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非不分、事事都沒有底線的“學術生態(tài)”,或者政治氛圍,四處彌漫,不會是一種兇險的預兆吧?
“剎車”不靈誰敢放行?
——對饒毅《轉基因在美國的遭際》一文的不同意見
呂永巖
《人民日報》7月11日在“一家之言”欄目中發(fā)表了饒毅先生《轉基因在美國的遭際》一文。文章見報后引起了網(wǎng)上不小的反響。饒毅這篇文章很多地方都很“繞”,但繞來繞去,還是把對轉基因主糧“產業(yè)化”有異議的人,繞成了阻礙轉基因“技術進步”。這是讓國內眾多專家學者及公眾很難接受的。
轉基因技術研究與“產業(yè)化”,本來不是一回事兒。就像原子彈技術研究與使用一樣,這是兩個性質完全不同的問題。原子彈可以在實驗室里搞研究,但卻絕不可以隨意使用。這是因為原子彈在實驗室里屬于高科技,但走出實驗室便成了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
無可置疑的事實是:中國對于轉基因技術的研究,已經(jīng)有了較長一段時間,也積累了一些經(jīng)驗,取得了一些成果。在這個研究和取得成果的時間段上,沒有人提出異議。人們提出異議是在有關專家提出要在“三五年之內”,將能殺蟲的轉基因稻米擺上中國人的餐桌之后。也就是說,人們從來沒有反對過轉基因技術研究,而只是反對轉基因主糧過于匆忙的“產業(yè)化”和公眾“食品化”。
再說清楚一些,就是關于轉基因爭論的焦點,只在于轉基因研究“防患”與主糧“產業(yè)化”的先后順序。謹慎的專家與消費者主張“防患”在先,“產業(yè)化”在后。“產業(yè)化”必須建立在“防患”的基礎上。有了充分的“防患”,才能實施“產業(yè)化”。但饒毅與另外一些人卻認為“防患”不是問題,也就是他文章所說的“不是主要問題的安全性”。因此,試圖繞過安全性,在沒有充分“防患”的前提下,貿然推行轉基因主糧的“產業(yè)化”。或者是“產業(yè)化”與“防患”同步進行,其實還是只要“產業(yè)化”,不要“防患”。
主張“防患”在先,“產業(yè)化”在后的道理很簡單。我們且不說原子彈的研究與使用,單說汽車或飛機。汽車的速度很快,但如果剎車不靈,我們能讓它上路嗎?飛機速度更快,但如果起落架不完善,我們敢讓它起飛嗎?剎車不靈的汽車與起落架有問題的飛機,一旦上天、上路,那能不出事故嗎?
其實,轉基因的安全性遠比汽車剎車和飛機起落架要復雜得多。在這個關乎糧食安全和十幾億人食用安全的問題上,謹慎比冒進更為可取。2001年11月,國務院發(fā)展研究中心信息網(wǎng)發(fā)布了陳鍵鵬《謹慎推進轉基因糧食作物商業(yè)化》的“國研專稿”,提出“謹慎推進水稻、小麥兩種口糧作物轉基因品種的商業(yè)化;在農業(yè)生物技術研發(fā)領域堅持自主技術為主的道路;加強植物育種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加強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充分尊重公眾對轉基因食品的知情權和選擇權”。這是很正確的,是得到了國內公眾一致?lián)碜o和肯定的。
基因的浩繁復雜絕不亞于宇宙星空。人類對于基因學研究還處于“嬰兒期”。轉基因游移于人、動物和植物之間,并且基因的重組、進化、完善需要一個很長的過程。處于對基因“嬰兒期”認識的人類,在如此紛繁復雜的基因星空面前,充其量還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以人類的膚淺認識,輕言對基因的“掌控”和“駕馭”,這是很難讓人信服的。如果真的像有人說的那樣,對基因的認識和掌控已經(jīng)達到了安全性“不是問題”的程度,那包括癌癥在內的一些難以治愈的病癥,早就該不是“問題”了。
