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文洋
在美國紀念“9·11”10周年的時候,全球媒體都在反思10年反恐歷程。所有的媒體都在回憶“9·11”發生的那一刻,所有的新聞報道幾乎都是從飛機撞向美國世貿中心開篇,卻有意無意地回避了拉登是怎樣“煉”成的,也就是誰制造了拉登,產生拉登和恐怖主義的根源和土壤是什么?
拉登不是天外來客,不是外星人,也不是石頭縫里蹦出來的。好萊塢電影在拍攝災難片、恐怖片時,片中的惡魔從來都是天生與人類作對、與好人作對、與正義作對,這樣一種簡單的思維定式影響了美國人,也影響了眾多接受好萊塢文化的人們。老實說,好萊塢的惡魔還不如中國武俠小說里的惡魔寫得入情入理,有可信度。中國武俠小說里的惡魔大多是練了邪功“走火入魔”或遭遇災難性情大變,給讀者一個歷史的交代。好萊塢式惡魔的直接后果,就是導致生活在現實中的人們,不愿意或故意不去分析“惡魔”之所以成為“惡魔”,不去努力消除產生“惡魔”的根源和土壤,以為只要把面對的“惡魔”統統干掉就天下太平。在美國海軍陸戰隊服役的杰西·凱伊說:“對我們來說,拉登相當于漫畫書中的壞蛋。我在成長過程中從未懷疑這個世界存在惹是生非的‘壞蛋’。”《千禧一代的崛起》一書的作者、美國歷史學家尼爾說:“他們把本·拉登的死看做與電影《哈利·波特》中大反派伏地魔的死一樣的完美結局。充滿愛國心的他們積極參加伊拉克、阿富汗戰爭,不惜為國家獻出生命。”
世界上的人和事,比電影和漫畫更加復雜和令人費解。接受美國CBS《60分鐘》采訪的Rauf先生說,本·拉登接受過美國中央情報局的資助和培訓。“9·11”是美國人往昔作為的副產品,拉登是美國制造的。美國穆斯林前進協會執行會長黛西·卡恩說,我想美國是否需要反思,當年為拉登提供培訓和裝備,一年又一年,讓他們再也沒回頭。在美國我們有句話:“你放棄了你的惡魔。”就像電影中演的,放棄了惡魔,惡魔總是會回來,總會變成什么奇特的力量。美國的政策是惡魔產生的源泉,本·拉登因為對美國政策的不滿而出離憤怒,他并沒有以何種方式抱怨,而是直接與美國抗爭。
迄今為止,我們還沒有看到美國中央情報局對“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有任何反思。《經濟學人》報道說,布朗大學發布了對美國兩場反恐戰爭成本很保守的估計:約有137000平民死亡,總共產生了至少78萬難民,美國最終需要為戰爭支付的費用高達4萬億美元,相當于美國從2005年到2010年的預算赤字總額。人們對于登機前脫鞋安檢習以為常。雖然美國不再對恐怖嫌疑人實施水刑,卻連一次像樣的審判都沒有。
布什稱“9·11”為美國當下一代人的珍珠港。然而,“9·11”襲擊死亡人數大大超過了1941年日本偷襲珍珠港。拉登派出的只是19個攜帶小刀、裁紙刀、胡椒噴霧器的恐怖分子,這與日本偷襲珍珠港派出的大批“神風敢死隊”不可同日而語。在人類戰爭史上,拉登創造了一個從未有過的“以少勝多”的戰例,已經達到“非對稱戰爭”的極致。這很像“砸金花”撲克牌游戲里的2、3、5管AAA。全世界都需要認真考量:反恐戰爭不僅僅是軍事力量的對比和較量,更要從人的因素等多方面尋找戰勝恐怖主義的根本辦法。
“9·11”前夕,《南方周末》記者從美國紐約發回長篇報道,從一版轉二版又轉四版,大字通欄標題《紐約不相信仇恨》。記者聲稱,我們分別探訪東西方兩種文明,嘗試還原巨大的仇恨如何產生,又如何被艱難地消弭。通讀長文,原來是一篇“標題黨”式的新聞作品,一點也沒有“紐約不相信仇恨”的事實,算是嚴重的“文不對題”吧。也難怪記者,要把造成137000平民死亡、至少78萬難民的兩場至今還未結束的戰爭描繪成“不相信仇恨”,太有難度了。縱有生花妙筆,也無法解釋不惜一切代價的復仇戰爭從何而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