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未未“借錢”是改變不了其偷逃稅的事實
艾未未“偷逃稅案”近日出現戲劇性一幕。艾未未本人日前向媒體透露,中國司法機關判其補繳1500萬元人民幣的稅款和罰款。緊接著,艾未未在互聯網上公開向公眾“借錢”,他表示自己同官方打贏官司后,借的錢將“加倍償還”。艾未未稱,響應者很快超過“上萬人”。這件事被境外輿論稱為一些中國人向艾未未“捐款”。此外,“借錢還稅”還被廣泛看成艾未未的“特殊對抗行動”。
立即有專家指出,艾未未這樣做涉嫌非法集資。由于艾未未的“借錢”是在公眾之間進行,與“非法集資”至少在形式上確有相似之處。另外《衛報》等西方媒體報道說,艾未未去年在柏林買了一套“豪華公寓”,還曾計劃今年在柏林再買一處4800平米的工作室,他需要‘借錢補稅’嗎?但我們不是法律專家,也不是“查財務”的,本文對這些都不做深入探討。
我們要談的是,中國會有少數人愿意為艾未未“捐款”,這大概是真實的。一些“捐了錢”的人稱,他們把捐錢當成了“投票”,這應該也是他們的真心話。但艾未未的“借錢”和這些人的“捐款”,并不能對艾未未案帶來什么新鮮的改變。
第一個變不了的,是艾未未有偷逃稅的事實。實際上,對艾未未有過偷逃稅,他的支持者中懷疑的人也很少,只不過有人認為中國“偷逃稅的人多了”,官方是借“追稅”來“整艾未未”。
第二個變不了的,是中國社會對艾未未案的基本態度。中國這么大,有一些人,哪怕是艾未未宣稱的“上萬人”愿意用“捐款”來支持他,這都是很平常的事。艾未未的支持者很可能比“上萬人”更多些。但即使這樣,用“少數人”甚至“極少數人”來稱謂他們,都是準確的。艾未未和這些人的政治傾向根本就代表不了中國公眾的態度。政治上的激進和對抗姿態,與中國社會的主流政治意愿背道而馳。
現在中國有一些“少數人”,不知從哪里獲得了“大多數人”的錯覺和優越感。或許是互聯網的虛擬社區提供了“扎堆”的方便,使一些小圈子里的東西被放大成“好像是大眾的”。西方媒體熱衷于捕捉這種動向,他們看上去很愿意幫助一些“偽大眾”的要求,變成中國“真大眾”的運動。
然而歷史的潮流不是那么容易制造的,以艾未未的個人經歷,他對名利的態度,讓他做歷史的引領者,尤其很勉強。他是不是優秀的藝術家另當別論,但僅僅他在納稅上的不良表現,就讓對他的支持很難不在某一刻陷入尷尬。
中國有兩起演藝界的偷逃稅案出了大名,前一起的案主是劉曉慶。然而劉曉慶案幾乎沒有爭議,即使她在監獄里蹲了400多天。而艾未未只蹲了兩個多月,一些人、尤其是外國人就高喊“不公”。艾、劉的遭遇是多么不同,看來搞藝術的同時“兼搞些政治”,總會另有收獲。
然而艾未未今后大概不會“兼搞些政治”了,他像是準備今后“兼搞些藝術”。在中國這樣做的人比以前多了,這大概是因為這樣做的個人風險比過去總體上還是小多了,而且開始有了一些這樣做有利可圖的縫隙。一些人希望這個縫隙會逐漸變成“時代的大口子”,并愿意現在就為此進行“投資”。
每個人都有選擇生活方式和人生道路的自由,但只有歷史和真正的大眾,才能驗證他們的眼光是不是對的。
另外,炒作艾未未又為哪般?當下,一開計算機、一上微博、推上、臉書,怎么這么多的人天天喊艾未未。我就真不知道了,你艾未未憑什么讓我們這樣的關注你?后來一想,當代的中國人就是禁不住某些網絡紅人的“忽悠”,早到前些年,“芙蓉”出水,火了,賺得盆滿缽滿;近到前些日子“鳳姐”紅了,照樣拿著美國的綠卡,去美利堅合眾國過自己認為“幸福”的生活。這些本來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女子為何會嘩眾取寵,極盡可恥之事,究其原來與根本,是有幕后的推手對其炒作,以達到最終目的,那就是紅起來,得到經濟效益。
一個人,或者說一個事物,如果在他或它出現的事情超出了理所應當的范圍,我們就要好好考慮了,在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利益、是不可告人的目的或者“不能說的秘密”,我們就要衡量一下了,到底是有怎樣的淵源,才能讓我們“被動關注”艾未未。政治不去談,也談不明白,但是,西方的媒體對于艾未未的強勢關注與輿論,不得不引起我們每個人深思,到底是什么樣的背景才能有這樣強大的輿論影響,恐怕已經不是某個人的力量才能到達了吧?
艾未未案發生以來,西方國家對中國人權的批評達到新的高潮。艾未未作為中國公民,他受到的西方庇護非常特殊。這種干預突破了外界對中國法律應有的最起碼尊重。原因大概只有一個,艾未未在中國從事了西方所希望的公民對國家的對抗活動。
據悉,近日來,艾未未被要求繳納高額稅金罰金以及民眾掀起借錢給艾未未的消息又受到英國媒體密切關注。截至 2011年11月13日 ,艾未未已經從支持者那里獲得的“借款”已經達到869萬元人民幣,有近三萬名民眾參與。艾未未說,網友通過各種方式“借錢”給他,其中包括郵政匯款、銀行轉賬等,甚至有人夜間隔著墻往他家里“扔錢”。他稱從支持者處獲得的這些錢不是捐款,而是借款。將來他將全部償還。而現在,西方的各個反華媒體都在大肆宣稱:北京稅務部門拒絕接受艾未未通過民間借錢得到的800多萬元做擔保金。
從這一點我們了解到,原來,艾未未是“偷逃稅”了,然后跟網友及民眾“借款”了。這件事被境外輿論稱為一些中國人向艾未未“捐款”。此外,“借錢還稅”還被廣泛看成艾未未的“特殊對抗行動”。
首先,你是中國的公民你就會要遵守中國的法律,你愛國不愛國沒有人討論你批評你,你觸犯法律、偷逃稅款沒有人討論你批評,而當你打著“借錢還稅”的幌子到處接受“價款”時,還有人大張旗鼓地挺你,我不禁要問,這個世界怎么了?其次,我們就真的沒有別的需要關注的事情了嗎?是誰允許這些媒體公然代替了我們大眾的想法與意圖,套用別人的一句話“或許是互聯網的虛擬小區提供了“扎堆”的方便,使一些小圈子里的東西被放大成“好像是大眾的”,西方媒體熱衷于捕捉這種動向,他們看上去很愿意幫助一些“偽大眾”的要求,變成中國“真大眾”的運動。”再說一遍,大眾鎮的不愿意去關注些無聊的事情,還是關注民生比較好。最后,也是我最不原意提到的,就是西方的媒體把事情鬧這么大發,到最后不還是為了兩個字“利益”。沒有西方媒體的這么折騰,誰能注意到艾未未,誰會給他“借款”,還有人半夜往他家院子里“扔錢”,很是可笑啊。我是不信,你信了嗎?
艾未未,不要把自己的責任分攤給大眾來承擔,是自己的過錯自己來承擔,也同時想替我們真正的大眾說一句:我們真的不想關注艾未未,你愿意怎么鬧騰怎么鬧騰,只是別把自己的意愿,說成了大眾的意愿就行。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