轉基因主糧“產業(yè)化”之所以為人矚目,是因為它直接連接著公眾餐桌,涉及公眾飲食安全。特別是轉基因作物存在的健康、環(huán)境風險具有持續(xù)性、滯后性、擴張性和不可逆性等特點,這就更應該盡可能地選擇預先穩(wěn)妥的“未雨綢繆”,而絕不可以選擇事后堵窟窿的“亡羊補牢”。
以“未雨綢繆”的態(tài)度對待轉基因存在的隱患,就應該“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譬如目前有報道稱,種植轉基因的土地有可能產生“超級雜草”、“超級害蟲”;有可能造成基因漂移、污染;有可能激化基因變異進而產生人類從未見過的新的病原體。有最新文章稱,在更新了的分子生物學模型面前,轉基因食物產業(yè)的主要根基已經(jīng)徹底動搖。正因如此,曾登上《時代》周刊封面的著名科學家Barry Commoner說:目前的轉基因食物產業(yè)所基于的“科學”,是已經(jīng)“過時了的生物學理論”,“已一再被證明是‘錯了的’”。(見7月6日《文匯報》《“轉基因”之爭在美國》)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對于還處于“嬰兒期”的轉基因理論、技術及其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采取掩耳盜鈴的態(tài)度,這不僅是于事無補的,而且還是危險的。或許正是因為這一點,美國等發(fā)達國家在推行轉基因種植的同時,也在推行“基因盾牌”計劃。這也包含了“防患”在先的用意,是絕不可以缺位的。中國在轉基因理論和技術上,與美國等發(fā)達國家還有一段距離,那就更不應該急于求成,只注重推廣的“矛”,而不去關注防患的“盾”。
饒毅在文章中拿計算機和手機來類比轉基因主糧,在他之前還有人拿乘坐飛機作類比。誰都清楚,人們不會每天都乘坐飛機,人們也可以一生不使用計算機和手機,但人們絕不可以不吃飯。飛機、計算機和手機,對于人來說,沒有一個可以像糧食那樣絕對不可或缺。并且乘坐飛機還可以辦保險,食用轉基因主糧顯然是不可能辦保險的。這種類比明顯的有些強詞奪理,是很難讓人接受的。
當今世界上對于轉基因研究和推廣,并不僅僅有美國一種模式,還有俄羅斯、歐盟、日本等多種模式。主張轉基因產業(yè)化的人不應該言必稱美國,仿佛世界上除了美國,就沒有其它模式了。相比美國模式,日本和歐盟模式更趨謹慎,俄羅斯模式就更為小心。中國如果按照“三五年內”將轉基因稻米擺上老百姓餐桌的說法,那就不僅僅是美國模式,而是超越了美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主糧轉基因的國家,創(chuàng)造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超美國的高風險模式。中國現(xiàn)在沒有饑荒。俄羅斯的超謹慎模式也沒有看出有任何壞處。為啥我們非要急不可待地去爭當這種并非必須的“出頭鳥”?這種冒險有“基因盾牌”作保障嗎?
公眾的擔心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轉基因專家一心想脫離“專家”去當“商家”。按說轉基因無論理論還是技術,都有很多問題有待深入研究,有很多謎團有待逐個解開。國家投入了巨額研究經(jīng)費,專家們應該抓緊時間,腳踏實地地呆在實驗室里,把轉基因所有重大問題都研究深,研究透,尤其是“防患”問題,更要搞得萬無一失。這是公眾熱切希望的,也是比所有空泛的宣傳更有說服力的。但令人遺憾的是,轉基因專家們不愿意呆在實驗室里,他們要走出實驗室,去干商家才應該干的轉基因“產業(yè)化”的事。這種“專家”易位熱衷“商家”的舉動,不僅加劇了公眾的擔心,而且還使公眾生疑。這些專家為啥要這樣?他們究竟想得到啥?是想得到技術上的新突破?還是想得到商業(yè)化利潤?或是還有其它并不可言傳的隱情?
