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萬鈔票說丟就丟,誰那么大氣?
作者:大漠魚
近日,房地產界發生了一件足以叫人瞠目結舌的大事件。據錢江晚報報道,9.15日,杭州透明售房網上出現了一條505套房的退單。大致情況是這樣的,去年11月,買家中亞(浙江)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亞公司)一次性向浙江錢江船舶有限公司買斷海運國際大廈的全部房源,共計505套房子,并已支付了5000萬元的保證金(總價12.9億元)。時隔將近一年,今年9月,因買方中亞公司一直不能如期交付房款,經法院調解,雙方解除了預售合同,中亞公司5000萬的保證金及延期未付房款違約金將不予退還。
但從表象上看,這只是一個商業糾紛,但揭開表象往里看,事情似乎并不那么簡單。我們不妨就此做個簡單的梳理。
一、該事件發生后,記者試圖聯系買方澄清究竟,卻發現中亞公司實為一家沒有地址的虛假公司。唯一可以與之取得聯系的是一個電話號碼,而這個號碼實際是杭州市上城區招商局外資科的。有意思的是,正是這個上城區招商局介紹中亞公司買房的。
二、中亞公司注冊的時間正好也在去年11月份。也就是說,注冊這家公司的目的就是沖著買房這件事來的。
三、據公開信息顯示,上城區招商局是由上城區人民政府設立,行使招商引資等職權的專門機構。
把全部脈絡梳理展開就會發現,這起退房事件并不單純是兩個商家之間的糾紛,政府才是最直接的當事人。事件發生后,記者欲向涉案方面采訪,但被各個環節拒絕了。自此,這起巨額退房事件被神秘的煙霧籠罩起來,不得真相。
在這,我們首先要問的是,工商管理部門為什么在沒有核實企業地址的時候,就準予中亞公司注冊?我們知道,一個企業,哪怕是一個很小的店面的注冊,都要經過核準名稱、入資、驗資、材料填寫等一系列程序,顯然中亞公司大有來頭。其次我們要問,中亞公司是獨立法人企業,還是招商局虛設的一個名頭?中亞公司的入駐資金是由誰來出的?退一步講,假設中亞公司是獨立法人企業,當初他既然敢一口吞下12.9億元的房產,為什么后期資金斷續情愿白白丟掉5000萬?如果說該公司沒有一個強大的后盾支撐,于情于理說得過去嗎?
從這些疑問中,一個很顯見的事實是,中亞的后臺不但硬,而且更豪爽。從已知的信息上看,上城區招商局應被列為第一嫌疑人。如果假設成立,那么就是說,政府機關才是真正參與商業買賣的主體。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通過團購(6.7折)低價買入,然后高價賣出,從中牟利。可惜的是,因為諸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后續資金不到位,這才不得不忍痛割肉5000萬做出退房的動作。筆者想,這也是國內房價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吧?
截至目前,這起退房事件的雙方都選擇緘口不言的方式回避輿論的質疑,這其中還有哪些不敢為讓人知道的隱情,尚待網民逐個挖掘。
2011.9.22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