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文章 > 爭鳴 > 網友時評

美債危機是怎樣接軌輸入中國的?

我是公社小社員 · 2011-09-04 · 來源:烏有之鄉
西方主權債務危機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大道國學者夏商先生曰:日前有報道稱,現在中國所持的美元外匯儲備,每分每秒都在為美國財政赤字埋單。也許十年后,我們手里的3萬億美元儲備,連3000億都比不上了。換句話講,便是中國百姓勒緊褲腰帶出口創匯積累“血汗錢”,至少2萬億美元就要這樣白白給美國“進貢”了,這簡直比當年給“八國聯軍”的“庚子賠款”還要驚世駭俗!而且,這樣“中國財富大失血”的時間讀秒,天天還都在持續著。這時,我們不禁要問,貧窮的中國人為何必須供養富裕的美國人?又是誰把中國拖入美債危機這個黑洞漩渦的?

我們不妨先看幾條相關時訊,然后再繼續討論。

【1】疲軟的就業數據重挫市場信心 美國經濟今年有可能進入衰退

據新華網2011年9月2日電,由于當天公布的非農就業數據顯示,8月份美國新增就業崗位為零,紐約股市2日大幅下跌,三大股指跌幅均超過2%。美國勞工部當天宣布,8月的非農就業人數環比持平,失業率為9.1%,主要源于美國主權信用評級首次被下調引發的擔憂,加上歐洲金融局勢不確定,美國企業與消費者都削減了開支。

當天疲軟的就業數據報告給市場信心造成很大打擊。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資深交易員史蒂夫說,他認為美國經濟今年底或明年初很有可能進入衰退。由于有報道稱,美國多家大型銀行因抵押貸款問題面臨美國聯邦住房金融管理局的起訴,金融板塊大跌,美國銀行領跌,投資者恐慌情緒增強。

【2】為什么西方國家需要政治變革

據人民網2011年09月01日報道,美債危機向美國民主敲響了警鐘,第二輪救助希臘方案枝節多。近一段時間,西方國家接連發生一系列令世人震驚的事件:美國信用評級近百年來首次遭下調,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持續惡化,挪威發生死傷慘重的槍擊爆炸案,英國爆發幾十年未見的大規模街頭騷亂。種種困境和亂象表明,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沉重打擊下,西方正在經歷深刻的制度性危機。

經濟難脫困境

從金融危機爆發到現在已經3年過去了,西方各國經濟不僅復蘇乏力,而且深陷困境。更糟糕的是,目前根本找不到解決問題、走出困境的辦法和出路。

首當其沖的是債務困境。金融危機后西方發達國家財政赤字與主權債務攀升至二戰結束以來最高,債務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飆升了近21個百分點。評級機構穆迪的一項研究表明,2007年到2010年全球公共債務將增加約15.3萬億美元,其中八成來自西方七國集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則警告,二十國集團中的發達經濟體到2014年的政府債務水平可能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118%。

今年5月美國國債達到14.29萬億美元的上限,目前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10%,國債總額占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約100%。奧巴馬總統簽署提高債務上限與削減財政赤字的法案,化解了債務違約的“近憂”,卻迎來市場對財政赤字能否真正削減的“遠慮”。美國一半以上的州債臺高筑,有的州瀕臨破產,只能靠舉債度日,加利福尼亞州窘迫的財政狀況甚至迫使州政府提前釋放了4萬多名輕罪犯人,密歇根州一些城市裁減了1/3的警察以減少支出。

在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持續蔓延,繼希臘、葡萄牙和愛爾蘭之后,其第三、第四大經濟體意大利、西班牙也被認為有可能面臨債務違約,法國的債務風險也令人擔憂。有經濟學家預測,未來20年發達國家將持續面臨高債務困擾。事實上,美國和歐洲許多國家的經濟增長早就深陷債務依賴模式,只能通過借新債還舊債來解決經濟和財政問題。為應對債務危機,美國一再實行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致使全球流動性嚴重泛濫,導致新興市場資產泡沫風險上升,不利于世界經濟總體復蘇進程。

