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期性的對臺軍售和中美關系
美國再次向臺灣出售武器,中國外交部再次強烈抗議。具體的內容不用往下看了,肯定還是美方嚴重違反了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責任完全在美方,希望美方從中美關系大局出發,立即撤銷錯誤決定,不再做出損害中美關系的事情來。
當然也不能只是說說,“擲地有聲”的行動馬上就來。比如,停止中美軍方什么級別的交流,取消中國領導人原定對美國的訪問,同歐洲簽署大量購買空中客車的協議。
美國那邊也挺不多久,很快就會派某某參議員、某某助理國務卿或是早已“退居二線”的“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如基辛格等)來到中國,向中國領導人耐心解釋:總統先生一貫重視美中關系,但這次實在為難,國會那邊壓力太大,頂不住了。美國就是這體制,沒辦法!還望理解,還望包涵……
同樣不能只是說說,“擲地有聲”的行動馬上就來。比如,總統原計劃再次會見達賴,現在取消了;國會原準備通過什么涉華議案,現在推遲表決了;某某人權組織原準備發表關于中國的人權報告,現在可以刪掉兩節。
看到美方的善意舉措,中方也不能繼續繃下去了,畢竟要著眼于雙邊關系的大局。于是,同意在某個國際場合(如APEC年會)實現兩國領導人的會晤。在會晤中,中方再次重申關于臺灣問題的嚴正立場;美方再次表示尊重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雙方共同認為,兩國關系的健康、穩定發展,符合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有利于地區與世界的和平穩定。
媒體馬上聚攏過來,認為中美關系冬去春來,漸趨成熟,雙方開始以更加務實的態度看待對方、處理分歧,這充分體現了兩國領導人的高度智慧,反映了兩國人民的共同意愿。
接著,中斷了軍事交流恢復了,推遲了的戰略對話舉行了。中國進一步推進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美國加快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步伐;中國繼續增持美債,美國確保中國資產安全;中國在聯合國投下負責任的棄權票,美國在全世界肆無忌憚地打打殺殺。
兩國關系持續升溫,直至最高領導人成功互訪。媒體再次喧鬧起來,太平洋兩岸兩個巨人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世界上最大的發達國家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肩并肩,共同構建新型伙伴關系,聯手處理復雜國際問題,這不僅為世界帶來了暖人春風,更譜寫了國際關系的新篇章。
正在甜蜜蜜、親熱熱之際,達賴又要來了,見不見?臺灣又要買武器了,賣不賣?這是中國的核心利益,侵犯不得!可侵犯了,又會怎樣?中國的底牌,早摸透了。
抗議、抗議、還是抗議!在接連的抗議當中,該見的人也見了,該賣的東西也賣了。
抗議過后,兩國領導人再次高瞻遠矚,努力修復受損的雙邊關系。過不了幾天,還真給修好了,同舟共濟、互利雙贏又可以響徹云霄了。
這就是時代風云變幻中的中美關系。盡管會有磕磕碰碰,但總體來說,還是呈螺旋狀向前發展的,海內外媒體可以周期性地發現這個規律,炒作這個話題。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