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2011年財政收入將突破10萬億元。前8個月已收入7.4萬億,同比增長30.9%,后四個月零增長也會突破10萬億。在GDP增長回落的情況下,財政收入大幅度增長,有點不符合常規,是功是過關鍵是看多征誰的和支出到哪里去了。但要警惕馬光遠等人,打著政府過度強大是短板的旗號,而毀了政府為人民服務的職能,使我國經濟基礎私有化,政府成為私有企業的代言人,徹底西方化,讓中國人民再受二茬苦。
據《羊城晚報》刊登一篇作者文章《老百姓感到“稅負之痛”痛在無視納稅人》該文稱“目前中國有二十種稅,只有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和車船稅三種是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立法通過的,其余都是以國務院暫行條例不明不白強加在中國納稅人頭上的。”看到這篇報道就想到《憲法》第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利屬于人民。”還規定“人民行使國家權利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而國務院條例替代了全國人大的權力,符合憲法嗎?憲法第85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國家權利機關的執行機關,是最高國家行政機關”在沒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授權的情況下,越權下達那么多征稅條例,至少有以下幾方面不妥,一是程序上不妥。沒有經全國人大審議或授權,有架空人大之嫌;二是剝奪了納稅人的尊嚴。因沒有廣泛征求意見,有損政府形象。納稅人總感到不明不白的強加在自己頭上。三是多征誰的稅了?防止有些人為私營企業減稅找借口,據媒體報道,私營企業和國有企業在同等條件下上交稅收只有國有企業的五分之一,給工人的工資只有國有企業的55%,國務院近幾年還連續出臺兩個36條,給私營企業提供優惠平臺,就有人發表諷刺文章稱:“新36條貫徹不力,關閉國有企業就到位了”筆者認為,私營企業的稅收不但不能減少,應該大幅度增長,按產值計標利率也應該和國有企業拉平,若按增值稅計算利率也應該認真審計,因私營企業偷稅漏稅已是公開的秘密。2009年就有人提出:要審計私營企業的第一桶金,統戰部有些高官就發表文章給提出的人戴上一頂大帽子:“誰要審計私營企業第一桶金,就會否認改革開放”,再沒有人敢說了,這些傾向都和吳邦國委員長在“兩代會”上提出:“不搞私有化”相對抗的。還有遺產稅,高利稅等等,光打雷不下雨都是很不正常的。
還有《南方都市報》發表文章稱:《‘國富’正在加劇‘民窮’》該文稱“前8個月財政收入增長是總產值增長的三倍,是報給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的預算草案的四倍,懸殊這么大是亂收費。收費金額已占財政總收入的37.75%。”僅出售祖宗留下的“土地收入已達到2.7萬億元。”導致國家越來越富,而人民愈來愈窮。筆者認為:國務院報給全國人大審議的預決算草案是不實事求是的。作為報審的預決算草案會有些水分的,但水分大的出奇,就令人質疑了。一是無知還是另有所圖;二是人大常委會審議政府財政預算的目的,是想了解收支平衡,向全國人民有個說法和制定法律有個根據。如果懸殊太大,就會失去這個職能;三是國務院只有少報財政收入,才能有機動權。機動那一部分,國務院想給誰就給誰,不必再報人大審議了;四是把祖宗為子孫留下的公有土地資源都賣了,恐怕是個罪過。
看到國務院這些做法,是在依法行政?還是依條例行政?還是依規代法?法律和條例是什么關系?給老百姓潑了滿頭霧水;還有國家財政收入增加那么多用到那里去了?如果用到調節國內兩極分化和救助貧困家庭,如住房難、上學難、看病難及為公共利益服務的公立醫院、學校等調控,不僅不是過而是功;如果用到為國內外為富人埋單和扶持私有企業及為領導人臉上貼金的形象工程、擴大三公經費,就不僅僅是做法的問題了,而是發展為誰的方向和分配制度問題了。因為財政收入大幅度增長,是用權力把廣大人民的血汗錢變為國有資本的,再用于擴大貧富差距和發展私有企業及少數人享受的“大躍進”工程、政績工程,最終導致投資和消費失衡,阻礙經濟繼續發展,也會導致經濟基礎私有化,使公有經濟失去經濟基礎和主導作用,后果是非常危險的。因為違背全國人大在“兩代”會上提出的“五不搞”中的不搞思想多元化和不搞私有化的;還有經幾十年的實踐已證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他們的奮斗目標是怎樣霸權,掠奪其它國家的資源;國內私有企業和富豪他們的奮斗目標是怎樣剝奪工人降低成本,變得越來越富;形象工程和“大躍進”工程是少數人的政績和享受,和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搞社會主義建設是背道而馳的。如,媒體報道私有企業的工薪平均比國有企業低45% ,還以多安排就業為由,拿著人民的稅金去支援他們,給人有剝削有功之感,這不是思想多元化是什么!還有人自以為:中國和美國一樣,安排就業了,社會就穩定了。這種認識就和提出“高薪養廉”一樣,太天真了,太不懂辯證法啦,結果總是失得其反。實踐已經證明,把工人當做機器人的企業,在中國是行不通的。開始是“十三跳”小反抗,到一定時候是企業集中的人群搞大的群體事件。難道還不危險嗎!
作者地址:洛陽市紗廠路口西南角14—4—201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wuhe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