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評整理:wanshi
據米國自己公布的內外債務總額高達60萬億美金,而有報道說米國的隱性債務總額高達100萬億美金。就目前美國的債務總額和財政赤字而言,要償還目前巨額的債務除了理論上尚存可能,實際上已經成為眾所周知的“不可能”的事件。
關于美國不會違約,美國國債安全的論調要么是一種安全幻象,要么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自我安慰。
缺乏儲蓄和能盈利的實體產業投資的經濟發展模式,讓美國缺乏自有的造血功能,唯一維持美國債務運轉的就是美元的國際儲幣地位。因為美元的儲幣地位,全球經濟都在為美國巨額的債務背書,美國也藉此通過美元的一再貶值,維持最廉價的融資方式。
可怕的是,這種經濟運轉模式使得美國債務總額越積越大,最終到了無法償還的地步。其諷刺性后果是——防止美國國債崩盤不僅是美國的任務,更成了全球的任務。而從目前美國實體經濟的情況和財政赤字而言,美國既不具備償還債務的能力,又沒有切實可行的削減方案。對于美國而言,唯一的選項就是屢屢提高債務上限,而對于全球的債權人而言,唯一的辦法就是盡量拖延美國債務泡沫崩裂的時間。
因此,可佩服的是從目前美國財政收支的情況看,就是在美國財政狀況虛弱不堪的情況下,仍然具有向全球融資的強大的能力。對于美國的債權國中、日等國而言,目前能夠維持其債權最安全的辦法就是不斷繼續加購美國國債,以此維持和延期美國的信用——救美國從而挽救自己的貸款,鮮有脫身的辦法。
而美國利用的,恰好就是債權國恐懼美國賴債的擔心。他們一直不停地向全球借錢,信誓旦旦地承諾還錢,但是卻永遠不可能兌現諾言。不管美國朝野圍繞債務上限吵的如何厲害,但這只是雙方明知結果的一場雙簧戲,這場戲一開始就已注定只有一個結局:那就是,全球被迫承認美國提高債務上限的合理性,并且繼續給其低成本的融資,以維持美國經濟的運轉。否則,全球經濟勢必會被拖入一場災難。
全球關注美國是否違約,全球擔心美國債務違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呼吁美國提高債務上限,這無疑都是美國朝野最希望看到的,也是他們兩黨吵架的最終目的。
中國把非法集資行為稱為“老鼠會”?!袄鲜髸弊钆碌木褪琴Y金鏈斷裂,資金鏈只要不斷,就可以騙新錢付老賬,周而復始。此次,美國如果不提高債務上限,資金鏈就斷了,后果可想而知,唯一的出路就是繼續印新錢。飲鴆止渴。可怕的是,即便加印新錢也無法堵過去的漏洞,問題就嚴重了。這就是美國式的“老鼠會”
關于美國國債的故事,從今年7月初到現在就沒有消停過。有位同學說,美國人牛,把增加印鈔票這出戲演的跟真的一樣。欲言又止半推半就,好像真的憂國憂民是的,地球家長的范兒擺到這個地步也真難得。還記得為提高債務上限兩黨的演戲。七月末我寫了一篇微薄:美國人天生就會演戲,不然不會誕生好萊塢,美國關于提高債務上限的話題,是美國兩黨在全球面前演戲。男主角民主黨,女主角共和黨,風風火火膩膩歪歪,但一定不要忘記這事演戲,鈔票一定要繼續印,這是宗旨。在這樣的宗旨下無論出什么幺蛾子,您都別信,提高上限法案一定會通過的。8月3號,我的另一篇微薄是這樣寫的:提高美債上限法案選在今天——奧巴馬先生生日通過,讓這場幾乎三級的表演完滿落幕。美國人就這德行,文縐縐說叫浪漫主義或理想主義,通俗一點就是假高潮。接下來美國人還會演戲給全球看,他是債主,債主就是大爺,他有痔瘡,債權人會坐臥不安。
這種“演戲”,非常像中國“老鼠會”傳銷時采用的手法。
“繼續演戲”的預言在今天開演。北京時間8月6日早間消息,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投資者服務公司于美東時間周五晚間將美國主權信用評級由AAA調降為AA+,標普稱降級主要因為擔憂美國赤字狀況。這叫什么玩意。多經典的“老鼠會”勾當。這個“老鼠會”的老鼠有:奧巴馬+國會與兩黨+標普與穆迪+財政部+聯邦儲備局+金融寡頭們。這就如同股市中的暗箱操作。老鼠會負責策劃“利好”“利空”,老鼠們負責建倉或做空。審時度勢推出,將國際資本玩于鼓掌。
