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說,11月22日,位于大連市金州新區的大連港中石油油品碼頭兩個10萬噸級油罐被雷擊起火,經過700 多名消防員1個多小時撲救,火情得到基本控制,事故無人員傷亡。相關報道還指出,從去年7月16日至今,17個月中石油大連石化公司已經連燒了“五把火”,造成3人死亡以及海面被污染。
中石油的“發火連連”必然讓人想到大慶的“三老四嚴”。大慶的“三老四嚴”,指的是是大慶石油職工在上世紀六十年代石油大會戰實踐中形成的優良作風。其主要內容是:對待事業,要當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對待工作,要有嚴格的要求、嚴密的組織、嚴肅的態度、嚴明的紀律。“三老四嚴”優良傳統和作風,是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老四嚴”實際上就是一個生產管理問題。當時大慶石油會戰,職工來自國家的四面八方,面臨的一個比較突出的問題就是管理問題。1962年5月8日,薩爾圖中區一號注水站的一場大火事故,把基層安全生產規范管理問題“燒”到了人們面前。也正是這一把火,“燒”出了以崗位責任制、交接班制、巡回檢查制、設備維修保養制、質量負責制、班組經濟核算制為主要內容的、聞名全國的崗位責任制。
可是,在丟了大慶精神不斷引進先進技術又特別強調管理的今天,17個月中石油大連石化公司連燒了“五把火”除了事故報告還“燒”出了什么呢?倒是反腐敗的“火”“燒”出了中石油高管大大小小的“腐敗門”。其中有曾因推進企業改革成效顯著被員工譽為“王改革”的原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黑龍江銷售分公司總經理王賢瀘,利用手中職權大肆收受賄賂甚至公開索賄,其家中的奢靡程度甚至令見多識廣的檢察官都“傻眼”。而在其任職的14年時間中,王賢瀘不僅未被查處,還步步高升。有網友發帖稱中石油新疆油田公司下屬單位領導大量使用從日本和德國進口的高檔超豪華SUV越野車。帖子中稱“其中新疆油田公司的一個處級單位新疆油田物資供應總公司,基本上主要領導都配備一輛專車而且全部超過中央規定的用車標準。還有一個接一個上演“天價酒”、“天價吊燈”、“天價名片”等一系列的奢侈消費風波。這些“腐敗門”,與中石油的“發火連連”有些什么聯系呢?
更重要的是,17個月中石油大連石化公司“發火連連”還不是孤立的事件,連續不斷的重大動車事故、校車事故,礦山事故、建筑事故,火災事故等無不提出一個管理問題。人們不能不問:這些層出不窮的事故,究竟是“管理”的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