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淡水暖
WTO官方網站宣布:“WTO爭端解決機構于當地時間5日向WTO成員國散發了關于歐盟和美國訴中國限制九種原材料出口一案的專家組報告,報告稱中國限制九種原材料出口不符合WTO規定。專家稱,這份裁定無疑對中國原材料出口政策是個巨大的挑戰。雖然這次的案件中不涉及稀土產品,但這次歐美國家‘投石問路’的舉動得到WTO支持后,很有可能將下一個目標鎖定稀土。”(經濟參考報)
至于所謂中國保護自身經濟利益和保護自身礦產資源可持續性利用的行為,“不符合”WTO的什么規定,老百姓一時半會是難以弄明白的,但是,中國的老百姓可以看現實情況作出判斷。
比如,中國目前的鋼鐵產能高達近7億噸,粗鋼產品自身消耗不完,競相出口,薄利多銷。但中國是鐵礦貧乏國家,大半鐵礦石需要進口,于是全球三大鐵礦石寡頭:巴西的淡水河谷、澳洲的必和必拓公司、力拓集團,掐住中國鋼鐵業的脖子,坐地起價。從2002年到現在,鐵礦石的價格漲了幾倍,三巨頭利用中國鋼鐵業集中度低的弱點,分頭擊破,始終維持鐵礦石的高價,甚至包括壟斷鐵礦石運輸價格,令中國鋼鐵業損失慘重,慘淡經營。中方并未提出巴西、澳大利亞“采取出口配額、出口關稅和其它價、量控制”抬價牟利,向WTO討公道。怎么輪到中國的稀土用價格杠桿的時候,就有人控訴到WTO,居然還“準奏”了?
還有,既然稀土如此這般地重要,但美國自己就是稀土大國,美國的稀土儲量世界第二,但美國最大的稀土礦山早已經封閉不開采了,就等著買中國的便宜貨。中國并未訴到WTO說美國“采取出口配額、出口關稅和其它價、量控制”甚至封閉礦山,“影響”了其它國家么。
再有,前幾年中國的稀土賣到黃土價、白菜價,日本人甚至買去填在海里,美國之所以封閉自己的稀土礦,據說其中的一個原因是價格沒有競爭力,那么,怎么沒有訴到WTO說日本惡意低價買中國的稀土礦填海,美國怎么不訴到WTO說中國低價競爭迫使他們關閉了稀土礦呢?
莫非這WTO的作用就是中國可以吃虧,但不能自我保護,別人特別是美歐可以占便宜,但不能多付出?
要弄清楚這種明顯感到不公平的游戲規則怎么來的,恐怕只有當年參加WTO入世談判的專家、官員能夠說清楚了。草民想起來一位,當年入世談判的最后階段的中方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先生,龍永圖先生談判成功后,曾經榮任博鰲經濟論壇的秘書長,至今仍然活躍在一些電視媒體的鏡頭前。
想起龍永圖先生,是因為看過《人物》雜志2007年發表的張盛秋的一篇報道“推開世貿大門”,里面有不少精彩的談判花絮,摘錄一段在下面:
【1999年11月,在談判的最后關頭,中美只剩7個問題無法達成共識。
朱镕基總理當機立斷,對中國代表團的代表們說,“我跟他們談”。
朱總理在談判桌上著實讓大家捏了一把汗。討論前3個問題時,他都表示同意。龍永圖急了,不斷給總理遞條子,沒想到朱總理沉著臉說:“龍永圖,你不要再遞條子了。”
“哎呀,我當時真沒面子。”事隔多年,回憶起當時的情形,龍永圖臉上仍會漾起不好意思的笑,“當時那個形勢緊張啊,不過當討論第四個問題時,大家總算舒了口氣——朱總理說:后面4個問題你們讓步吧,如果你們讓步我們就簽字。” 朱總理以退為進、誘敵深入的策略果然奏效,美方終于同意了中方的意見。
龍永圖說:“事實證明,后面4個堅持沒有放棄的問題,正是我們最重要的底線,這就是對優先次序的判斷。”】(人物)
從中,人們可以看到談判的技巧和高潮迭起,用龍永圖先生的話說,是“以退為進、誘敵深入”,草民理解,按常理就應該是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一方的利益,在枝節問題上不與對手糾纏,把自己的利益摟得多多的,把對方的對我方的要求限制得小小的。而且還要讓對方感覺是大家“雙贏”了。
今年恰好是入世談判成功的第十個年頭,而今年中國遇到了美歐起訴到WTO,說“中國限制九種原材料出口不符合WTO規定”,而且,WTO居然判這個問題要受理,且明眼人一針見血地指出是沖中國的稀土來的,只要在一步中國的回應后,WTO做出中國不利的裁決,稀土問題就會緊跟而至。
在這個緊張、關鍵的時刻,當年的首席談判代表龍永圖先生是不是應該出來發揮當年驍勇善戰的余威,指點一下我方相關機構和個人。比如當年“后面4個堅持沒有放棄的問題,正是我們最重要的底線”,是不是有益于我方在WTO中有成員要強行賤買我方稀土的爭端中,站在有理、有利、有節的高度予以迎頭痛擊,大獲全勝呢?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