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又到八一。“八一”,是中華民族一個年輕的特別節日。每到這個節日,都會讓一個43年前當兵的我,格外激動和自豪,那難以控制的思緒也不由自主地回到了84年前的那段中國歷史。
1927年,國民黨內的蔣介石集團和汪精衛集團悍然背叛革命,血腥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于是,內戰代替了團結,獨裁代替了民主,黑暗代替了光明。結果讓1927年3月尚有近6萬黨員的中國共產黨,幾個月后銳減至1萬多人。
血的教訓,讓剛剛6歲的中國共產黨痛定思痛。“要不要革命?”“如何革命?”中國共產黨到了生死抉擇的危急關頭。為了挽救革命,中國共產黨毅然決定在南昌舉行暴動。
1927年8月1日2時,3發信號彈劃破夜空,周恩來、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向駐扎在南昌城各處的起義軍發出戰斗號令,打響了武裝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經過4小時激戰,歷史的車輪挾帶著變幻的風云,推動著中華民族駛向了一個偉大時刻。這一起義,標志著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斗爭的開始;這一起義,也是反帝的土地革命的開始;這一起義,更是工農紅軍的來源。從此,中國工農紅軍在接下來的艱苦戰爭中,打破了帝國主義國民黨的歷次進攻,從根本上動搖了帝國主義國民黨在中國的統治,成了中國勞苦大眾革命斗爭的組織者,成為徹底進行民族革命戰爭的主力。
可是,當年那兩萬多名起義官兵,只有858人留下了姓名。新中國成立前,這858人中又有351人犧牲。在這858人中,被授予元帥軍銜的有6人、授予大將軍銜的有3人,擔任過省、部級黨政領導職務的有19人……當參加南昌起義的31名女兵之一的彭猗蘭于去年走完了近一個世紀的傳奇人生駕鶴西去后,知道姓名的858名南昌起義者已全部離開人世。
為了紀念南昌起義的勝利與紅軍的成立,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特決定自1933年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經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批準, 8月1日這天,成為中華民族的節日。1949年6月15日,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再次發布命令,以“八一”兩字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旗和軍徽的主要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將此紀念日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
從1927年8月1日算起,偉大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已走過了84年風雨歷程。千千萬萬英勇的將士們,用青春、用鮮血,用永不屈服的精神,用壓倒一切敵人的氣概,書寫著84年的輝煌歷史。
南昌城頭槍聲起,井岡山上飄紅旗;雪山草地創奇跡,延安開創新世紀。八年抗戰,趕走了不可一世的日本鬼;三年斗蔣,打敗了武裝到牙齒的國民黨反動派。朝鮮戰場上,又把以美國為首的聯合部隊打得不得不坐到談判桌上。
和平年代,我軍又在捍衛祖國領土、領海的戰斗中,英勇作戰,打出了軍威,打出了和平。同時,在支援社會主義建設、支援改革開放、抗洪搶險救災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貢獻。
84年來,人民軍隊所建立的豐功偉績與日月同輝,與日月同在,將永遠載入歷史史冊。面向未來,我們欣喜地看到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在牢記神圣使命,居安思危,把捍衛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保障國家發展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歷史是用無數先烈的鮮血寫成,八一軍旗是無數子弟兵用鮮血染紅。84年前起義的槍聲雖已遠去,但八一精神卻歷久彌新。今天,從大江南北的演兵場,到風雪邊關的哨卡;從搶險救災斗爭一線,到雙擁共建活動現場,人們都能深切地感受到八一精神的接力和傳承。歷史已經證明并將繼續證明,一個鞏固的國防,一支強大的軍隊,始終是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的可靠保證!
山東省陽信縣國土資源局 邱海昌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