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四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登一篇文章,題目叫做《歐美國家正醞釀陰謀 ,玩弄新興經濟體》。大意是說,這個世界,在不斷的利益博弈中充斥著陰謀。既然充斥著陰謀,那么就有陰謀制造者和受害者之分。
誰是陰謀的制造者呢?文章一針見血地指出,如今世界經濟舞臺陰謀的主角,正是日益陷入困境的西方群體。他們的陰謀是什么呢?唱衰全球化。他們唱衰全球化的目的何在?文章作者暫不清楚。
誰是陰謀的受害者呢?文章使用了被玩弄這樣的詞,被人玩弄,滋味實在不
好受,也就是說,被玩弄者,乃是新興經濟體和這個地球上其他國家的公民。
全球經濟一體化,可是西方世界曾經極力推崇的東西呀。想當初,一提起全球經濟一體化,西方發達國家猶如吃了興奮劑一樣,渲染的如此美妙,似乎只有全球經濟一體化,才能避免世界周期性經濟危機的爆發,才能給世界帶來無限美好的未來,才能讓世界各國人民充分享受到普世價值帶來的無窮無盡的幸福。于是國際分工形成了:美國人造飛機,他國人做玩具;美國人制定通訊標準,他國人生產廉價電器。總之,歐美國家出產知識產權、金融產品和管理經驗,而新興
國家則提供自然資源、廉價勞動力和低價產品。這樣的格局的確讓諸如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的精英們猶如吃了偉哥一樣堅挺起來,理直氣壯地招商引資,三來一補,加工貿易,不惜犧牲本國資源和廉價勞動力,很快就形成了對外貿出口高依賴度來拉動GDP增長的局面。吸引外資不惜給予最優惠的政策支持,免除土地價格和所有稅費,而對本民族企業繼續實行高稅率。如此市場競爭環境,無異于蓄意謀殺本國企業。外資企業美其名曰向發展中國家實現產業轉移,實質上就是將污染嚴重產業向發展中國家轉移;就是把他們本國的資源保存起來,借發展中國家的自然資源和人力資源優勢,生產西方所需的貼牌名品。所得大部分利潤讓外國資本家賺走,把環境污染留給了發展中國家。可以說,西方的幸福生活,都是發展中國家給予的;西方藍天白云、綠水青山都是以犧牲發展中國家的環境得來的;西方世界的超前消費全靠發展中國家購買的債券支撐的。然而西方世界不知感恩,反倒在自己制造的經濟危機來臨時,倒打一耙,把所有罪責推到發展中國家身上。其悖論就是:全球化讓勞動密集型產業大量轉移到發展中國家,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奪走了西方國家大量的就業機會。如此一來,西方沒有從全球化得到任何好處,反倒成了全球化的受害者。
事實果真如此嗎?文章說,美國每年因全球貿易增加財富1萬億美元,占美國經濟總量的10%,相當于每個家庭增收1萬美元。在歐洲,大量的“廉價資本”
以主權債務的形式進入各國國庫,被用來維持歐洲的高福利,緩解了失業年輕人的憤怒。這樣看來,全球化真正的受害者不是西方發達國家,而是發展中國家,其中中國首當其沖。根據中國獲得的世界工廠之美譽,根據中國是美國的最大債權國之地位,根據中國對歐洲債券的貢獻率,根據中國三十多年環境污染和資源掠奪性開采的破壞程度,根據經濟危機來臨之后中國政府為挽救全球經濟投入了4萬億元救市的事實,根據中國目前通貨膨脹的嚴重程度,西方推行全球化陰謀的最大受害者非中國莫屬。
既然文章作者都不清楚西方目前唱衰全球化的目的何在,我當然不敢妄加猜測了。不過貨幣戰爭已經揭穿了西方國家發動這場戰爭的目的,那就是西方唱衰全球化的目的就是為貿易保護主義尋找借口,并借此削弱新興經濟體的實力。一旦西方實行貿易保護主義,新興國家必將因對外貿依賴度過高,勢必會導致許多外貿企業倒閉,大量工人失業,社會不安定因素增加,民生艱辛,怨聲載道。當然利弊相連,對西方國家而言,只能勒緊褲腰帶,過幾天緊日子,減少外貿進口。西方實行貿易保護主義,即可借反傾銷為名,對輸入產品征收高額關稅,又可減輕國內政治壓力,轉嫁經濟危機,導致新興經濟體國家發生輸入性通貨膨脹,從而徹底粉碎新興經濟體國家和平崛起的夢想。
文章把西方這次經濟危機歸咎于西方貽誤了調整經濟增長的最好時機,其實不然,西方的傲慢態度和自負都不是造成經濟危機的根源,真正導致這次全球經濟危機的根源是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基礎,西方金融衍生品泛濫,空手套白狼,超前消費的結果,說白了只要資本主義追求個人利益最大化的結果,也就是私欲無限制膨脹的必然結果。只要資本主義私有制經濟存在一天,這樣的經濟危機就永遠無法避免,肯定會周期性爆發的。唯一可以解決周期性經濟危機的制度只有社會主義公有制計劃經濟,這一點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事實所證明。2011.09.08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