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至今日,可以看出,孔慶東已在“孔慶東事件”之外了,其背后呈現的是賣國與愛國兩股力量的較量。一方面是漢奸們爭先恐后地搶做帶路黨瘋狂地賣國,一方面是人民大眾的覺醒正極力阻止賣國這股邪惡力量的得逞。是東風壓倒西風,還是西風壓倒東風?
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魯迅《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值得一看。傻子為救奴才反而被奴才出賣了,聰明人呢,事后諸葛,總以為自己聰明。孔慶東就是這樣的傻子,如果你認為他傻的話。文學史上有許多傻子、狂人和瘋人的形象,魯迅筆下也多;而正是這樣的“畸”人,——再不就是小孩,成人則自詡成熟老練多了——說出了真話,戳穿了真相,揭示了本質。孔慶東就是這樣一個敢于說皇帝沒穿衣服的小孩。
孔慶東就是當代魯迅。韓毓海說,魯迅如果不遇上毛澤東,魯迅就是個孔慶東。
孔慶東把自己豁出去了,置個人安危于度外,以一己之力,挑戰南方系,剝下罩在其身上的華美袍子,露出其漢奸的丑惡嘴臉。孔慶東揭開了蓋子,讓久違了“漢奸”字眼第一次曝光于大眾視野之下。老孔是為國家為中華民族,從這個意義上來講,老孔就是民族英雄。
我并不認識孔慶東,只是東博書院偶爾留留言,老孔這個“飛天大和尚”忙得很,也只是偶爾回復一兩句。看慣了一些所謂“紳士”的“文明”狀,奴顏婢膝媚態十足,突然間叢林里跳出個這么個大和尚,著實讓人驚喜不已,不禁擊掌叫好。
漢奸們仍是喋喋不休,在“三媽”上做老孔的文章,欲掩蓋其漢奸的本質。而他們的“美國爺爺”不耐煩了,百余家媒體,還有新華社,居然干不過一個孔和尚?孫兒們真不成氣候!于是披掛親自上陣——
美國之音11月 12日《學者談教授開罵:世風日下 矛盾激化》:“北京大學左派學者孔慶東近日拒絕接受南方報系記者采訪并大爆粗口,引發中國眾媒體集體炮轟。評論人士指出,這場風波背后折射的是中國左右兩派政治立場的對決。”
在一段美國廣播公司CBS播出的總統候選人競選辯論的視頻中,洪博培——這個曾在王府井散步的前駐華大使、總統候選人11月14日抨擊共和黨總統競選對手進行反華“煽動”,警告美國決策者不要采取可能損害兩個大國間經濟關系的“魯莽”之舉。在《華爾街日報》于華盛頓舉行的首席執行官委員會會議上,洪博培特別把矛頭對準了馬薩諸塞州前州長米特·羅姆尼的建議,即美國應該利用國際貿易渠道懲罰北京操縱其貨幣。
新華社報道時省略了洪博培如下一段信心十足的話:(對付中國)我們應該怎么做呢?我們應當依靠我們在中國內部的同盟軍,他們被稱為年輕人、他們被稱為網絡一代。中國有5億網民和8千萬博客(微博)。而他們將引導中國的變革。這意味著將扳倒中國(take China down),這樣我們將有機會重新崛起,贏回美國制造業的強大,這將是我作為總統想做的。
這也就不奇怪新華社為什么不遺余力地“批孔”了。
南方系在這次“批孔”事件中,再一次表現出了驚人的組織能力。想想看,一夜之間,80多家!在之前的藏獨事件、開天窗事件、高鐵事件、康菲漏油事件中已有所顯露,而這次更加整齊劃一有序。張宏良說——
“洪博培為炫耀自己擔任駐華大使期間打造中國第五縱隊的卓越成就,無意間暴露了南方集團顛覆和解體中國的恐怖作用。經洪博培這一提醒,回過頭來再看南方報系對孔慶東的圍剿,就會發現此次事件真正可怕的地方,還不僅僅是對愛國學者的圍剿,而是其超越中央政府的強大動員能力。南方報系能夠在一夜之間動員起上百家媒體,形成鋪天蓋地的輿論大潮,同時攻擊一個愛國學者,并且還是由新華社帶頭,如此強大的動員能力在當今中國可以說是絕無僅有。雖然中宣部也能夠做到在同一天讓上百家媒體登載同一篇文章,但是卻不能夠形成沖擊整個社會的輿論大潮,而南方報系只不過是小試牛刀,只不過是為洪博培助選隨便展示一下力量,以報答洪博培駐華期間的培養之恩,就能夠達到如此驚天動地的效果,由此顯示了中宣部根本就不是南方報系的對手。”
說孔慶東在“孔慶東事件”外,是因為人民大眾覺醒了跟進了,正形成一股強大的愛國力量,對抗以南方系為首的賣國漢奸力量。孔慶東已不是一個人在戰斗,其身后站著的是每一個有良知的中國人。對老孔的支持,晉冀兩省民眾自發組織起來焚燒《南方》報紙,都印證了這一點。“孔慶東這次能夠逃過此劫,是因為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網民的支持,以及近乎是百分之百北大學生的支持。”張宏良所擔心的是,“一旦南方報系在洪博培指揮下把攻擊矛頭對準共產黨和中國政府,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能否也像孔慶東這樣幸運地得到百分之九十以上民眾的支持?”
我曾說過,大學時,同宿舍的一同學每周都買《南方周末》看,然后整理好寄回家,他說家在窮山溝里,父親看不到《南方周末》。那時對南方報系,頂禮膜拜者眾,倏忽十年間,形勢大變,人民大眾覺醒了。鳳凰網南方系自導自演的調查丑劇,網友幾乎一邊倒地倒向孔慶東,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這大概也是他們始料未及的。
不知他們想過什么原因沒有,我可以告訴他們答案:當漢奸決沒有好下場!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