值得人們關注,和深思……
黃怒波:從中宣部出來的“老總”(轉自鳳凰網)
來源:深圳商報
在成為一名商人之前,黃怒波曾經在中共中央宣傳部工作11年。
“怒波”并不是他的本名。他1956年生于蘭州,原名黃玉平,兩歲時舉家搬至銀川。他的父親是一個軍人,因和書記發生口角,1960年被打成現行反革命,同年自殺身亡,家庭自此靠著母親在建筑工地挖土養家糊口,然而13歲時母親又意外去世。16歲那年,黃玉平一個人跑到黃河邊感悟人生,看到一波一波的浪花沖擊河岸時,決定將自己的名字改為“黃怒波”,“我要去插隊當知青,和過去的生活訣別。我不是一個平靜的人,我要憤怒。”
下放到寧夏銀川通貴鄉后,黃怒波在當地成了小有名氣的積極分子,組建了籃球隊,18歲時入了黨。1977年,高考恢復,寧夏下來唯一一個北京大學招生名額,這個名額最后給了通貴鄉。群眾聯名推薦了黃怒波,因為“有文化,會寫詩,知青也干得不錯,群眾基礎好”。自此,命運之門對他洞開,讀北大,進中宣部。
但也是在仕途光明之際,他讀到小說《小公務員之死》,這位29歲正處級公務員驚出一身冷汗。不安現狀的他最終選擇了下海做起各種小買賣,并最終在1995年創辦了自己的公司中坤投資集團。
1997年,黃怒波和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的同學李明(現遠洋地產董事局主席)合作開發了都市網景樓盤,掙到了第一桶金5000萬元,之后,中坤又接下了長河灣等項目,地越拿越多,財富不斷攀升。
在北京長河灣項目賺得盆滿缽滿后,黃怒波開始轉型做旅游地產。
2011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發布的黃怒波的財富為65.2億元人民幣,位居第129位。(南方周末)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