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悅悅用她的生命告訴我們:道德也是硬道理
中國社會發展遇到了問題,這是朝野與左右各方都承認的事情。
但問題在什么地方,卻是眾說紛紜。比如說右派,不管談到什么問題,統統歸因于沒有一人一票。
對于我們的麻木的心靈、沉重的思維慣性來說,必須有巨大的力量,才能澄清這里的混亂。小悅悅兩次被車碾壓而18個路人無人出手相救的悲劇,每一個善良的人都會為之痛徹肝膽,心靈受到巨大沖擊。小悅悅的不幸像一道閃電,剎那間透過各種偏見與謬誤所制造的迷霧,照亮了問題的根源。
正如廣東省的汪洋書記所說:我們不否認這個社會有道德、有良知的人是絕大多數,但這次事件中是18個人而不是一兩個人所表現出的冷漠,折射出的問題帶有一定的普遍性,它是我們工作中長期存在問題的反映。我們在消除貧窮追求財富增長的過程中“一手硬”、“一手軟”,是導致這種社會冷漠現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對此我們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物質貧乏不是社會主義,精神空虛也不是社會主義,道德墮落更不是社會主義。悲劇的發生反映了長期以來我們在發展方式上存在的弊端。
不管是左右,還是朝野,大家應當能夠就汪洋書記的講話形成共識。不僅經濟發展是硬道理,小悅悅用她的生命告訴我們:道德也是硬道理。雖然它看不見也摸不著,但卻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客觀存在,如果搞不好道德建設,就實現了不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與和諧社會的目標,至于什么中華復興的現代化事業,也是沙上之塔、海市蜃樓。
這些年來我們埋頭發展經濟,不再說思想改造,也不說階級斗爭,實踐的結果,必然是遇到的問題越來越多,階級斗爭不是趨于消亡,而是沖突越來越尖銳,這種趨勢發展下去,其結果必然是社會肌體的潰爛與毀滅。現在的社會價值體系混亂,無數年輕人一踏進社會,在這個大染缸一泡,基本上就成了廢人,沒有信仰,不想努力只想不勞而獲。教化公眾是政府的責任,為孩子們創造潔凈的環境是他們的義務,而這項重要責任上,政府不作為,以為把經濟建設搞上去就是全部工作,結果把冷漠、貪婪、自私、愚蠢的人大批地經常地培養出來,把向往西方制度的人大量地培養出來,在這種情況下,社會運行過程中必然要面臨越來越多的難題,出現越來越多的人間慘劇。小悅悅的死就是對我們的提醒。
在這樣的環境中,不僅執政者的日子不好過,所有的人都不好過,生存下去都成了一個難題,大家都處在焦慮之中,這種狀況與我們要構建和諧社會的主張就是南轅而北轍。如果我們真要構建和諧社會,就不能聽任這種道德下滑的情況繼續下去。
中央剛開過六中全會,部署了文化建設,亡羊補牢猶未為晚,我們認為,這應當是對“長期以來我們在發展方式上存在的弊端”的反思,應當在治國理政的價值體系上有一個哥白尼式的轉換,從以經濟建設為核心價值的政治目標體系中走出來,建立起一個完善的以人為本的價值體系。
但我們看到,關于文化體制改革卻出現了很多消息,對于如何收攏人心扭轉社會風氣下滑的局面,卻沒見有什么舉措。我們擔心,歪嘴和尚把好經念歪了,報紙上所津津樂道的這種文化體制改革,會不會仍然是市場取向的改革,會不會進一步推動社會風氣的下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