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扎菲統治利比亞42年的政權終于垮了。盡管卡扎菲目前還沒有落網,但他想再次重演42年前的那一幕是不可能的。世界各國紛紛承認利比亞過渡政府,連一直冷靜觀望、謹慎從事的中國政府,也在9月12日宣布承認利比亞“過渡委”為利比亞執政當局和利比亞人民的代表。
很多專家學者都分析了卡扎菲垮臺的原因,說他走錯了好幾步棋。但我認為他最致命的是政治路線、外交路線錯誤,想在共產主義和資本主義之外走第三條道路。但從蘇東劇變后三十年世界風云變幻的事實證明,世界沒有第三條道路可走!要么你聽從美歐西方國家的指引,走資本主義道路;要么你奉行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堅持走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道路。
客觀地評價,卡扎菲執政的42年里還是頗建樹的。他領導這個大約有六百萬人口的國家擺脫了貧困,憑借石油、天然氣資源帶來的豐厚收入,1981年,利比亞人均國民收入達到1.1萬美元,成為非洲最富裕的國家。在利比亞,全民享有免費醫療和教育,國家對糧食等生活必需品實行價格補貼。住房問題也解決的很好,在首都的黎波里和全國第二大城市班加西,正在建設數萬套安居住宅。這些住宅作為保障性住房由政府出資建設,成立家庭的利比亞人均可以向政府申請,并以十分低廉甚至是象征性的價格獲得。大多數家庭都有小汽車,居民使用固定電話進行國內通話是免費的,手機話費價格也非常低廉。
特別是卡扎菲在執掌利比亞政權的40年間,成功完成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基礎設施項目:在撒哈拉沙漠廣袤的沙子下面鋪設巨大的管道,將古老的淡水湖的水引進利比亞,使利比亞變成名副其實的“伊甸園”成為可能。
1983年,議會通過了關于“大人工河”項目的最終方案:50年時間里要建造長2485英里的混凝土管道,組成一個巨大的水道系統,從1300口水井中將淡水引到北方400英里以外的地中海沿岸城市。在隨后50年里,工程分為5個階段,總造價接近250億美元——所有費用都由利比亞政府承擔,不需要國外援助。
1984年“大人工河”項目正式啟動,至今已經完成前3個階段的施工。大約1500英里長的管道將淡水引向了3個巨大的水庫,1996年已將淡水引到了的黎波里,2007年到達蓋爾揚的東北部城鎮。目前該工程每天可輸送大約650萬立方米的水用于農業及人類消耗,折合起來,每人每年可消耗2.37立方公里的淡水。“大人工河”項目的最后兩階段如果按計劃在今后的20年內完成的話,整個系統能為382850英畝農田提供灌溉水源,這將使卡扎菲許下的“將沙漠變綠洲”的宏偉誓言變為現實。
正因為卡扎菲領導的國家在非洲這塊貧窮落后的土地上走上了富裕之路,卡扎菲在利比亞以及非洲很多人的眼里一度是“大救星”、“民族英雄”、“革命領袖”。也正因為他的聲譽和威望一度高漲,卡扎菲的野心開始膨脹,他要成為非洲的霸主,要成為阿拉伯國家領袖。他特立獨行,誰也不放眼里,他不僅與以色列為敵,反美國霸權主義,也反對俄羅斯,反對中國,所以連毛澤東也討厭他,說他太狂妄。因此,直到毛澤東去世兩年后的1978年,中國和利比亞才開始建立了外交關系。
如果卡扎菲始終堅持特立獨行的狂妄性格,那誰也拿他沒轍。俗話說:“小偷怕警察,警察怕流氓。”即使世界警察美國,面對卡扎菲也無可奈何。他去聯合國開會,不住賓館要在外面住帳篷。在聯合國會議上,規定每個發言者只講15分鐘,他卻滔滔不絕講了1小時36分鐘,大罵聯合國無能,誰也無法制止他,只有退場不聽他說。
可是,卡扎菲最后卻對美國服軟。1988年利比亞特工炸毀泛美航空客機致270人遇難后,他與西方關系跌至谷底。1993年,為擺脫孤立,卡扎菲一反常態,盛贊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為“新世界的救星”,隨后宣告放棄研制大規模殺傷武器,并同意賠償泛美空難死者家屬。2004年9月,時任美國總統的小布什正式終止對利比亞的貿易禁運。2006年,美國和利比亞復交。卡扎菲誤以為與美國關系改善了,就安全了,根本想不到西方只是看上利比亞的石油,而不是看上他“從良”。今年3月,以法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對卡扎菲宣戰,完全出乎他的意外。直到4月他還對美國抱有幻想,給奧巴馬寫信。卡扎菲在信中用“我們的孩子、閣下”稱呼奧巴馬,“希望你在(明年)新選舉中贏得勝利”,他根本不知道美國是搞他的幕后決策者。
由于卡扎菲的反復無常,不但討好美國沒得到西方的青睞,而且失去了中國、俄羅斯兩個安理會“常任”以及大多數理事國的支持,連非盟也袖手旁觀。卡扎菲陷入了失道寡助、任由宰割的境地,垮臺是必然的。
有不少人認為,卡扎菲的垮臺是他國內獨裁專制,不得民心造成的。不可否認,他的獨裁專制是失去部分民心,反對派才有機可乘發動民眾造反。但如果他在政治、外交上不“獨辟蹊徑”走第三條道路,堅持獨立自主,與第三世界國家站在一起,即使得罪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他也不至于成為孤家寡人。聯合國決議如果有一個“常任”否決或者有7個理事國反對也無法通過,西方國家也不敢公開支持利比亞反對派。在世界上,專制獨裁也不是卡扎菲一個,東北亞某國不也專制獨裁嗎,但有兩個“常任”關照,多少次危機不都化解了。
有人說,卡扎菲長期反美,與西方國家為敵,遲早要被趕下臺。長期反美、與西方為敵的國家多了去了。美國的鄰居古巴,卡斯特羅反美反了50多年,美國恨之入骨,欲置之死地而后快。但50多年來,卡斯特羅一直堅強不屈,他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堅如磐石。距離美國不遠的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一上臺就把前任佩雷斯的親美政策拋到爪哇國,說“美國的霸權主義是全球最大的破壞者,也是世面臨最嚴峻的威脅。”他還跟古巴的卡斯特羅親如兄弟,要共同實現“21世紀社會主義”的理想、拉丁美洲的整合和反帝國主義。他從不放棄攻擊美國的任何機會,從布什政府發動的伊拉克戰爭,到美國倡導建立的美洲自由貿易區,都被他毒舌相加,令人懷疑他是否含有仇美血統。但美國無奈他何,他已連任兩屆總統,下一屆如果還連任將成為委內瑞拉第一位終身總統。
所以說,卡扎菲的垮臺,最關鍵的不是他反美,而是他不能堅定不移地反美;不是他得罪了西方,而是得罪了東方。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