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暫停軍事交流”作為“美對臺軍售”的反制措施并不靠譜
想起前天看到的環球時報的頭版頭條新聞《中國軍方首提反制措施(再批美國對臺軍售 暗示暫停軍事交流)》,文中說【奧巴馬政府批準新一輪對臺軍售,中國將如何反制?28日,中國國防部發言人耿雁生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回答《環球時報》的這一提問時說,中美兩軍計劃內的一些高層交往、聯合演練和大型活動將肯定受到影響。暫停部分軍事交流被英媒稱為是華盛頓59億美元軍售惡果中的第一個。在這一輪對臺軍售之前,臺灣“中央社”總結稱,中美軍事交流曾6次中斷,其中3次是因為臺灣。中國學者金燦榮說,當中美兩國發生沖突時,軍事交流總是成為破裂最早、恢復最晚的關系。但真正讓人擔心的是隨之而來的一系列雙邊摩擦,很有可能將兩國關系提前拖入“冷冬”。】(真是笑死人了,標題還用的是“暗示”二字),看美國對臺軍售常常有,中美軍事交流中斷也是常常新。
所謂的軍事交流是相互的,譬如說高層交往、聯合演練、一些軍事訪問的大型活動。這軍事交流是處于平等位置的相互交流,而不是一方對另一方恩賜的交流;這軍事交流是相互溝通相互學習或者取得共識的相互交流,而不是一方對另一方的施舍的交流。因此是增加軍事交流也好還是暫停或者永遠停止交流也罷,都不會是只傷害一方的利益,更不可能在傷害一方的利益的同時還能增加另一方所獲得的利益。因此這軍事交流的暫停只能是同時損害的是雙方的利益。
既然以暫停軍事交流作為美國這次對臺的軍售,那看一看以前曾經發生過中美軍事交流中斷過的5次,1989年美國以中國發生政治風波為由宣布對華全面制裁、因美國同意李登輝訪美、美國轟炸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中美撞機事件以及小布什60億美元的對臺軍售計劃,中美軍事交流都中斷過,當然了,過不久,又重新恢復了軍事交流。這6次中斷中美軍事交流起過作用么?起了什么作用?不談自身的利益是否受到損害,是否損害過美國的利益了么?
因此,俺以為這以“暫停軍事交流”作為“美對臺軍售”的反制措施并不靠譜。
而事實上看一看真正首提反制措施的反倒是美國,看:【27日,美軍太平洋總部司令威拉德主動回應了外界關于美對臺軍售“后遺癥”的猜測。他說,不管這輪對臺軍售以及中美政府分歧影響如何,兩國高級別雙邊交流的計劃都不會變。】
【據“美國之音”27日報道,美參議院計劃于下周對一項法案投票表決,旨在懲罰中國涉嫌操縱匯率。】
【此前一天,就兩名藏區伴侶自焚事件,美國國務院表示了“嚴重關切”。】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約瑟夫.博斯笠幾天前在《基督教科學箴言報》撰文,稱“奧巴馬反思對華溫和立場的時候到了”。他說,今年3月,參議院情報委員會請國家情報總監詹姆斯.克拉珀指出美國面臨的“最嚴重威脅”。盡管當時拉登仍活著,但克拉珀的答案不是“基地”,而是中國。】
【《華爾街日報》27日題為“中國貨對美國傷害有多深”的文章說,對那些擔心廉價中國商品會損害美國就業崗位的人,經濟學家總是說對華貿易利遠大于弊。但最新研究表明,對華貿易給美國造成的破壞比此前想的要深重。對華貿易的好處大部分都被政府支出增加帶來的經濟損失抵消掉了。】
……
應該說美國首先提出的這些東東才是真正的反制措施,為了損害中國的國家利益的反制措施。而俺們的以“暫停軍事交流”作為“美對臺軍售”的反制措施實在太不靠譜。事實上不但不靠譜,看一看美國的康菲石油公司將中國的唯一內海渤海通過漏油污染差不多成了死海,沿海的漁民遭受了重大損失而且將有很多年不能賴以為生,法院不受理漁民賠償申請的理由竟然是讓漁民自己找證據,石油管理部門只對其罰20萬元的人民幣為其遮丑;美國的迪斯尼在上海落戶為其造聲勢;農業部為美國孟山都的代言人張啟發們的轉基因主糧做宣傳……
真希望即使不想提出什么反制措施也別繼續用暫停軍事交流的方法搞反制了。
如果真正想對美國進行反制,那俺倒是可以提出幾個反制的建議來。譬如說拋售中國手中的美國國債;將中國的美元外匯分裝多個籃子歐元啊日元啊委內瑞拉幣朝鮮幣古巴幣啊;清理美國在華公司離開國門,并對與美國進行貿易的公司進行懲罰……
辦法多了去了,關鍵是是否想反制。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