真理是越辯越明的。中國沒有人反對轉基因技術研究和技術進步。人們擔憂的只是在沒有確切“防患”的保證下,急于求成的轉基因主糧“產業(yè)化”。形象一點說,人們不想看到一架起落架不完備的飛機被放飛,不想看到一輛沒有剎車或剎車不靈敏的汽車被放行。因為這種放飛、放行,太無理智,太危險了。
難道不是嗎?
饒毅道出轉基因驚人真相
——兼評饒毅抗生素對“人的細胞毫無作用”
呂永巖
說饒毅張口便“穿幫”,饒毅顯然不服氣。他慌慌張張?zhí)鰜頌檗D基因主糧產業(yè)化搖旗吶喊,沒想到剛一亮相,便犯了一系列只有小學生才能犯的低級錯誤。這些錯誤與他北大生命科學院院長的身份很不匹配,人們給他指出來,他本來應該沉下心來,好好反思體味一番,知錯就改,也不至于太丟面子。可是,饒毅卻沒有,他竟然一錯再錯,并且越錯越離譜。
轉基因“正如”抗生素
饒毅第一篇穿幫文章是說轉基因“狼來了”。他的本意是想說轉基因的“狼”不會來,沒想到把典故用反了,把轉基因“狼”必定要來的真相,不打自招地說了出來。“狼來了”之后,他緊接著又發(fā)表了一篇《轉基因是現(xiàn)代科技的必然》。這篇文章一面世,便有專家指出了他多處常識錯誤。這些常識錯誤屬于禿子頭上的陰虱,明眼人一目了然,這里暫且不論。單說他在這篇文章中為轉基因辯解的主要理由:“基因技術使人類可以將特定基因轉入農作物,用來改進農作物的抵抗力(比如抗病蟲害),以便提高產量。這種能抵抗農作物病蟲害的基因,其產物對人體完全沒有作用,因為這些轉基因產物的靶點只存在于農作物的致病害蟲。正如常用的抗生素可以殺死細菌,但對人的細胞毫無作用一樣。”
饒毅這里所說的“能抵抗農作物病蟲害的基因”,其“抵抗”的本來真相是“殺死”。也就是能使蟲子腸穿孔,造成敗血癥而死亡。饒毅沒說蟲子腸穿孔,也沒說敗血癥,更沒說“殺死”。而是用了一個模糊的“抵抗”。仿佛這個轉入的基因是刀槍不入的盾牌,蟲子咬不動。
緊接著饒毅用了一句“正如常用的抗生素可以殺死細菌,但對人的細胞毫無作用一樣。”這句話非常重要,意思也十分明了,那就是他們力主“產業(yè)化”,要強行推廣到老百姓餐桌上的轉基因主糧,他們認為與“抗生素”一樣,“對人的細胞毫無作用”。
“抗生素”真的只殺“細菌”,“對人的細胞毫無作用”嗎?