“無就業”復蘇也是普遍困擾西方國家的“危機后遺癥”。美國今年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僅為1.3%,6月個人消費支出縮減0.2%,個人收入增幅也下降到0.1%;7月失業率好于預期,但仍高達9.1%。有學者分析指出,美國的實際失業率大大高于官方公布的失業率,因為官方的統計模型不科學、不切合實際。歐盟失業率仍在9.4%左右,其中德國7%,西班牙高達21%,葡萄牙經濟則仍在負增長。英國前首相戈登·布朗指出,未來10年歐洲和美國將面臨巨大的失業問題。經濟復蘇難以拉動就業和消費,消費低迷反過來影響經濟復蘇,為克服債務危機而采取的緊縮減赤措施又加劇了這種惡性循環,這就是西方經濟面臨的難以擺脫的困境。

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坦承:“大銀行和高收入的富人們雖已享受到‘經濟復蘇’,而實體經濟的中小企業和相當大一部分勞動力,卻無法擺脫經濟困境并且仍然在艱難中掙扎”。格林斯潘指出的這種現象,恰恰折射出西方經濟制度的本質。

政治深陷僵局

一個明顯的事實是,近年來幾乎每個西方國家政府的支持率都在下滑。

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在債務上限爭論中表現出的“痛苦、分歧和失調”震動了世界,美國主權信用評級被下調在全球引起軒然大波。奧巴馬總統說,美國這個國家沒問題,有問題的是美國的政治;他敦促美國國會拯救經濟,呼吁政治領袖們著眼于下一代,而非下一次選舉。標準普爾在發表的聲明中透露,美國政治決策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增加、對美國政治決策機制的信心下降,是其決定下調美國信用評級的基本原因。

美國有限電視新聞網主持人扎卡利亞稱,美國政治制度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大大下降。國際社會也對美國兩黨表現反應強烈,輿論認為發生在華盛頓的不只是一場經濟危機,更是一場政治危機:美國兩黨將政黨爭斗置于世界經濟安危和各國利益之上,損害了美國的聲譽,也動搖了世界對美國政治制度的信心。

一位前歐洲國家政要在評價危機應對政策時指出,歐洲政治被選舉政治劫持,政府在制定和實施經濟政策時過多考慮政治和選舉因素,罔顧經濟客觀規律和國家長遠發展需要。德國媒體也評論說,在政府領導人看來,“連任比責任更重要”。債務危機前,歐洲國家為取悅選民、爭取選票,盲目增加福利、推高債務;債務危機發生后,受相關國家國內政治矛盾牽制,以及受到歐洲國家與歐盟政治決策之間沖突的影響,債務危機久拖不決,引發民眾對現存政治結構的不信任和對政治體制效率的質疑。比利時甚至發生因政治僵局導致國家一年多時間無法組成新政府的事情。

美國《時代》周刊發表《民主能解決西方的經濟問題嗎?》的文章指出:“大西洋兩岸的政治問題有著相同的癥結即現代民主國家選舉政治的要求”,“西方政客們將選舉勝利這種狹隘的利益看得重于更大的國家長遠利益。他們關心的不是削減赤字、提高經濟競爭力,抑或推動歐洲一體化進程,他們的眼光最遠也就是停在下一次選舉計票上。”

這里再舉一個稍遠一點的例子。2009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財政赤字高達數百億美元。為緩解財政危機,當年5月19日,加州進行了7項全民公決,其中6項涉及加稅,1項涉及凍結公務員工資,結果,涉及加稅的6項條款全部被否決,只有凍結公務員工資的1項獲得通過。人們不禁會想:這樣的“民主制度”究竟能解決什么問題?但愿美國不會用全民公決的方式決定是否償還其所欠外債。

社會動蕩不安

與美國政府靠舉債度日一樣,美國多數家庭長期以來也習慣于舉債消費。儲蓄不足使美國人對經濟蕭條的承受力很差,經濟衰退會迅速演變為社會不滿。經濟遲遲走不出困境,使70%的美國人認為國家正走在錯誤的道路上,將近2/3的美國人認為這個國家正在衰落。《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戴維·布魯克斯撰文指出,美國人不再信任其政治制度的可靠性,而這一制度是整個政府的根基之一,這種信任的喪失導致整個國家陷入復雜而陰郁的情緒,焦慮、悲觀、羞愧、無助并且戒備心強。

