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發表了一篇博文《郭明義銘記在人們的心里,陳光標只流傳在人們的口中》,引來一些網友的不同看法,認為陳光標行善濟貧畢竟是好事,不應對他求全責備。
我也不想對陳光標求全責備,更不想貶損陳光標先生。他畢竟是一位靠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打拼出來的企業家,靠依法經營充滿道德血液的資本家,他富了知道回贈社會,心里還惦記著貧苦百姓。他比那些靠偷蒙拐騙,制假販假,為富不仁的暴發戶好幾百倍;比那些靠官商勾結,走私販私,攜款外逃,逍遙法外的奸商好幾千倍;比那些靠占有全民資產,壟斷經營,損公肥私,腐化墮落的貪官好幾萬倍。
但是,我對陳光標行善濟貧的方式確實不敢恭維。就如我前文所說的那樣,當你流落他鄉,身無分文,饑寒交迫,這時遇見一個大財主,他在門前大聲吆喝:凡是窮苦人、流浪者,都到我門前排隊,每人給兩個面包,吃飽后喊一聲“老爺萬歲”。你要是有骨氣,寧可餓死也不會去領那兩個面包;你要是沒骨氣,吃飽后勉強喊一聲“老爺萬歲”,但你這一輩子不但不會對他感恩,還會永遠懷恨他對你的羞辱。
貧困者,有志短的,也有志堅的。內地有不少人通過各種渠道移民香港領取綜援(綜合社會保障援助),但卻有不少香港本地人再窮也不肯去申領綜援,因為申領綜援是很不光彩的事,證明你自己沒有能力維持生計。陳光標今年春節前到臺灣給窮人派錢就引來很多爭議,有人說他炫富,有人說他作秀,還有人說他侮辱了窮者的尊嚴。派發了5億元新臺幣,卻花錢不討好。
陳光標扶貧是廣施恩澤,事倍功半。“雷鋒傳人”郭明義,他捐助的款只有12萬元,僅是陳光標13億元的萬分之一,他幫助的人不到200名,跟陳光標70萬人無法可比。但郭明義資助的每一個人都很具體,幫助的都是最需要幫助的人,出手救助的都是人家最困難的時候。正如杜甫《春夜喜雨》描寫的那樣: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所以受到人們廣泛好評,被救助者從內心感激他,永遠銘記他。而陳光標行善卻是傾盆大雨,漫無邊際,就像飛機撒錢一樣,見者有份。如在臺灣,見到一位訴說“窮故事”的婦人,連對象是不是低收入戶都不清楚,一下子就派了7萬元。遇見一名染一頭金發的年輕父親,帶著6歲的女兒跪攔求助,他當場就送給人家2萬元紅包。他這樣扶貧,能扶到點子上嗎?
陳光標行善是帶有功利主義的。他扶貧也好行善也好,都喜歡吆喝,喜歡高調,喜歡廣而告之。陳光標坦陳,沒有哪個企業家會因為做善事把企業做垮的。表面上做善事花了錢,好像虧了,其實一個企業家做了善事,并且長期行善,合作伙伴、政府和社會大眾都會提高對這個企業家的認可度,不但不虧,反而賺了。這是陳光標比其他企業家高人一籌之處。
所以陳光標每次行善都要大張旗鼓,搞得轟轟烈烈,吸引媒體和公眾關注。9月20日為宣傳環保,他砸了一輛奔馳車。他說,包括我父母,都說這個車值好幾十萬,捐給希望小學多好。但是你想,好多企業家捐幾千萬上億,也就在報紙上發一個豆腐塊,有幾家報道的?有多少人關注啊?今年9月25日,他在貴州畢節市政府廣場舉辦“一路慈善一路歌”的個人演唱會,捐給畢節老百姓2000頭豬、1000只羊和113臺農用機具。他說,辦演唱會現場也就花幾百萬元,這些錢如果捐給慈善總會,也就幾家媒體會報道。但辦個演唱會,那天來了海內外一百多家媒體,都是他們自己來的。最近,他又要操辦連綿5個省的慈善年夜飯,屆時將在每個貧困鄉里辦100桌壩壩宴,每一桌都是整雞、整魚、整鴨,所有食物、桌椅等宴席需要的東西全部從南京運去,不讓當地人花一分錢。他也不想一想,在鄉里擺年夜飯,那些住在山旮旯里頭的人為了吃這餐年夜飯,來回要走好幾個小時,你這不是折騰人家嗎?還有桌椅板凳、雞鴨魚肉也從南京運去,這筆費用要花多少,值得嗎?當然值得,因為到時又可以吸引眾多媒體,吸引全國民眾的眼球,到時候可能比央視春晚還要熱鬧,怎么不值呢!
陳光標扶貧行善確實有利于貧窮百姓,有益于社會和諧,這是毫無疑義的。但是,行善怎樣做才能夠適應現代社會的需求和得到公眾的認同,怎樣的幫扶才是雪中送炭,救人所急,怎樣才能讓弱者得到幫助又不損害他的尊嚴,讓被幫扶救助的人從內心深處感激你,永遠銘記你,這是值得陳光標先生認真思考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