查查《辭典》,搜搜“百度知道”,再隨便問問哪位醫(yī)生,回答都是:“抗生素的副作用很多,比如肝、腎毒性,胃腸道反應,造血系統(tǒng)毒性等等,還有個別的有耳素性,造成耳聾;還有,比如四環(huán)素能引起四環(huán)素牙,等等”。
“抗生素的種類很多,不可胡亂服用”。
“少數(shù)病人在服食抗生素后,可能會出現(xiàn)短暫性的副作用如頭痛、惡心、嘔吐、便秘或腹瀉等。如情況持續(xù)或轉趨嚴重,病人應停止服藥并盡快請教醫(yī)生。”
“有些病人可能會對抗生素有過敏反應,故服藥后如出現(xiàn)紅疹、痕癢或哮喘等癥狀,便應立即停止服藥并攜同有關藥物找醫(yī)生治理。如病人以往曾對某種抗生素或其他藥物有過敏反應,應事先告知醫(yī)生。”
“某些抗生素可能會影響胎兒或嬰兒,故準備懷孕、已懷孕或哺乳婦女應先向醫(yī)生查詢才可服用。”
服用抗生素“切忌服用雙倍劑量”。
“切勿預留一些抗生素待下次服用或隨便給人服用,因為每次的病情及成因不同。胡亂服藥,不單會延誤病情,更可能產生不良后果。”
“長期服用還會有抗藥性,再次服用效果就不好了”。
“抗生素應存放在陰涼、干燥及小孩接觸不到的地方。”“過期的藥物必須棄掉。”
請饒毅院長仔細看看,抗生素按他說的對人的細胞毫無作用,那“肝、腎毒性”、“造血系統(tǒng)毒性”是咋回事?造成耳聾、四環(huán)牙又是咋回事?過敏又是咋回事?青霉素屬于“抗生素”吧?青霉素使用前要作過敏試驗。青霉素導致的過敏可以讓人一命嗚呼。這叫“對人的細胞毫無作用”嗎?
還有抗生素對孕婦和胎兒的不良反應,還有抗生素不可過量服用,如此等等。這些都說明抗生素不僅僅對細菌,對人體也照樣具有重大影響,使用不當會造成巨大損害直至致命。我們的饒大院長在對抗生素的表述上難道不是又犯了一次很低級的常識性錯誤嗎?
從掩蓋“藥”性到承認“藥”性
但有一點饒毅顯然沒有錯,那就是轉基因主糧具有“藥”性。轉基因食品與抗生素確實有很多共同點,有相似性。過去方舟子、張啟發(fā)、黃大昉等轉基因推手,故意掩蓋了轉基因的“藥”性。這次饒毅說了真話。他認賬了轉基因與“抗生素”等同的“藥”性。
什么是藥?這里引用一下 陸人 先生的解釋:“從本質上說,藥主要由蛋白質構成。而蛋白質是由氨基酸構成的分子長鏈。一種蛋白質在一定的環(huán)境下有特定的三維結構,比如球形、圓柱形、螺旋形等等。除具有三維結構外,蛋白質在不同的空間位置,有化學性質不同的局域集團。蛋白質的三維結構和局域集團決定了它的性質和作用。當一種蛋白質作為藥物進入人體時,這種蛋白質可以和人體內相對應的受體結合,從而產生作用。藥物和人體內對應的受體是互補的,就好像是鑰匙和鎖的關系。例如,在睡覺前吃安定片,就是一種蛋白質鑰匙作用在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鎖上,使人精神放松并產生催眠作用。”
再看看轉基因糧食。“轉基因糧食是在自然糧食作物中,注入外源基因后所形成的新品種。外源基因可以有不同的選擇,包括有益于作物生長的因素,如抗害蟲或抗雜草性,也包括轉基因開發(fā)商為保護切身利益的因素,如使作物附加對特定的化肥或農藥的傾向性,使作物后代不能再生,等等。由于外源基因的注入,轉基因糧食作物比自然作物增添了新的蛋白質,而這種增添的蛋白質就是通過外源基因作為初始模板,在糧食作物生長過程中合成的。當昆蟲吃了轉基因糧食作物,就會被抗害蟲基因所生成的蛋白質毒死。對昆蟲來說,轉基因蛋白質是劇毒。”
“只要將轉基因糧食和轉基因制藥的機理比較一下,不需要受過特殊的科學訓練,一般人就能得出結論:轉基因糧食就是藥。轉基因糧食和轉基因制藥的機理完全相同,都是生成新蛋白質的過程。”