金融危機以及反危機緊縮財政措施,也使歐洲社會久已存在的福利、就業、移民等問題凸顯、激化,導致民眾示威游行不斷,歐洲社會穩定和多元文化融合受到沖擊。多年來歐洲福利制度一直面臨變革壓力,在金融危機沖擊下更是難以為繼,各國紛紛推出福利削減措施,引發民眾不滿。

2010年以來,先后爆發了希臘反緊縮示威及騷亂、法國數十萬民眾反對提高退休年齡游行和多行業大罷工、英國民眾抗議學費上漲、西班牙民眾抗議高失業率以及全歐反對削減社會福利大游行等大規模抗議活動。此起彼伏的民眾抗議不只是因為福利被削減、生活水平下降,更是為了反對社會不公,反對“讓普通民眾為資本家的貪婪和政府的無能埋單”。

就業問題一直是西方社會面臨的重大問題。一位法國學者曾斷言,如果找不到失業問題的解決辦法,資本主義將會自行瓦解。

反危機緊縮政策導致失業人口尤其是社會中下階層和年輕的失業人口大幅增長。據德國媒體報道,2011年6月,歐盟國家15歲到24歲之間青年失業者總數超過500萬人,平均失業率為20.5%,西班牙和希臘的青年失業率分別高達45.7%和38.5%。大批找不到工作的年輕人對社會不滿,對政府失望,對前途迷茫,很容易成為社會動亂因素。近期英國多地爆發的大規模騷亂就震撼了整個西方社會。

移民問題也因金融危機和經濟困難而凸顯。歐洲社會一直試圖實現社會多元化和多元文化融合,以體現歐洲社會模式的優越性和包容性。但是近年來,受失業率攀升和社會福利削減影響,反移民情緒普遍上升。法國高調驅逐境內羅姆人,比利時等國立法禁止在公共場合穿戴穆斯林服裝,德國總理默克爾宣稱德國構建多元文化社會的努力“徹底失敗”。挪威發生的槍擊爆炸案表明,西方國家社會矛盾凸顯,激進和排外思想抬頭,為極端主義和暴力恐怖活動滋生蔓延提供了土壤和機會。

變革壓力加劇

事實表明,金融危機帶給整個西方世界的,不只是經濟問題,而且是政治問題、社會問題和國家發展方向問題。西方國家一向引以為傲、一直不遺余力向別國推銷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發展模式,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光環黯淡。

有西方學者和前政要指出,西方目前缺乏具備戰略眼光的政治家,缺乏系統全面的戰略思考和安排,缺乏重大的哲學思考,“短視、功利和表象化充斥社會各個領域”。西方社會實際上存在著嚴重的意識形態禁錮,只有很少數的政治家和學者能夠比較客觀地分析西方制度和體制存在的問題,能夠理性地分析西方目前的處境和能從其他國家那里學到些什么,“執政者則醉心于眼前力量對比表面的優勢,千方百計迎合西方公眾既自負又恐懼的心理。”

思想的僵化必然導致制度的僵化。西方目前的困境和僵局,正是其制度喪失生機和活力的反映。

盡管如此,西方經濟和政治制度的弊端還是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暴露無遺。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指出:資本主義制度已經偏離平衡越來越遠,以至發生結構性危機,將導致經濟的、政治的、社會文化的無序的動蕩,當前這套制度已經無法繼續下去;本次金融危機使“華盛頓共識”失去主導地位,凸顯了資本主義制度固有的不穩定性,美國式資本主義已經從神壇上跌落下來;資本主義追求利潤最大化的資本積累模式已逐漸陷入僵局,新自由主義、全球化、舉債、財政赤字、軍事擴張5條“逃生之路”非但未取得成功,反而加劇了矛盾,資本主義在某種程度上已達到了極限,西方政治模式和意識形態霸權已經終結;中國等新興國家的崛起,不僅是新的經濟和政治力量的崛起,也包括觀念和模式的國際競爭。

