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暫時滯漲的真相,未來房價走勢究竟怎樣呢?
陸少萍
國內房價攀升的步伐受宏觀調控的作用迅速縮小。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全國70個大中城市的房屋銷售價格同比漲幅1至9月分別為11.3%、10.9%、10.7%、10.1%、9.2%、8.2%、7.0%、5.3%、3.5%。前三季度上海市商品房銷售面積比去年同期下降13.1%,月均銷售面積出現了自2005年以來的最低值,為7年來最低值。9月北京一手住宅簽約量5236套,比去年同期降50%,新建住宅價格環比漲幅為零。10月的第一個星期,深圳市的住房銷售量下降了90%。住房成交量大幅萎縮,而房價并沒有出現一些人預期的明顯下跌。除了部分新樓盤直接低價入市之外,只有少數樓盤的二期、三期房源的價格是下降的。房價僅僅是滯漲,而沒有明顯下跌,隱藏著什么真相呢?房價的未來走勢又如何呢?
近日媒體熱議的龍湖上海樓盤大降價,引起上百名業主圍攻售樓處事件揭開了數月來房價沒有明顯下跌的秘密。業主的一句話非常值得我們深思:“錢付了、貸款還了,可大半年下來,房子壓根兒沒見著,房價倒縮水三分之一,開發商不給個解決辦法,我們全體老業主都不能接受!”(見《上海青年報》文章《龍湖上海樓盤大降價 業主圍攻售樓處稱其欺詐》)結合報道全文,這句話給出了這樣的信息:1、圍攻龍湖上海樓盤售樓處的業主,在大半年前就辦理了所購置房產的住房按揭,并已經開始按月償還購房貸款;2、大半年前,開發商已經全額收取了這些業主的房款,但是,時過大半年仍然未交房給業主;3、開發商現在銷售的同一樓盤的其它房子時,房價縮水三分之一,從最高每平方米1.9萬元,暴跌到現在最低的1.1萬多元。4、才過幾個月,交了房款而未得到房子的這些購房者其房產貶值數十萬元,高的有六七十萬元(炒房者虧損無疑!)?! ?/p>
提前收取購房者部分或全部房款的現象目前在中國房地產領域非常普遍。在《傳說中的房子》第4章曾介紹過,一些開發商“五證”尚未辦齊、甚至在房子的設計圖紙尚未定稿之前就已經開始預收(部分)房款了!既然遠在數月乃至一年多之前就將房價定了下來,并已經銷售了一部分房源,開發商當然不會輕易將房價降下來,因為那無異于減少利潤,嚴重時會引來已購房者退房,釀成類似業主圍攻售樓處的事件。因開發商降價、打折銷售同一樓盤的房源而引起的類似事件媒體此前多有報道,龍湖地產冒險出此下策當是無奈之舉(有消息稱,是為實現5天20億回款以彌補異地資金所需),不排除其順應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之意。報道稱,因業主圍攻售樓處,龍湖地產取消了打折計劃。
不難預見,在已售住房交房之后,特別是隨著周邊樓盤的價格下跌或周邊的新盤低價入市,龍湖上海樓盤以每平方米1.1萬多元,甚至更低的價格銷售剩余房源將成為必然。那些大半年前付款購房的業主也只能怪自己未謹慎決策了。炒房者因房價下跌而蒙受損失是不值得我們同情的,因為若是房價上漲,炒房者賺得盆滿缽滿的時候,并沒有和我們分享。炒房者將房價炒高還讓更多的普通百姓買不起房,敲碎了一個又一個住房夢?! ?/p>
房價暫時恒盤不跌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開發商手中的多數樓盤早已售出部分房源,為防止已購房業主退房或要求補差價,樓盤所剩房源(包括新推出的二期、三期房源)是輕易不敢降價銷售的?! ?/p> 佛山出臺的樓市“放寬限購”政策被迫于當晚11點多宣布暫緩實施,成“史上最短政策”表明,國家宏觀調控政策不會輕易放松,而銀行紛紛自發上調個人住房貸款利率,勢必減少對房地產行業的資金支持。明的降價售房可能惹來麻煩,開發商迫于資金壓力會暗中降價促銷,一旦市場將舊樓盤剩余房源消化,尤其是受新推出樓盤直接低價入市的拉動,國內房價的下跌將勢如倒塌的多米諾骨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