“轉基因糧食就是藥”,很清楚吧? 陸人 先生說“轉基因糧食就是藥”,饒毅也說轉基因糧食“正如”“抗生素”。區(qū)別在于,饒毅認為“正如”抗生素的轉基因糧食可以放心大膽食用,咋吃都沒關系。而 陸人 先生則認為具有“藥”性的轉基因糧食,其“危害深不可測”。
毒糧“危害深不可測”
為啥“危害深不可測”呢? 陸人 先生是這樣解釋的:“藥物和人體內的受體就好像是鑰匙和鎖的關系。人體內有千百萬把作為蛋白質受體的鎖。它們分布在神經(jīng)、免疫、消化、心血管等各個系統(tǒng)。任何這樣一個受體鎖,如果被一把有害的鑰匙打開,都可能有致命的危險。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常說,要避免亂吃東西,要避免吃錯藥。人類通過百萬年的實踐,已經(jīng)知道自然界里哪些食物是安全的,哪些是有害的。我們的食品里包含的蛋白質,人類是了解的,他們都被證明是有益的。但是對新生的蛋白質,我們必須格外慎重。”
對于新藥,即新蛋白質,需要經(jīng)過千百次的試驗,在動物身上,人身上,反反復復,觀察再觀察,改進再改進,即使這樣,依然難免有疏漏,嚴重的藥物中毒事件時有發(fā)生。“即便是那些長期使用過的、已經(jīng)被大眾廣為接受的藥,如紅霉素、青霉素、土霉素等等,人們都知道它們有強烈的副作用”。“是藥三分毒”,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并且“一種藥,對一類人群安全,不意味著對所有人安全;對成人安全,不意味著對兒童安全;對一般人安全,不意味著對孕婦安全;對健康的人安全,不意味著對生病的人安全;對白種人安全,不意味對黃種人安全”。“一些藥正常情況下服用沒問題,但在大量飲酒后就可能有問題。”青霉素對非過敏者毫無危險,但對過敏者來說,卻“會奪走他們的生命”。
一種藥,當被發(fā)現(xiàn)有害時,可以立刻干凈利索地停止使用,并將其完全清除、銷毀。然而,對轉基因糧食來說,即使將來發(fā)現(xiàn)有嚴重危害,想完全銷毀,也無法辦到。因為轉基因“產業(yè)化”一旦放行,必定大面積種植。這樣,無論在陸地,在水面,在人體內,牲畜體內,轉基因毒蛋白將無所不在。
一旦轉基因主糧擺上中國人的餐桌,從那天起,每個中國人相當于每天服用饒毅說的“對人的細胞毫無作用”的抗菌素。無論是成人,還是兒童和孕婦;無論是對抗菌素不過敏的,還是過敏的。任何人都別無選擇。一個嬰兒,從生命誕生的那一刻起,就開始服用抗菌素,一直到生命結束。整個中華民族都在每天服用抗菌素,饒毅說這很安全,很環(huán)保。有人敢相信嗎?
我們已經(jīng)知道,濫用抗菌素會導致肝、腎、血液中毒;我們還知道,對抗菌素過敏的人,使用抗菌素會致命;我們還知道,濫用抗菌素,已經(jīng)導致了無藥可醫(yī)的超級病菌的出現(xiàn)。如果我們將饒毅說的這種“正如”抗菌素的轉基因糧食放到飯碗里天天吃,那會吃出啥結果來?是肝腎中毒?是過敏致死?還是出現(xiàn)令人心悸的超級病菌?
或者比這些結果還要壞。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饒毅一不留神,道出了轉基因主糧“正如”抗生素,有“藥”的屬性的驚人真相。在這一點上,我們真應該感謝饒毅。盡管饒毅為轉基因產業(yè)化辯解,為轉基因產業(yè)化不遺余力地鳴鑼開道,但他偶而會不由自主地說出一兩句真話,而且是相當驚人的真話。
無論男女老幼,無論有病沒病,一律天天吃藥,這叫“科技進步”?這叫“必然趨勢”?
天天吃藥。你準備好了嗎?
有人想讓中國人天天吃藥,中國人應該答應嗎?
感謝網(wǎng)友參與“華語作家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