一個無法否認的事實是,西方國家的制度和體制正面臨越來越大的變革壓力。

【3】美貨幣持續寬松 中國3萬億美元外儲10年后或貶值10倍

據南方報業網2011年09月02日報道,無論QE3是否推出,接近于零的利率事實上仍讓美國的貨幣寬松。因此,中國持有的3萬億美元外匯儲備,每分每秒都在為美國財政赤字埋單。上周六,在全球財經界屏息關注的全球央行年會上,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并沒有暗示要進行第三輪印鈔(QE3),以刺激依然低迷的美國經濟。

外號“直升機”(意指必要時隨時起飛撒錢)的伯南克在演講時表示,美聯儲還有大量工具可以用于為經濟增長提供額外的貨幣刺激,具體政策或在9月20日的美聯儲利率決策例會上見分曉。“還用等嗎?其實無論美聯儲出不出QE3,我們手里的美元、美債價值都在不停地揮發。”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理事和副所長向松祚告訴記者,嚴格來說美國一直處在量化寬松政策區間中,并沒有退出。

量化寬松一詞2001年由日本創造,量化指擴大一定數量的貨幣發行,寬松指減少銀行儲備必須注資的壓力。這一政策至少有5種以上的手段組成,包括最常見的維持低利率,以及發鈔買本國國債、公司長期債券、公司股票等。QE2的結束時間是2011年6月底,而早在4月27日,伯南克就在議息會議后表示,將在國債到期之后將資金再次投入市場,以購買國債和資產抵押債券(MBS),保證美聯儲持有的證券數量基本穩定。這就是量化寬松的手段之一。

此外,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8月9日宣布,計劃保持短期利率水平接近于零一直到2013年中期,“寬松”的意圖非常明顯。發鈔購買本國國債算是極端的方法之一,“因為幾萬億、幾千億的砸下去,最受矚目,所以大家都狹義地認為量化寬松就是印鈔買國債。”向松祚說。只要零利率仍在實行,只要美聯儲堅持循環往復的購買美債,美國就是處于量化寬松之中,而中國的利益正在其中持續不斷的縮水。

向松祚激動地告訴記者:“中國持有的美債、美元儲備每天都蒙受巨大的損失,這在賬面上看不出來,但其實際購買力已經登上了下行電梯,正持續不斷地貶值。也許十年后,我們手里的3萬億美元儲備,連3000億都比不上了。”

中國央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夏斌8月23日表示,由于美元面臨長期貶值壓力,中國對所持美國國債感到擔憂;美元貶值對中國巨額外匯儲備的價值構成威脅。

【4】網聞博評:“資本叢林游戲”的基礎就是不承認平等

野獸動物世界的叢林法則,就是弱肉強食的“食物鏈”等級體系。自15世紀“老歐洲”以“堅船利炮”開道建立“世界資本叢林”體系以來,人與人、種族與種族及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貧富等級就被體制化地定格了。從那時起,所謂的種族優越與種族歧視,所謂的精英貴族和貧民平民,這種根深蒂固的不平等意識,便都是源于上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食物鏈”等級體系。正是基于這種“社會達爾文主義”,所以西方殖民者對非洲和亞洲人民的侵略與奴役,乃至其對美洲印第安人家園的“鳩占鵲巢”,從來就不會感到有什么道德愧疚。

西方資本列強對第三世界國家人民的搶掠,用的是“堅船利炮”的“大棒”和“國際慣例”的“蘿卜”。而西方私人資本壟斷寡頭集團對其本國人民的剝削和愚弄,憑借的就是民主法治的“普世價值”,當然包括選票政治的“蘿卜”和警察監獄的“大棒”。但其對內對外的共性是一致的,那就是“叢林法則”貧富等級貴賤的“天經地義”。于是,在世界上,少數資本精英強勢群體對廣大勞動人民的欺壓與剝削,也就成了公平合理的“普世價值”。

自進入“美元帝國”的全球化“貨幣殖民”時代以來,西方資本列強對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堅船利炮”依然越演越烈。同時,西方資本買辦精英對其“國際慣例”和“普世價值”的體系推廣,也不斷變本加厲。這除了“資本叢林游戲”五百年的歷史慣性外,更因為這個資本主義制度體系發展到今天,已經不可避免地進入了末日黃昏。特別是西方社會內部貧富等級分化的矛盾,已經成了打不開的死結。

