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貼世界、有嚴重腐敗、浪費納稅人金錢嫌疑的“孔子學院”
"孔子學院"真相:洋人數錢數到手軟實際是"孔子學院"的洋相!
1,昂貴的掛牌“學院”
“到目前為止,中國已經大躍進式地建了40多所“孔子學院”,到2010年,據說全世界的“孔子學院”要達到100所。”(注2)
“薛涌先生在他的博客上發表文章,批評了“孔子學院”。據他估算,在美國建一所“孔子學院”起碼也要幾百萬美元。”
2,虛有其名的“三無學院”
““孔子學院”根本沒有校舍,所謂的“孔子學院”不過是在國外某個大學的某個系或某個民間團體那兒掛塊牌子而已。”
““孔子學院”是沒有法律保證、沒有校舍、沒有教師的“三無學院”。”
“在韓國首爾,掛在“韓中文化協力研究院”的那塊“孔子學院”的牌子下,沒見到中國人的影兒!那可是全球第一家“孔子學院”!”
3,在世界的“火熱”原來靠倒貼!
““孔子學院”和校際交流有一個重大區別:在校際交流中,中國派教師,洋人往往要付工資的;“孔子學院”是我們付給洋人錢——畢竟人家掛了我們的牌子!”
4,經辦“單位”慷國家之慨可以撈點蠅頭小利?
““國家漢辦”(注3)并非不了解以往校際交流的做法,可它這會兒為什么哭著喊著要給洋人送錢呢?我有這樣一個疑問:如果這錢不是從國庫里拿出來又從它手里過一下的話,如果讓它自籌資金(只要不到國庫去籌就行)的話,或者雖然是國家出錢但不讓“漢辦”過手的話,“國家漢辦” 還會有這么大的勁頭嗎?”
5,“國家漢辦”只是教育部的一個事業單位,并不代表國家
“所謂“國家漢辦”雖然名稱上有“國家”二字,但據我所知,它只是教育部的一個事業單位,并不代表政府。那么為什么建孔子學院的錢要由國庫里取出來經過“國家漢辦”的手送到洋人的腰包里去呢?我還是想不太明白。”
誰能想明白?莫非“外交”也要私有化,產業化?也要“民營進入”?引入市場競爭才能激發活力?
注1:史上最貴網站3520萬!孔子學院網涉嫌嚴重貪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bbb2280100h5bz.html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