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齡:喬良到底想說啥?忘了將軍身份吧?
6月18日 ,喬良少將就南海問題接受齊魯晚報記者采訪時說了一通混話。受到了國人眾口齊聲的指責批評。本人亦曾發了一篇《將軍怕戰棄主權,南海開發錢主導》,對其言論的“唯和”實質予以揭露和痛斥。
為了應對國民的聲討,近日,喬良以死豬不怕開水燙的不屑架勢在《經濟觀察報》發表長文《指責我們軍人怕打仗太可笑 南海棋局太復雜》。文中別無新意,再次販賣他那一套與軍人身份格格不入的“唯和論”。故再揭再斥之。
一、 將軍別作代表了
喬良說:“所以,我們主張和平解決南海爭端,絕不是因為中國軍人怕打仗。有人指責我們軍人怕打仗是很可笑的。 中國軍人盡管已多年沒打仗了,但中國人的戰爭適應能力是世界上最強的。 這一點,我在老山前線冒著越軍的炮擊戰地采訪時,感觸最深。許多十八九歲的毛頭小伙子,幾天前還聽見炮響就趴在地上,幾天后我與他們面對面時,他們已是一群在炮火下談笑風生的“老兵油子”了。 這就是中國軍人!你們根本不必為他們怕不怕打仗而擔心。”
很可笑的究竟是誰?只能是喬良自己!因為,根本就沒有人指責過“中國軍人怕打仗”。大家指責的只是喬良一個人。非要推而廣之的話,最多也只能推廣到軍中的鴿派將領而已,與廣大的戰士和基層軍官毫不相干。對于中國的這一部份軍人,大家深信他們都不怕打仗,還用得著你喬良多說。
即如本人寫的《將軍怕戰棄主權》,雖然標題中的“將軍”是泛指,但在文中也說得明明白白,指責的就是一個喬良將軍,沒有涉及到第二個將軍。
指責喬良將軍就是“指責”中國軍人。不知喬良是從哪里弄來的邏輯。難道你一個人就能夠代表中國軍人了?如果你想當這樣的代表,那就送你兩個字:不成!
因為,中國軍人不答應!中國的老百姓也不答應!
二、將軍只有五個怕
喬良的文題是“指責我們軍人怕打仗太可笑”。前有所述,這里的“我們軍人”表示的只能是“喬良少將”,不能代表其他,所以,標題之意也就是“指責我喬良少將怕打仗太可笑”。
指責喬良少將怕打仗到底可笑不可笑?關鍵的問題就看喬良少將怕不怕打仗了。喬良少將到底怕不怕打仗?他在標題中作出的回答是不怕,可是在文章的內容上卻明白無誤的表述出了怕。當然,喬將軍的膽量還算不小的。粗略地為他算了一下,竟然只有五個怕 !
喬將軍的一怕
喬良說:“中國的第一艘航母還需要幾年才能形成戰斗力。即使我們被迫自衛還擊,在南海這個地方,也不適合航母戰斗群的展開。”
雖然喬良說的情況可能是真實的。但他流露出來的情緒就是害怕在南海打仗。怕什么?怕打不贏,怕打敗仗!因為,在他看來,南海距我國內陸太遠,戰爭補給非常困難,只有依靠航母才有取得必勝的把握。可是,我們的航母現在還沒有形成戰斗力,所以,現在肯定不能打。即使將來形成了戰斗力,無奈在南海又派不上用場。所以將來也不能打。
沒有航母的參加與菲越等國打常規戰艦的海戰,相對而言,人家占盡了天時地利,我們只有挨打的份。你說可怕不可怕!
