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得利益者中的“批判”派和“建設”派
杜建國
古今中西,但凡既得利益者,少見有去批判既存體制的。不過在今天的中國,這類看似矛盾的現象卻成了時髦:許多人借助體制一步登天后,不僅沒有去維護體制,反倒是成天擺出了一副批判體制的架勢。
比如,京城有位大房地產商潘石屹,起于草莽,旋踵間即富可敵國,不僅如此,不少雜志封面、報紙頭條、網站首頁,也常常被此君的面孔所壟斷。稱此君是既得利益者,該沒人反對吧。大富大貴若此,夫復何求?令人吃驚的是,潘君不僅有所求,而且所求者乃是天翻地覆。如今流行微博,微博也成了批判體制的利器。近期潘君就通過發微博來呼喚變革:
“微博就是核武器,它裂變產生出來的殺傷力,表面看是對著紅十字會、鐵道部什么的,實則是針對整個舊的世界秩序。黑暗、腐敗、欺騙、不公將被摧毀。”http://weibo
此論一出,網友嘩然,紛紛跟進評論。
網友甲評論道,“真怪了,這些人昨天還在盛贊新時代,今天就改成舊世界啦?讓剝削發財就是新時代,稍不如意就是舊世界,里外都得他們賺便宜。”
網友乙評論道,“潘總這話說得我心潮澎湃不能自拔,咱就順著某總的意思,把房地產商反了吧”。
網友丙評論道,“讓我們大膽地猜想一下,莫非潘某人是借此樹立和政府的對立立場以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1.公司出現問題,政府本有計劃懲治,但通過這樣可以給政府施壓,因為一旦政府辦他,就必須承擔‘打擊異見者’的惡名;2.有計劃要財產轉移和出國,這樣可以申請政治避難。”
網友丁評論道,“舊的世界秩序……如果為了保命在變革前抄你們開發商的家,民意支持率上漲10%妥妥的。如果把抄家所得三分之一分給老百姓,民意支持率上漲50%妥妥的。如果全部分給老百姓,你嘴里這個黑暗的秩序再統治中國二十年妥妥的。”
無獨有偶,潘君的好友兼前合作伙伴王功權——當然也是位大富豪,一提起“黑暗”來也是義憤填膺。不久前,王君高調公開宣布撇家舍業與情人“私奔”,一時間贏得了不愛江山愛美人的盛譽。可剛奔出去一個來月,旋即又奔回來了。玩完“私奔”后,王君批判“黑暗”的勁頭似乎更足了,最近他就借助微博闡述了自己的革命綱領:
“無產階級革命是指赤貧如洗的無產者聯合起來徹底砸碎原有的社會秩序,建立新秩序。今天中國赤貧如洗的無產者已成極少數,家家都有些財產,都是有產者。所以,中國面臨的是有產者主導的社會變革。它的特點是:在遠沒到民不聊生的情況下,有產者為了捍衛私有財產安全和生活尊嚴而行動起來,督迫政府變革。”
看來,我們這些“蝸居”著的“房奴”跟富甲天下的房地產商,辛苦打工的的白領藍領跟直接盤剝我們的老板一樣,都同列“有產者”之尊了,真是抬舉我們啊!。這邊廂榨凈了我們的最后一個硬幣和最后一絲氣力,那邊廂又倡議我們與他們一起“行動起來督迫政府變革”,好如意的算盤吶!
為防不測,大富豪們一面鼓動人們“起來”為他們火中取栗,一面又設置了好多條條框框。最近,郭美美女士因為公開炫富和撒謊而在網上飽受批評,這激起了王“私奔”富豪憐香惜玉的情懷:
“盡管我也認為郭美美可能有她嚴重的問題。但是,郭美美被群攻的過程,老是使我想起那‘人民專政’時期的文化大革命群眾運動。那時,被斗爭的對象總是被整得體無完膚,已經沒有了人的尊嚴。”
既要人們“起來”,又要人們連“干爸爸”(郭美美女士對贈其豪車的商人的稱呼)們的女兒都不能碰,這個尺寸,看來真是不太好拿捏。
當然,并非每一個既得利益者都是得了便宜還賣乖。阿里巴巴的總裁馬云,稱其是既得利益者,想必大家沒有意見。8月27日,馬云撰文稱:
“今天的社會,能說會道的人很多,善忽悠的很多,但真正肯去完善建設的人太少……。中國一直不缺批判思想,缺的是一批實實在在干事做苦活的人。……最討厭是留在公司拿著錢占著位,毫無建樹并天天抱怨并不相信這公司的人。”
既得利益者們的分歧往后會如何發展?我們拭目以待。
2011年9月14日
附言:
本文發表于《環球財經》2011年第10期,發表時編輯做了較大改動,并將標題更換為《他們為何一邊吃肉一邊罵娘》。此為原文。
另外,就在寫下此則附言的時候,筆者恰好看到了潘壹千潘石屹先生在其新作《一個無法比擬的偉大時代將要到來》中,高呼“舊秩序的顛覆……新秩序的到來”。
文中潘壹千君對被“通貨膨脹壓得喘不過氣來”的白領藍領工薪階級略表同情之后,就反復替資本家訴起苦水來:“多少企業在死亡線上苦苦的掙扎”。
白領藍領與老板們聯合起來,“顛覆舊秩序”!
潘君真是忽悠人的高手。
你們當老板的開給白領藍領們的那點薪水根本無法應付通貨膨脹,相當于薪水降低了,此消彼長,你們怎能會“在死亡線上苦苦掙扎”呢?GDP每年漲這么多,工資幾乎雷打不動,漲出來的那些首先不就成了企業的利潤了嘛!你們當老板的說自己苦苦掙扎,鬼才信呢!
個別資本家搞投機破產了,全體資本家就都成了大熊貓、都應該受保護受救濟了?
2011年10月13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