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問題食品會“專供”農村呢?
每塊1元的名牌巧克力、脹袋漏水的果凍、霉變的辣條……這些國家禁止銷售的假劣食品,雖已在城市難覓蹤跡,卻在農村沉渣泛起。由于監管缺位等原因,一些“問題食品”專供農村市場,嚴重威脅農民尤其是青少年的身體健康。
無獨有偶,前一段時間有媒體報道某些廠商打著“家電下鄉”的名義,用質量存在缺陷的產品“專供”農村市場;由于有著明顯的價格優勢,這樣的產品竟然能一度賣的脫銷。與之類似的還有明目繁多的“山寨產品”,聲名顯赫的康帥傅純凈水、粵利粵餅干、哇哈哈冰紅茶、營養快錢飲料等等,諸多只能在電影當中才能看到的狗血情節正在一遍一遍的不厭其煩的在農村上演。同樣是由于價格上的明顯優勢,這樣的產品銷量遠遠的超過正宗的大牌產品,經濟學上的“劣幣淘汰良幣”的原理在農村這塊廣袤而貧瘠的市場上得到了驗證。
巨大的城鄉差距導致農村地區的經濟水平和消費水平的確遠遠的落后于城市地區。“在農村,品質好、價格高的正規食品反而不好賣。”在臨沂市白沙埠鎮朱泮村,一位村民說。一方面是具有高昂價格的大品牌優質商品,一方面是劣質食品低廉的價格,村民們只好退而求其次,“買東西不看品牌和保質期等,只要能買得起、吃著香就行。”
不幸的是,在我小的時候就是靠著這些所謂的“問題食品”我都吃過,那時候我們這的“巧克力”的價錢還不到一塊錢。近年來因為通貨膨脹的原因,現在也慢慢的開始漲價。不過我的確很早就知道我平日里時若珍寶的小小零食存在著不小的問題,可是從來不會因為這個就躲開他,因為,我清楚的知道,躲開了它我就什么也吃不到了。
誰讓他們長在農村呢?在我看來這句話對于農村現狀的無奈和悲憤的成分甚至大于其中有歧視農村的成分。有些現象存在即合理,誰讓農村人的手中缺少人民幣呢?各種產品通過市場競爭的結果竟然是劣質食品大行其道,名牌拳頭產品紛紛避讓,著實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不過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高端市場上追逐的寵兒,名牌產品也屢屢曝出質量問題,三鹿奶粉的三聚氰胺、雙匯火腿的瘦肉精所帶來的危害恐怕也不下于農村地區的那些低廉價格的劣質產品吧?
有些事情媒體不去報道,我們的輿論就不會去關注,再糟糕的事情也會入一灘死水般靜若無物。農村地區天高皇帝遠,除非事態已經極其嚴重,否則是很難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的。云南曲靖的鎘污染事件,致癌的村民數十計,有關部門照樣可以裝作毫不知情,平安無事的過日子。等到問題爆發了,全國都知道了,才忙不迭的出來倒苦水,訴說自己的難處,想要掩蓋平時工作的失職和低效。
“農村地區人口那么多、地方那么大、又那么窮,我們監管部門苦于人手不足,檢測費用高、耗時長,基層監管部門無鑒定資質等問題突出,農村食品安全“管不過來”啊。
有關部門的監管措施不力,坐視問題食品的肆虐。不管監管部門如何大倒苦水,都不能洗脫其所應負的責任。我國廣大的農村擔負著為全國人民供應糧食、提供食品的責任,到頭來反而受到劣質食品的危害,苦不堪言這不得不說是一個諷刺。畢竟民以食為天,如果天塌了下來,砸到的可不只是民眾,恐怕有關部門的老爺們也逃脫不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