喬將軍的二怕
喬良說:
“今天,在中國崛起的過程中,西方人對中國的崛起越來越沒有雅量,越來越沒有胸懷。那么,哪怕你是捍衛主權的正當行動,西方人也會大造輿論,誣稱你是以大欺小。 西方這種欺騙世人的輿論能力一直相當強大,這可不是用“怕聽蝲蝲蛄叫就不種莊稼了”這么一句話就能扛過去的事。因為它這種“輿論一律”所制造的傷害,遠比我們在南海打上一仗獲得的利益大得多。 首先,它會使你無法站在一個道義制高點上,去做你應該做的合乎權益的事情。美國人在這個問題上,就十分狡猾,四兩撥千金。它只是跟越南搞了一次聯合演習,示范效應就出來了,然后就把與中國有南海爭端的國家全都攪合在一起。共同達成一種潛在的共識來對付中國。”
這就用不著我來多作解釋了。喬將軍既怕西方人的口水,怕人家說我們以大欺小,也怕南亞幾個國家的口水(包括拳頭)攪在一起共同對付我國。“兩怕”歸一,就是怕失去了道義的制高點。
喬將軍的三怕
喬良說;
“世界上很多國家亡就亡在輕率打仗上,而這些國家幾乎都是大國、強國。強大了就打仗,很多國家因此而亡,何況中國今天還在走向強大的半途中。”
這第三怕的份量不一般。因為打仗就要亡國呀!許多大國都把自己打亡了。何況我們雖然是大國卻不是強國呢。一打起來,亡國恐怕是靠得住了。
喬將軍的四怕
喬良說;
“但是,“兵者,國之大事”。在南海爭端問題上,動用軍隊并不難,取得對某些國家的勝利也不難。 難的是不能僅僅為了取得軍事上的小小勝利,讓自己在時下險惡的國際政治博弈中大大的丟分,這才是我們的顧忌。這個分不是面子,甚至不是尊嚴,而是民族復興、國家強盛的長遠戰略利益。 為什么這么說?因為中國現在距離大國崛起的最后時刻還有幾步之遙,而這個世界上有比南海諸國更強大的國家(而且不止一個),此刻正不懷好意地盯著我們,等著我們走錯棋,下昏招。這些國家比當年八國聯軍更用心險惡。正因如此,我們才不能因小失大。
喬良將軍好像不怎么怕南亞諸小國,但害怕比這些小國家更強大的國家卻是鐵定的了。這里還得附帶說明一下,請喬良將軍注意,南海是我國的領海,所以不存在什么南海諸國。
喬將軍的五怕
喬良說:
“因為這個問題背后一直站著美國。如果沒有美國,許多問題都好解決。但是后面站著美國,這就成了很棘手的問題。毫無疑問,美國想要制衡你。起碼是想遲滯你的發展,不讓你發展得那么順。”
喬良將軍終于把怕處徹底挑明了。怕來怕去,怕什么?三個字,一句話:怕美國!如果背后沒有站著美國,我們的喬良將軍可能就什么也不會怕了!
三、將軍請你不用怕
喬良將軍有這么多的怕,“怕”出了一片憂國憂民之心,確實也難為他了。不過,作為一個普通百姓的我,卻想給這位將軍提提精神壯壯膽:尊敬的將軍先生,請您不要怕。
第一、不要怕美國。
美國有什么好怕的呢?請你聽聽當年毛主席的聲音吧: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
作為帝國主義的總頭子,美國頂多也就是一只紙虎腦殼罷了。請你說一說,一個紙虎腦殼有什么好怕的?60年前的抗美援朝戰場上,中國人民志愿軍和朝鮮人民軍不是就把這紙虎腦殼戳了一個大窟窿嘛。他們用鐵的事實驗證了毛主席這一論斷的真理性。
雄糾糾氣昂昂跨過鴨綠江。
保和平為祖國就是保家鄉
中國好兒女齊心團結進
抗美援朝打敗美帝野心狼
這雄壯激昂的歌聲唱響大江東西、天山南北,記錄了當年中國人民和軍隊的英雄豪氣以及敢于與世界頭號霸主一決雌雄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后來的抗美援越斗爭同樣如此,牽住美國佬的鼻子,打得它焦頭爛額屁股尿流,最后只好夾著尾巴逃走了。
60年前的中國,誰怕美國了。不但將軍不怕,百姓也不怕,連孩子也不怕!想不到60年后空前發展壯大了的中國,卻出了一位這樣的將軍,怕紙老虎,怕美國!
第二、不要怕失去道義制高點。
請將軍你弄明白,搞清楚:在霸權主宰的國際社會,不存在什么道義制高點。霸主們所謂的“道義”,全是愚弄別人的。特別是這個“道義制高點”,我們中國是絕對攀不上的。中國能攀上這個“最高點”的,至今只有兩個人。一個是流亡印度的達賴,另一個是在獄中服刑的劉曉波。將軍是不是也想試一試呢?不過,我卻要告訴將軍,中國人民誰也不會想站在這個“道義制高點上”去洋大人那兒領賞的。
第三、不要怕西方說我們“以大欺小”
西方要說就由他們去說吧,我們犯不著怕。這些西方大國才是真正的“以大欺小”的行家。他們結成團打阿富汗,阿富汗不是小國嗎!他們結成團伙打伊拉克,伊拉克不是小國嗎!他們結成團伙打利比亞,利比亞不是小國嗎?
這些家伙都是自屎不知臭,兩只賊眼總是緊盯著人家。
他們的“欺小”是真欺,我們的“欺小”是在“小欺”的緊逼之下。他們不怕旁人的指責,我們有必要怕這些專門欺小的家伙嚼舌頭嗎!
第四、不要怕亡國。
這點信心咱們中國人應該還是有的。當年被“譽”為東亞病夫的中國,先有八國聯軍的宰割,沒有亡國,后有日本強盜的鯨吞,也沒有亡國!如今,GDP位居世界第二的我國,與幾個南亞小國開一仗就會亡了國,是不是有點危言竦聽啊。所以,這樣的話,請你不說為佳,弄不好就把那些膽小鬼嚇得尿褲子了。當然,也得防著您自己嚇自已,把個好端端的“將軍膽”給嚇破了!
