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黨對經濟工作的管理——這是真正踐行科學發展觀的最佳途徑
真是悲哀,科學發展觀提出了這么多年,現在還在談“途徑”。某些人嘴巴上嚷嚷得熱鬧,可實際上我行我素從來不當一回事,照舊大搞特搞“硬道理”那一套,“發展”如果不“科學”,那“發展”就是在瞎“折騰”。不管別人怎么看,老僧是很看重科學發展觀的提出,雖然基于某些理由有些語焉不詳,給人留下了模糊操作的空間,但總的來說“科學發展觀”從理論上是對社會主義的某種程度的回歸。當然,有些人可能會說很多很多很多的“改制”(實際上是私有化)都是打著科學發展觀的旗號進行的,這點我承認,但這與理論本身沒有關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光有路線沒有用。實際上除了科學發展觀,我對早年提出的“八榮八恥”、以及去年提出的“反三俗”都很支持,認為這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可現實總是讓人遺憾,這些舉措熱鬧沒兩三天就銷聲匿跡了。要說真正執行科學發展觀最得力的地方,看來看去只有重慶是個模范,為什么這么說?首先重慶的“唱紅”就是在重建社會主義榮辱觀的行為,也是最得力的“反三俗”措施;其次,科學發展觀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很多地方陰奉陽違的將“人”這盞聚光燈直接照在了“先進生產力代表”的身上,“以人為本”變成了以開發商為本,“以人為本”變成了以資本家、公務員為本,而重慶是將“以人為本”的“人”定位在最廣大的勞動人民身上的,這難道不是“以人為本”的本意嗎?我相信誰都不敢否認這點。前段時間比較熱鬧的“分蛋糕”、“做蛋糕”話題實際上就是這種不同“人本觀”的體現。另外,科學發展觀的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要“統籌”,前提就是不能分散,這是與“甩賣國企”路線是對立的,因此這些年出臺的任何關于“IPO”的措施都是與科學發展觀背離的。而重慶統籌城鄉資源,大力發展公租房廉住房的政策,合理有序的進行城市化建設,總體來說是體現了“統籌兼顧”這一根本方法。當然,從發展社會主義來說,重慶其實做得遠遠不夠,只不過矮子里面選高子,相對來講,這些年重慶是科學發展的模范。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序言中有明確的規定,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任何淡化黨對國家領導的言行都是違憲的。而憲法同時又規定:【全國各族人民、一切國家機關和武裝力量、各政黨和各社會團體、各企業事業組織,都必須以憲法為根本的活動準則,并且負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也就是說,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維護憲法尊嚴、保證憲法實施的職責”,所以同一切違背憲法的言論做斗爭既是我們權力也是我們的義務。另外,去年敬愛的溫家寶總理曾經專門召開“全國依法行政工作會議”,他當時強調:“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所以,我們一定要響應溫家寶先生的號召,堅決抵制一切“違法行政”行為,幫助政府加快法制建設,因此對于一切違憲言行我們都應該立場鮮明的進行斗爭,這才不會辜負溫總理的殷切期望,這也才無愧于我們經常“仰望星空”。
既然必須堅持黨的領導,既然是黨領導我們的社會發展大業,那么黨理所當然對社會經濟的發展負有領導責任。實際上,從維護老百姓利益的角度出發,我不喜歡多黨輪流執政,那就好比是【有限責任】公司,一個黨派中飽私囊,最終搞砸了,然后宣布破產,借機合法的賴掉一大筆欠賬(社會問題);接著換另外一個黨派上臺,開始信誓旦旦畫大餅,接手重組,然后同樣中飽私囊,然后同樣宣布破產,再換另外一個上臺.......。于是就這樣循環往復,一個個利益集團輪番“上臺、撈錢、破產”,將老百姓的事情干砸了就下臺休息一陣子。而老百姓被當猴耍卻不自知,還得意洋洋的以為自己是在展示“人民的力量”,以為自己在“當家作主”,但自己受損的利益卻永遠沒有辦法得到補償。代表利益集團的黨派就這樣一茬一茬的剪老百姓身上的羊毛,你一茬我一茬交替進行,每次動剪之前都宣傳要用羊毛換青草,可每次最終羊毛都成了利益集團自己的囊中物,而呆羊卻以為自己的羊毛自己做主,實在是愚不可及。這就是我認為西方所謂的民主制度虛偽的地方。相對而言,我更喜歡和【無限責任】公司做交易,要是你給我玩砸了我可以讓你賠一個傾家蕩產,想賴賬,沒門!共產黨之于中國,就好比是一個“無限責任有限公司”,干得好成績是你們的,干得不好你也別想躲,砸鍋賣鐵你都得負責。
正因為黨承擔的是無限責任,所以黨才必須加強對經濟工作的管理。社會經濟狀況不好,黨是沒有理由推脫給別人的。毫無疑問,中國的經濟發展目前出了問題,最大的問題是分配機制嚴重失衡,導致社會貧富分化嚴重,各種矛盾暗流洶涌。之所以出現這種狀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最近二三十年,某些人借著“接軌改制”的口號,弱化黨對經濟工作的領導,讓“市場”決定一切,從而將“發展經濟為人民”,變成了“發展經濟為發展”,這就是所謂的“發展就是硬道理”。經濟發展失去了“以人民為本”的根本目標,就會演變成經濟發展“以資本為本”,整個社會都圍繞著“賺錢”(資本獲取利潤)這個目標運動著,更可怕的是社會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演變成了“賺錢為本”,這就導致了整個社會的物欲橫流。黨要管經濟,就是要管住經濟發展的“人民性”,或者說就是要將科學發展觀中的“以人為本”的根本目標貫徹在一切經濟活動之中,失去了這一目標,經濟發展就可能是社會分裂的巨大動力,“賺錢”賺得越多,社會裂痕就越大。現實中很多合伙做生意的人對這點應該很有體會,生意起步時合伙人很團結,當生意做大了大家的隔閡反而更多,社會也一樣。
這二三十年來,黨對經濟的管控能力急劇弱化,這主要是由于當年對于“發展”過于急迫,沒有意識到發展起來之后的問題。現在問題既然已經出來了,那么就得想辦法解決問題。必須把“市場”這頭猛獸裝入“籠子”里面,而黨必須成為獸籠的看守人。不能再放任“市場”了,黨再不重視經濟發展的人民性就來不及了。實際上現在很多人已經失望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