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堵死揮霍的洞,國漸弱,民更窮!
中國GDP正沖向全球頂端。中國稅負痛苦指數已位列全球皇冠。但是。由于發展觀帶病。中國老百姓人均可支配收入,僅高于非洲、低于印度。生活水平總體居全球下等偏上(中等偏下尚需十年)。造成這種巨大反差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國民收入的相當部分,由政府以各種各樣的名義,被官員揮霍、決策浪費掉。
形成這種巨大缺憾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形式主義,難逃其咎?! ?/p>
報載。今年十一。“除天安門、新華門外,長安街高大建筑,屋頂打輪廓燈,已與周末夜景無大區別”。“沿街擺放鮮花、花叢、花雕顯然少許多”。(南方周末10.13)
當全國二三線城市,不顧轄區民生,紛紛投巨資仿首善之都,夜晚全城“亮起來”,北京市政府,正悄悄步入“環保、節能、綠色”與低碳——國際化大都市的流行新基調?! ?/p>
不擺花,也能慶國慶。北京市懂省錢,為全國樹起一個榜樣。
從管理向服務開始艱難轉型的政府,都開始懂得了哪些事情呢?
二、 納稅人的錢,不精打細算可恥、可惡!
“向共和國納稅人致敬”!是各地稅務機關,開放后喜歡懸掛的一條標志性口號?! ?/p>
“納稅人”概念,開始走進主流語匯,并居多起來,成為熱詞。是近年、特別是平民權利,越來越多的被聚燈下、成為焦點,與之對應的社會主體的“義務”開始凸顯。過去,政府言必稱“為人民服務”,從不、很少講,自己由納稅人奉養。因為。這個概念不姓“社”,屬于“普世”,借過來的“那邊語”……?! ?/p>
首先。政府開始懂得:自己不應當有獨立利益;也不是社會財富的創造主體;更不是社會財富的瘋狂聚斂者?! ?/p>
其次。花稅款,為稅民;專注于公共服務,圍著老百姓轉,而不是圍著經濟指標轉,更不是讓老百姓圍著自己轉,才是現代政府本質。
官,是掙脫封建泥沼第一步;仆,是走進現代國家起訖點?! ?/p>
三、 公民不僅是由政府提供服務的主體,也是教育政府的主體
(政府的)老師是公民。課堂是社會。教材是發達國家先進的社會管理制度。督導是輿論。校長是人類終極價值?! ?/p>
政府懂事在于開始明白:公民社會與現代政府是一對尖銳的矛盾體。公民的本質是:“能參與國家政治的人”(馬克思)。公民社會的核心是各種非政府的社會自治組織。社會借助這種形式,把分散的個人組織起來,把分散的社會意志集中化。將個體利益公共化。進而,通過與政府對話、協商、辯論、談判和監督,進行政治參與?! ?/p>
政府根本不可能、也不具天然條件,從始至終“三個代表”。 努力,成為代表。僅僅昭示執政黨的一種政治愿望和愿景理想?! ?/p>
加強黨同人民群眾之間的聯系,在當代,應著重聯系的就是公民社會?! ?/p>
盡管。執政黨剛剛開始意識……
共產黨執政后。曾經很長一段時期,固執地認為,政府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政府。人民和政府之間,是一種代表和被代表的“魚水關系”,在這種關系下,官員怠政、侵犯民權、各式各樣的官僚主義和官員的貪污腐化,被深深掩藏起來。長期侵害著黨同人民之間的關系。
如果開放,僅僅是些“名稱”與“稱呼”之類的皮毛改變。得不到一種系統的思想清理,觀念顛覆,和與時俱進地制度改造。封建文化大行其道的黨,被人民拋棄的命運注定在劫難逃?! ?/p>
北京市政府不缺錢。它懂省錢。至少說明,市委書記自省強,高層有壓力,天子底下聲聲鶴唳輿情忙……。
只是,若與“制度”無關,書記退休,就難免不成兔子尾巴,人息政亡?! ?/p>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