眾所周知,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賺得血汗錢,有一半購買了美國國債,至少持有1.16萬億美元,是持有美國國債最多的國家。如果美國發生債務違約,中國必將遭受嚴重損失。保守估算,美元可能貶值20%。在中國3萬億的外匯儲備中,有70%是美元資產,除了國債損失外,其他損失尚難以估計?!都~約時報》指出,中國購買的美債預計遭受的投資損失可能高達20%至30%,如果將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1.16萬億美元以最低下跌20%計算,將會損失約2304億美元,相當于中國人均虧損177美元(折合人民幣大約1140元)。損失幅度的估計來自于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克魯格曼,20%只是非常粗略的估計。如果美債違約,中國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將超過上述估計。與此同時,違約行為將令剛剛復蘇的全球經濟雪上加霜。惡性循環的結果,將沉重打擊全球經濟與中國經濟。
早在兩年前,當納斯達克主席伯納德·麥道夫,500億美元欺詐案東窗事發,香港有專業人士就尖銳指出,美國金融業就是一“老鼠會”。“美國國債依舊是全球風險最小的債券”——對這條狗屁言論我已經聽得太多了??尚Φ氖?,有人對此還頻頻點頭。于是中國外管局在這條“公理”的指引下,大踏步邁入美國人設下的陷阱。什么叫“風險最小的債券”,參照物顯然是各國債券。請問,難道我們的外匯儲備除了投資債券或金融衍生品,就沒有其他投資渠道?官老爺們,連國內暴發戶都知道去歐洲美洲買樓置業風險小。難道外管局不知道?非國債不可?當然,本人沒有鼓勵外管局去境外買樓的意思。但作為國民資產的管理者,理應知道如何讓手里的家當保值增值。連英國人都認為美債“類似老鼠會”,難道,把人民的家當買成“老鼠會”的債券,還要美其名曰“風險最小”嗎?我是不懂的。2003年以來每年增加的外匯儲備已經發生的匯率損失達2711億美元。如果未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到6,2003年以來增加儲備的匯率損失將攀升到5786億美元。
美債與“老鼠會”最大的共同點,都是通過搞新錢付老賬,周而復始,而一旦經濟不景氣,而美債又到了發行上限,那么兌現就成問題。2008年歐洲某銀行向麥道夫的投資公司贖回資金70億美元,麥道夫無法支付資金,由此案發。美國兩房債券一夜間損失超過90%。當然,美國在無力支付時,可以繼續印鈔票。然而繼續印鈔票的結果,使得債務越來越重。崩盤的風險也來越大。如果給背著重物爬坡者注射興奮劑,注射完了再加重。結果可想而知。“老鼠會”的另一共同點,就是推銷數,忽悠。2009,2010連續兩年美國高官都在中國推銷美債,財長蓋特納曾拍著胸脯忽悠王岐山說:美國政府將致力于美元的強勢。然而,回國后量化寬松政策出臺,美元對人民幣持續貶值。
2007年1月,浙江省東陽女富豪“吳英案”事發。涉案金額14億元。從2005年11月至2007年1月間,吳英等人利用本色集團的一系列高調行為所產生的重大社會影響,以投資、借款、資金周轉等為名,以高額利息為誘餌共向社會不特定公眾148人非法吸收資金14億余元。其中,吳英本人向21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8億余元,所得款項用于支付高額利息、償還本金、個人揮霍及公司經營等,最終造成巨額款項無法歸還。
仔細思考美債現狀與“吳英案”,你會發現,除了資本大小有區別外,操作過程大同小異。都是“老鼠會”。美國人向全球募款,然后用于國內建設與揮霍,等錢花得差不多了,再向全球募款,讓新款抵舊賬。當然也有不同點。吳英案是以吳英為擔保的。而美債是以美國信用做擔保的。請問,美國信用多少錢一斤?比老鼠貴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