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鐵建沙特輕軌虧41.48億 國家埋單
2007年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71%的海外投資都由國企完成。同年,中國商務部的數據顯示65%的海外投資都在虧損。日前大陸媒體報道,中鐵建沙特輕軌項目截至去年10月已經凈虧人民幣41.48億,將由其最終的股東國家來“埋單”。
歡歡喜喜簽合同 熱熱鬧鬧做宣傳
近年來,中國央企海外投資成風,因為風險控制不到位,或者是責任心的缺位,一些項目產生了虧損,幾乎都是由國家買單。上市央企中鐵建因風險防范嚴重缺陷而導致在沙特輕軌項目的41.48億巨額虧損就是其中一個例子。
2008年6月,在中沙兩國元首見證下,兩國政府簽署《關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合作協定》之后的首個政府間合作項目——沙特50年來第一個輕軌項目、服務于穆斯林朝覲者的鐵路專線,再加上?又是一個121億元的大單,這些因素讓中鐵建在09年年報中得意炫耀這是“中沙兩國的標志性項目”。
2009年2月,中鐵建與沙特城鄉事務部簽署沙特麥加輕軌項目合同,約定采用EPC+O/M總承包模式(即設計、采購、施工加運營、維護總承包模式)施工完成該項目。根據合同約定,項目自2009年2月開工建設,將于2010年11月13日開通運營。不料,項目卻在開工僅一年后就出現巨額虧損。
簽約非常草率 無全面調查
盡管項目虧損有當地的政治、文化等客觀因素存在,但是,中國鐵建內部人士向大陸《第一財經日報》表示,虧損的最根本原因是,中鐵建當初在與沙特方面簽署合同之時,“非常草率,并沒有進行全面調查,合同的細節都沒有。”
因為承接這一大項目之初,并沒有對該項目的風險進行全面評估,也沒有在合同中列出詳細的工程量,導致此后在工程實施過程中,沙特方面不斷提出增加工程量的要求,甚至提出新的功能需求,使中鐵建不得不賠本繼續推進項目工期。
直到去年10月,中鐵建發現巨額虧損可能無法彌補后,才不得不將這一事件公之于眾。
正式開工傻了眼
其實,沙特政府對這個輕軌項目已經招標多年,對沙特情況十分熟悉的很多工程公司都投過標,沙特當地最大的鐵路建設集團報價為 27億美元,而中鐵建卻只報價17.7億美元。據知情人士透露,原來中鐵建是根據國內廣州輕軌的投標成本來測算沙特項目的。
但是,他們卻忘記了,這是沙特,不是中國。據《中國鐵道報》今年5月頭版頭條報道,麥加輕軌工程建設,困難重重,除所有國際工程普遍存在的語言、工作習慣等障礙外,本項目還存在以下限制條件:施工區域地處高溫和特大風沙區,夏季地表的最高溫度可達到70攝氏度左右。此地嚴重缺水,淡水比石油更加珍貴。自然環境十分惡劣,施工范圍主要集中在穆斯林地區,制約因素多……正常情況下,這樣的工程應該不低于兩年,可是中鐵建的時間卻只有16個月。所以,這個工程根本先天不足,注定就要虧本的。
沙特工人只工作8小時
沙特施工的另外一個困難是拆遷難工期慢,當地工人只工作8小時,加班得給夠工人加班費。
央企在中國國內做工程,一般都會享受一路綠燈,而且工人24小時三班倒。但是這事兒在沙特卻大大不同。沙特方面負責的地下管網和征地拆遷嚴重滯后。而且,沙特當地企業普遍按照8小時工作制度來推進工期,一些甚至連8小時都不到。
當地的氣候條件很惡劣,中午地表溫度高度50~70℃,在沙特,除了國外特許的石油行業的工人外,是禁止雇主要求工人正午外出干活的,非要去也可以,得給夠工人加班費。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