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際政治舞臺上,我們總能看到一些奔走于聚光燈下人物,不過,多是匆匆過客,而如十世達賴這般,在如此長時間里一直忙于曝光率而且確實能夠吸引眼球的人物,還真是不多見。對于所謂“國際社會”運轉法則的嫻熟,當是可以解釋的原因之一吧。如果把十四世達賴二十多年的言論(以其獲得“政治”諾貝爾獎后算起),作一編年式的簡單分析,我們就可以明白一點,各個不同的時間段里,西方國家在熱衷于什么話語:因為達賴的言論與這些話語之間實在是具有太高的契合性。
在對人權、民主之類“普世價值話語”進行過度消費之后,不甘寂寞的十四世達賴,在9月底拋出了一個關于活佛轉世問題的聲明。對于十四世達賴而言,這不是一個新話題,多年來他不時地拿來言說一番。炒舊話題自然難以炒出新意,不過他的本意也并不是為了出新意的吧,關鍵是能夠受到輿論關注,這個目的是部分到達了的。
“宗教領袖”身份是十四世達賴諸多身份之一。作為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大活佛,這一身份未嘗不可使用,不過可惜的是,每當他用這一身份做一些的動作時,總是有悖于這個身份。比如說對多吉秀丹護法神信徒之所為。比如說他對藏傳佛教實踐的一些“革新”,說是頌揚他本人一次,喊一句“西藏獨立”的口號,相當于念誦多少遍(天文數字)六字真言,如此創新,連他的一些政治上的追隨者都感到難為情,只好回避。這次利用一個“恰當的”時機,高調談活佛轉世問題,恐怕也難出這一點。
談活佛轉世,他說了些什么呢?談了他自己所在這個達賴喇嘛系統,給出的結論是,從根敦嘉措開始,“由甘丹頗章拉章和甘丹頗章政府,共同尋訪、認證歷代達賴喇嘛尊者的轉世,延續至今”。那么金瓶掣簽制度呢?是“因政治需要,采取了不當和欺騙的手段”建立的。“金瓶掣簽的規則,只是滿清勢力的強橫表現,而非藏人信賴的宗教儀軌。”他想說的話其實是,這一制度不能存在,或者把這一制度改造為“傳統的”“食團問卜”,其實也就是說要廢除它,聲言廢除這一制度“是我不可推卸的職責”。
也就是說,活佛轉世制度只是一個純粹宗教的制度,不要扯上政治。說著政治話語而一再表白與政治無關,這其實是達賴和他的集團以及其他支持他們的勢力一貫的手法。
達賴之所以把這個問題看得很重,就是要將活佛轉世權攬在手中,作為推行其獨立路線的一個重要手段。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他們實施的“活佛控制”策略“成效顯著”,如果這一渠道被掐斷,對其“獨立事業”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打擊。
達賴不是一再嘮叨活佛認定的“傳統規定”嗎?在他們推行的“活佛控制”策略中,我們看到的恰恰是對“傳統規定”的有系統的破壞,為了政治目的無所不為。憑著達賴和其他一些活佛的一句話,一個活佛的認定過程就完成了;一個活佛位認定了幾個活佛的情況并不是特例。
在他不算短的聲明中,達賴似乎對活佛轉世各個方面都談到了,其實不然。在“活佛”問題上,不同的教派差別很大,有轉世的,也有非轉世的;程序上也大相徑庭。這一聲明中,總在關鍵問題上含糊其詞。其實他是心知肚明的,若是說清楚了,會出現自己給自己使絆子的效果。
在攻擊國務院宗教事務管理局的“藏傳佛教活佛轉世管理辦法”時,他給出了一個自以為很堅實的理由:共產黨是無神論者,所以就不能干涉宗教,否則就是與自己的政治理念背道而馳,就是虛偽的,就是惡行。不錯,共產黨人是無神論者,但同時也是歷史唯物主義者,只要是宗教存在的社會根源、心理根源還未消除,宗教就仍將長期存在。作為一種社會事務,國家對宗教事務進行管理,是在行使基本的社會管理職能。把宗教事務和宗教信仰這兩種不同的對象一鍋煮,自以為得計,實則是顯露出攻擊者常識的缺乏,這與達賴作為“成熟”政客的身份也是不相稱的。
聲明的落腳點當然是達賴世系的轉世上,說是再過若干年,他會聽聽別人的意見再做決定是否轉世。其實話里的意思很清楚,那就是“是”。那么如何轉呢?不能有金瓶掣簽;不能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政治領導人”的“干預”。也就是說,要堅決否認中央政府在達賴轉世問題上的權威。
既然他拿達賴喇嘛世系轉世問題說事,我們就談談這個世系。
宗喀巴被譽為藏傳佛教改革的大師,是藏傳佛教這一宗教體系的集大成并嚴格規范者,凡是有利于藏傳佛法發展的東西,均加以利用,并進行合理性改造,而當他創立格魯派時,興起于噶瑪噶舉派的活佛轉世制度,已經實行了一百多年,但是一直到他去世,他都沒有對這一制度表現出任何興趣。他創立的是教主制度——甘丹池巴制度。格魯派后來之所以借用活佛轉世制度,與宗教本身的考量沒有什么關系,有關系的是政治權勢、經濟利益上的考量。至于說到活佛轉世中金瓶掣簽制度,實在是到清朝乾隆后期,活佛轉世已經成了變相的貴族世家的世襲制,并對中央對西藏地方的管理帶來了嚴重的問題。這本就是一個政治安排,一個為藏傳佛教界普遍接受的安排。
只要有可能,這些年他和他的集團、慫恿者、捧場者,總要把那些不值一駁的觀點視為公理拿來言說一番。這里也不例外,如清朝時期中央與西藏地方的關系是“供施關系”啦、中央對宗教事務管理是“毀滅西藏文化”啦等等就是。讀到那些一本正經的言說,真讓人“產生某種有智力上的優越感”(西川語)。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