資本主義“金錢民主”和“精英民主”的本質,使得從總統到議員這些前臺表演的“政治戲子”,都必須聽命于幕后的“金主老板”。可“選票政治”的形式虛偽,又使得“政治戲子”們必須取悅“大眾民意”。于是,西方“選舉政治”的“空頭承諾”與“空頭支票”,最后就積攢成了越來越多的財政赤字和債務高臺。一旦到了積重難返之時,經濟危機和社會騷動就不期而至了。顯然,西方社會頑癥的根本解決之道,只能是從私有制向公有制的政治變革,但這肯定是資本精英“既得利益”集團誓死不從的。這時,西方國家社會內部“維穩”減壓的唯一選擇,就是以“叢林意識”的種族主義傲慢,向原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輸出和轉嫁危機。

現在,“貧窮的中國人供養富裕的美國人”,便是“西風東漸”的演化結果。當然,西方資本買辦精英“暗度陳倉”的戰略,還是少不了要穿上市場經濟“國際慣例”和民主法治“普世價值”的“迷彩服”。

【5】“精英主義”是禍國殃民的“文化水軍”

所謂“精英主義”,就是接軌西方“資本叢林法則”的實用主義和利己主義,就是追求“人上人”夢想的特權主義。西方資本列強對第三世界國家的經濟殖民剝削,是國家與種族關系上的“精英主義”。少數資本精英強勢群體對社會大眾的欺凌與剝削,是人與人關系上的“精英主義”。在當今所謂的政治、經濟、科技、軍事、外交和文化“全維戰爭”時代,美國的網絡部隊和“網絡水軍”幾乎已是無處不在。那么,美國的“文化水軍”,會否也已經滲透到中國社會的各個領域?如果說可能會有,那么就最有可能潛伏于“精英主義”意識思維中。

從尊卑貴賤等級禮教,到“學而優則仕”的“人上人”,儒家文化已經給中國人灌輸了兩千多年的“精英主義”思想。自“洋務運動”的“西風東漸”以來,西方“洋文化”和“洋學歷”的“人上人”思潮,在中國更是長江后浪推前浪。儒家文化尊卑貴賤的等級禮教與西方文化“資本叢林”的等級體系,在“精英主義”上實現了超越時空的越洋共通。盡管,“洋迷信”和“洋八股”及“洋教條”,在歷史上給中國已經造成過慘重的災難。可中國人之所以“崇洋媚外”癡心不改,還是“精英主義”思想在作怪。

“精英主義”以所謂現代化、科學化、知識化和專業化為借口,壟斷了國計民生的文化話語權,從而嚴重排斥和剝奪了大眾參與國家社會管理的發言權。他們把豐富多彩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簡單等同于所謂的市場經濟,并進而作為象牙塔里的數據模型實驗室。他們把作為國家主人的人民群眾,僅僅視為市場經濟要素里的勞動力資源和內需消費者。這樣脫離實際和脫離群眾的制度設計與決策參謀,便使得在中國已經絕跡了的貧富分化矛盾及社會腐敗現象,又迅速開始沉滓泛起,而且越演越烈。

我們只要注意“精英主義”的語言范式就會發現,他們其實是直接以資本主義的“國際慣例”,來對社會主義中國的政治經濟改革指手畫腳。他們對人民和公有制存在著本能的蔑視和反感,在他們的決策建議下,原來冠以“人民”字頭的機構,紛紛變更為“國家”字頭或“國際慣例”名稱。譬如說人民銀行,就稱為“央行”。一旦被稱為“央行”,就有了“國家外匯管理局”。而正是這個“國家外匯管理局”,竟公開宣稱外匯儲備不是“百姓血汗錢”。再譬如,全民所有制企業一旦改制為“國有企業”或“股份制企業”,就難免出現向“官有制”和“私有制”乃至外資并購的“性變”。凡此種種,不一而足。而在此過程中,人民大眾自然被所謂知識化與專業化排斥在外,是很難參悟其玄妙。

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精英主義”這一切的改革創新,都是有“國際慣例”和“普世價值”理論依據的。不過問題在于,社會主義制度不斷完善的改革,覺對不應是資本主義的復辟和“反攻倒算”,更不應是讓中國人民為包括美國在內的世界資本主義垂死掙扎“輸血”!

