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海峽兩岸的領導人分別發表了關于辛亥革命100周年的紀念性講話,并且分別從各黨的角度,回顧了辛亥革命特別是孫中山先生逝世后的歷史大事。
中共中央總書記、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胡錦濤在講話中這樣回顧孫中山逝世后中國共產黨的奮斗歷程的:
孫中山先生逝世后,中國共產黨人繼承他的遺愿,同一切忠于他的事業的人們共同努力、繼續奮斗。經過20多年艱苦卓絕的斗爭,中國人民終于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人民當家作主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完成了近代以來中國人民和無數仁人志士夢寐以求的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歷史任務,開啟了中華民族發展進步的歷史新紀元。
胡錦濤講話中的“人民解放”,稍微熟悉現代史的人們都知道,對外而言是推翻了帝國主義的壓迫,對內則是推翻了以國民黨反動派為主要勢力的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讓中國的勞苦大眾“既不做洋人的奴隸,也不做同胞的奴隸(宋慶齡和魯迅先生語)”。而既然說到“解放”,其對立面自然就是“鎮壓”——在昨天中國國民黨主席、“中華民國總統”馬英九先生的口中,就是“戡亂”。馬英九昨天在海峽東岸的辛亥革命紀念大會上是這樣回顧中國國民黨的百年歷史的
過去百年,從開國、北伐、抗戰、戡亂到保臺,不知折損多少仁人志士,他們絕大多數是無名英雄,奉獻了青春、犧牲了生命,卻照亮了中華民國的天空。
其中“開國”、“北伐”、“抗戰”,是兩岸兩黨共同完成的歷史偉業。但“戡亂”則明顯是針對中國共產黨所領導的人民解放事業,這有國民黨反動派和蔣委員長若干《剿匪手本》《戡亂動員令》等歷史文件在,“戡亂”正是對人民解放事業的鎮壓,也正是中國國民黨被人民和歷史所拋棄的根由所在。至于“保臺”的提法,如果只針對日本和美國對臺灣的虎視耽耽,當然沒有任何問題;但如果用來針對祖國的統一大業,那改寫是大錯特錯!胡錦濤總書記昨天講話中重溫孫中山先生關于統一利害的教導,不能不說是對馬英九“不統”方針的間接批評。
胡錦濤總書記昨天最后強調和呼吁兩岸要“撫平歷史創傷”,這是全世界炎黃子孫的共同愿望和意志。馬英九先生居然念念不忘那“戡亂”的歷史丑惡,很明顯是不得人心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