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7日《新聞聯播》節目播出“農民稱年收入二十多萬 黨白給好幾萬”(資料圖片)
看了CCTV對黑龍江農場農民劉貴夫的采訪,全心全意忍不住從心底蹦出來一句由衷的話:“我真的好想做一名農民!”
是啊,在當下中國,如果一個農民的收入水平真能有這么高,那么估計除了少數級別較高的官員和傻子腦殘之類外,沒有幾個人是不愿意做農民的。
國家給幾萬,自己再賺二十萬,每年二三十萬,而且干活的好像只有劉貴夫跟他的兒子兩個人,人均也有十多萬。CCTV還說,在黑龍江,像劉貴夫這樣的農民不在少數。
全心全意對此開始也不相信,因為全心全意的祖上十八代都是農民,輪到全心全意這一代,好不容易改變門風、通過新科舉弄了個鐵飯碗,當年可沒把那些一塊兒玩大的玩伴們羨慕死!一條條鯉魚做夢都想跳躍龍門,但每年錄取的只是那么聊聊幾個,全心全意立馬就在村民們得心中樹立起了高大的形象,連村支書見了面也要笑臉哈腰相迎,全心全意的母親也“母因子貴”,因此風光了好多年!
為什么大家都不想呆在農村、都想跳躍“農門”?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當農民沒出息、種莊稼太辛苦、勤勞卻不致富!
全心全意雖然一開始也這么認為,但是那時候正值農村改革大潮洶涌之際,報紙上天天喊叫某某地方又出了個“萬元戶”,弄得全心全意頭腦發熱,也糊里糊涂地認為愚昧落后才是農民貧窮的總根源。受這種宣傳影響,那時候,全心全意堅信知識就是力量,堅信科技就是第一生產力,堅信勤勞致富,全心全意希望通過自己的實踐尋求一條改變家鄉農落后貧窮面貌的路子。因此,全心全意當年報考的學校不是工業學校,而是一所農業學校。不怕大家笑話,全心全意當年就是抱著這樣一顆報效家鄉的雄心壯志去上學的。
全心全意為了尋求一條發財致富的路子,不僅學習專業,還注意考察各種種植、養殖、加工方面的項目,比如果樹、藥材、食用菌方面的等等,雖然都沒有付諸實施,但總算得出了結論,原來那些黨報、官報的邊邊角角里所登載的那些花里胡哨的廣告基本上都是騙人的,什么中藥材、香豬、哈白兔、人參果、仙人掌,甚至地板磚、方便面等等,都是一個個陷阱,農民土里刨金子可不容易,一旦上當受騙,幾十年的積蓄眨眼間就打了水漂。
因此,全心全意得出了“勤勞不能致富,種地不會發家”的結論,默默低下頭來踏踏實實吃自己的公家飯,再也沒有雄心壯志去理會鄉親們的貧富事了。
想不到“走進新時代”的今天,CCTV竟然實現了全心全意夢寐以求的愿望,真是好讓全心全意感動啊。劉貴夫一年輕松地掙到二三十萬,他的兒子還熱情高漲地表演了一段收割機迪斯科。孫文斌一年機械作業費就達到一百三四十萬,不但把車本掙了回來,還落下了好幾十萬。你說咱農民能不高興嗎?能不幸福嗎?能不山呼萬歲嗎?這樣的農民誰不愿意當呢?用得著再出去打工當農民工?用得著討不到工資去跳樓?用得著買不到車票回不了家過不成年?用得著把孩子老人留在家里、讓孩子與死去多日的奶奶相擁而眠?用得著帶孩子進城上學還要交擇校費?用得著出了工傷事故黑心老板不出醫療費?用得著冒著生命危險進那沒有安全保障的黑煤窯?
人家華西村炫富,人均存款600萬,每家出資1000萬蓋中國第一樓,這個真實不真實,全心全意不愿去計較,因為華西村的農民其實都已經不能算是農民,他們絕大多數收入都不來自于農業。但種地能種出幾十萬,確實讓人驚訝。后來,在一片質疑聲中,人家媒體經過調查,證實消息竟是真的!我們再來看看媒體調查是怎么說的:
“新華社記者趕赴該農場調查發現,由于黑龍江墾區職工承包土地相對較多,承包職工一年賺二三十萬元確實比較正常,同時隨著國家對種地農民補貼力度的加大,每年拿幾萬元農業補貼的農戶也確實存在。”
細心的讀者可以看到,其中有一個很小的令人不易覺察的改動,那就是主人公的身份變了,記者不再稱呼他們為“農民”,轉而稱呼他們為“職工”了!
這樣,我們就明白了:原來CCTV又出來忽悠人來了!無論是種500畝地的劉貴夫,種12000畝地的孫文斌,他們都不是地地道道的農民,而是國營農場的工人,他們所種的地,都是從農場手里廉價承包來的。
而絕大多數中國農民是沒有那種福氣的,他們沒有那么多地可種,甚至還有一部分農民根本沒地可種,屬于失地農民!原來農民致富仍是一個遙遠的神話,仍是一個遙遙無期的夢!
全心全意當年上了黨報“萬元戶”的當,今天又差點上了CCTV“輕輕松松二三十萬”的當!
二0一一年十月十二日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