然而,今天中國所遭遇的內憂外患危機,使我們不能不警惕,“精英主義”是否已經蛻變為美國的“文化水軍”?“精英主義”的漢奸賣國賊們,是否已經竊取或正在毀滅中國人民百年奮斗犧牲所取得的成果?!!!

【6】鑒古往而知興替,讓歷史告訴未來

亦如網聞博報小社員在此前的《叢林戰爭:“美元帝國”崩潰的前夜》、《誠信危機:奈何社會道德滑坡30年》及《對習近平強調學習歷史的個人理解》等《日出西邊/風動中國》系列文章所述,回望來路,從“向錢看”爭先富,到接軌市場化私有化“國際慣例”,到形成出口導向型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再到貧富兩極分化和“黃賭毒黑腐假”沉滓泛起的“道德滑坡”,直到現在的美債危機和“輸入性通脹”危機,我們辛辛苦苦做出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GDP大蛋糕”,卻原來并不定吃也不定用。頂多,只算是給救美國救歐洲救世界作出了“負責任大國”的貢獻。

為何會這樣呢?難道我們不正是從“向錢看”開始,便把“GDP大蛋糕”和美元貨幣真當成了自己的財富嗎?可到頭來,自己真金白銀的物質財富,卻被“虛擬”給了西方富國,而自己僅僅只是落了一堆“看起來很美”的數字和不斷貶值縮水的紙鈔!現在,中國社會的貧富兩極分化和“輸入性通脹”危機,還看不到盡頭。與其說這是以“東莞模式”為代表的外向型經濟發展模式已走到了盡頭,倒不如說是“向錢看”的思維模式已經陷入絕境。拜物拜金,反而失財。自私自利,反倒自損自殘。

拜金拜富,就得學習世界上最富裕發達國家的先進經驗。接著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的“西學東漸”,西方資本買辦精英通過世界輿論大合唱,順著中國人“向錢看”爭先富的“求學”愿望,又循循善誘地給我們送來了“科技崇拜”、“市場崇拜”、“GDP崇拜”、“法治崇拜”及“普世價值崇拜”等一整套“西洋套餐”。這里面最核心的教義,還是市場化私有化“國際慣例”,簡稱“市場經濟”。

于是,在這個市場經濟的全球財富盛宴狂歡中,世界經濟繁榮景氣時,貧窮的中國人以血汗勞動供養美國和西方富國消費。而當經濟景氣低迷危機海嘯來臨時,遭受“血汗錢”縮水蒸發和“輸入性通脹”打擊最慘重的,還是貧窮的中國人。窮國供養富國,窮人供養富人,這究竟是哪門子的“國際慣例”和“普世價值”?

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對敵人的視而不見與寬容,就是對國家和人民的犯罪。我們今天實現危機突圍的出路,同樣需要回歸到歷史的起點上再出發!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2. 為什么說莫言諾獎是個假貨?
  3.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4.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5. 元龍||美國欲吞并加拿大,打臉中國親美派!
  6. 俄羅斯停供歐洲天然氣,中國的機會來了?
  7. 為什么“專家”和“教授”們越來越臭不要臉了?!
  8. 華東某地方農村調研總結
  9. 哪些人不敢承認階級斗爭的客觀存在?
  10. ?齡勞動者:延遲退休、社保困境與超齡壓?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掩耳盜鈴及其他
  8.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9.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10. “中國人喜歡解放軍嗎?”國外社媒上的國人留言,差點給我看哭了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歐洲金靴|《我是刑警》是一部紀錄片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毛主席掃黃,雷厲風行!北京所有妓院一夜徹底關閉!
  2. 劍云撥霧|韓國人民正在創造人類歷史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重慶龍門浩寒風中的農民工:他們活該被剝削受凍、小心翼翼不好意思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亚洲Av一级在线播放,欧美三级黄色片不卡在线播放,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国产精品一级二级三级
男人的天堂亚洲日韩欧美激情 |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人成视频一区在线 | 野外少妇被弄出喷水 | 婷婷丁香五月天在线免费视频 | 亚洲午夜在线网址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