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為《新華社:A股不是“抽水機”的樂園》的評論認為:中國水電9.7%的網上中簽率,顯示著投資者正在用實際行動證明,A股市場不是“抽水機”的樂園;可當《中國水電請“圈錢論者”走開》呈現在我們面前后,是否是“抽水機”的樂園還就真的難說了。
潮漲潮落,花開花謝大概沒有什么人認為不正常吧,因此股市作為一個投資場所,漲漲跌跌本也屬于很正常的事情;可有意思的是A股下跌似乎總會引發出眾多投資者的怨言和不滿,上漲又總是引來監管部門、交易所的打壓和某些專家學者的猛烈抨擊,這其中的深層次問題、原因難道不耐人尋味嗎?
如國內外眾多各界人士、政府官員、聯合國和國際貨幣組織都認為近兩年來中國經濟不僅拉動了世界經濟復蘇,還緩解了美國華爾街刮起的金融海嘯對世界經濟沖擊的烈度,等等;但2010A股不僅是金磚四國中唯一下跌的市場,還與深陷歐債危機不能自拔的希臘股市比肩而成為全球表現最差的市場,可融資規模卻傲視全球,2011又是《A股融資規模今年再冠全球》。如此強烈的反差,不是“抽水機”過度抽水造成,又是什么因素導致的呢?就算我國的經濟再怎么不濟,又怎么可能如同希臘呢?真的是辜負了《人民日報社論: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 前景光明》,污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名頭啊。
又如,股指期貨推出前,眾多輿論都在不厭其煩的說其如何如何的好,又如何如何的有利于我國證券市場的健康發展了,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了,等等不一而足;可現實是,自股指期貨推出后,A股跌多漲少也是事實,閉著眼睛一路做空A股指數恐怕也是穩賺不輸的。特別是,與A股主板市場相關的金融衍生品基本都是T+0交易,股票卻是T+1交易,這種全球市場都不存在的交易制度,難道不是在人為的讓A股市場上的中小投資者成為砧板上的肉嗎?所以,當國際板很快就要推出的消息見諸媒體后,A股以暴跌相迎也就不奇怪了吧。
再如,以IPO從來就沒有發不出去等諸如此類的觀點、論斷來證明A股不是圈錢市,很健康,或市場不缺錢很流行,可如果A股IPO也與國際通行的IPO發行接軌的話,恐怕也就不會有巨額超募,一級市場造高價發行二級市場擠高價這類獨有事情的發生了吧。中國水電之所以敢于發“任何懷疑發行人是純粹‘圈錢’的投資者,應避免參與申購”這樣牛氣的公告,不就是有如《中介機構參與詢價近5億股 巨頭聯合護盤中國水電》這樣的護盤在撐腰嗎?這或許也是久被詬病的“旱澇保收”之基金管理費不倒的一個原因所在吧。搞了十多年的什么投資者關系教育,卻結出了《股民號召集體銷戶退市 拒絕申購新股》、《中國水電風險提示被指極不尊重人 股民祝福其破發》這樣的“碩果”,唉... ...。
由此來看網上廣為流傳的《沁園春·A股》:“千點狂瀉,萬股折腰。望滬深兩市,一地雞毛...買盤如此稀少,引改革根基在動搖,笑新老散戶,猶盼利好。籌資抄底,又被套牢,俱完矣,看賬面金額,只剩零鈔……”再看看“君子坦蕩蕩,小人賣基金;商女不知亡國恨,一天到晚賣基金...千古興亡多少事,只因滿朝賣基金;少壯不努力,老大賣基金...”這基民新歌,又帶給我們怎樣的思考呢?
耐人尋味是,我們對高鐵事故帶給我國經濟負面影響的觀點、分析可以說比比皆是,認識也頗為深刻,但對股市跌跌不休、甚至是不正常的狂跌是否會危及實體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鮮有重量級的分析,而諸多主流觀點似乎早就認為這樣很正常,仿佛就該如此一般;雖然我們常說股市對實體經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可思想和內心深處是否也這樣認為恐怕是要打一個大問號的吧,否則還就真不好理解A股指數為什么基本還是在10前的位子上踏步;為什么A股狂跌幾乎不見“維穩”的影子,以至于一個流言就能輕而易舉的重挫A股;又為什么總是有那么些調侃的段子、順口溜,又似乎總是被市場中的眾多投資者稱為是一個竭澤而漁的“圈錢市”。這樣的市場還談什么對實體經濟之舉足輕重呢?
由此想到年初時,被朋友強拉著去聽一個投資演講會,會上做投資理財報告者和已加入其中的投資者個個激情亢奮的講述著投資他們公司產品的好處,可聽來聽去總感覺與傳銷沒有什么本質上的區別;最有意思的是,所有演講者都以A股為失敗案例講述投資其公司產品會得到怎樣的穩賺不賠的收益,且直言不諱的說投資其產品者是聰明、理性人,投資股市是傻瓜... ...如果演講者是不知名、或無什么名氣公司也就當個笑話聽聽罷了,可該公司卻是很著名的,合同書等也是如假包換的;試想,著名公司的經理人都把投資A股當傻瓜看,跌跌不休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吧。尷尬的是,因當初感覺其講述的產品太有些不靠譜進而就勸朋友不要投資、或少投資其產品;如今朋友說,幸虧當時沒聽你的,現在讓人家說中了吧----投資股市就是傻瓜!并且很自豪、歡欣的告知他又購買了一些該產品。當時就在想,還有好幾年哪,到兌現之日又將怎樣呢?可看看現實中如高利貸利國利民之言論的盛行,再看看各種類型的“瘋狂的石頭”,欲言又止。
華爾街之所以能夠、或者說敢于開發出名目繁多,眼花繚亂的金融衍生品,可以說是一靠實體經濟與股票市場的相輔相成,使得實體經濟根基牢固;二靠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霸權地位;三靠武力相威脅,還有所謂的“國際”評級機構為依托。而我們具備這樣的條件嗎?華爾街刮起的金融風暴卻讓歐洲眾多國家深陷債務危機的泥潭,讓眾多發展中國家飽受通貨膨脹的困擾,是不是很好的佐證呢?
遺憾的是,我國股票市場在尚未有打牢根基之際,實體經濟與股票市場并沒有較好的相輔相成之時,并且眾多上市公司只是在融資、IPO時才關心點股價走勢的時候,甚至《基金銀行券商三贏 基民獨虧》,卻又非常熱衷于超前跳躍般的開發\推出金融衍生品,以至于才會有《“交易所”亂象 四大危害影響深廣》、《泛亞交易所亂象:云鍺遭空炒》、《藝術品股票博傻:百萬進場剩22元交所或遭訴訟》等現狀層出不窮了吧。所以,套用“A股像是個沒媽的孩子,只剩爹(跌)了”來說,A股,跌吧跌吧不是罪!
錄一則《股市歸血庫管》的段子:“中國股市產后大出血,家人撥打120,急救車呼嘯而來,護士一下車便給中國股市臂上插針抽血。一袋又一袋。家人驚呼,你干什么?120說,融資呀。家人說,人都快死了,還抽血?!120說,死不死我不管,我只管抽血。家人問,你是120嗎?護士說,是。中國股市歸120血庫管轄。”題為《股價跌穿1664水平 兩市超級熊股已達15只》的報道或許是這黑色幽默的較好注解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