第五、不要怕“比南海諸國更強大的國家”。
比南亞諸國更強的國家,無非就是美英法德意日吧。怕什么呢!當年的朝鮮戰場上,16國軍隊組成的聯合國軍都見識過了,都對過陣了。如今,它們非要沖著我們中國來,無非就是再組織一支16國聯軍或者再借用一下聯合國的名義組成一個16國的聯合國軍吧。當年一窮二白的我們不怕,今天富強起來的我們難道還有理由怕嗎!而且我還要告訴您,他們可以組成聯軍攻打伊拉克,他們可以組成聯軍攻打利比亞,但是,他們想要組成一支聯軍到我們國家玩耍,肯定難成氣候了。雖然我不是將軍也不是軍事專家,但是,我跟著感覺走出來的這個武斷肯定是對了。所以,希望您不要怕!如果您還放不下心,還要怕,那么,為了確保您的“將軍膽”不至破裂,我就和你下一個賭注,把項上的腦袋押給您,您總可以放心了吧。
第六、不要怕航母派不上用場
毛主席說:“武器是決定戰爭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因素,決定因素是人而不是物。”雖然現代戰爭中,武器的作用有了極大的提升,但是,最終決定勝負的還是人。抗日戰爭,國內戰爭、抗美援朝戰爭都證明了毛主席的這一英明論斷。我們都是用小米加步槍擊敗敵人的飛機加大炮的。
如果,在南海開戰,雖然我們的航母用不上,但是,我們的敵人也沒有航母能用上。敵我力量的武器對比也絕對不會是當年的小米步槍對飛機大炮了。我們還用怕什么呢?
四、將軍到底說些啥
喬良將軍在第一節《缺少溝通有礙消除激憤》里批評政府“現在上下之間幾乎沒有任何溝通,只通過中央媒體對全民作解釋。這樣怎么可能做到官民上下一心?”于是,他就挺身而出替政府補缺,把在南海問題上“‘投鼠忌器’的理由說給大家聽”,以平民憤。
上面我們已經聽明白了他的五個“怕”,如果全國人民都像他一樣怕起來了,肯定就不會有人再主張打了。這樣一來,人民的激憤消除,全國上下也就一片和諧了。
不過,喬良將軍的用心似乎還不盡如此。有些話吞吞吐吐,欲說還休;有些話自相矛盾,莫衷一是。把人弄得云里霧里似的,不知他到底想說啥?
現在,不少人在理解鄧小平的“擱置爭議、共同開發”思想時,在前面添上了一個“主權在我”,認為這才是小平同志的完整思想,是肯定了“主權在我”的前提上提出的 “擱置爭議、共同開發”。雖然“主權在我”與“擱置爭議”也不能相容,但不管怎么說,這里的“主權在我”表意還是肯定了主權是屬于我國的。
喬文中《“主權在我”才是前提》一節里說的什么呢?
請大家注意,這里的“主權在我”表意并非“主權是我國的”,它的表意是“主權在不在我”?而“‘主權在我’才是前提”則表意為“前提是要弄清主權究竟是不是在我”!
喬良說:
“現在,不管有多少因素制約我們出兵南海,一個最根本的問題還是思路不清。”
什么思路不清?即“主權在不在我”的思路沒有弄清。按照他說的“‘主權在我’才是前提”,所以必須弄清了主權確實“在我”以后,我們才有權利說話、才有權力出兵。
南海的主權在不在我?喬良少將明白無誤的道出了“不在我”!他說:
“首先要清楚,南海問題既是歷史問題,也是現實問題。光拿歷史說事是不夠的,還要面對現實。……不要光顧談歷史如何,世界正在發生變化,有些變化是在你的能力已經弱化和縮小之后發生的。”
喬良少將在這里著重強調了“現實”,強調“歷史在我”不能證明“現實在我”。他舉出了一個極具說服力的實例:“大英帝國還曾經是“日不落帝國”呢,今天不也縮回到他自己的英倫三島去了嗎?”
南海的現實是什么?他避開了這個話題。而我查到的客觀現實是:菲律賓實際控制了中沙群島唯一的一座島嶼黃巖島及其周圍的海域;南沙群島的大多數島礁則為越南、菲律賓等國以武力霸占。
這就是說,即使我們有證據證明這些海域“歷史在我”也沒有任何意義,而只能接受“現實不在我”的這個“現實”了。歷史的“日不落帝國”變成現實的英倫三島島國就是我們的榜樣。
為了給他的“現實論”提神打氣,他又舉了一個實例。他說:
“不能再拿最強大的時候的例子來說話,當年大清國和俄羅斯簽訂不平等條約之前,我們的版圖比今天還大,但是那些領土喪失了。”
其言下之意是:過去強大時我們取得的南海主權,如今喪失的部份就不再擁有主權了。就像大清帝國當年擁有的領土在喪失以后不再擁有主權一樣。
接下來,他又從法律的高度進一步論證了南海不屬于我國所有。他說:
“當然南海沒有這些條約,但我們起碼要弄清楚,有人出來說清楚,中國歷來宣布南海是中國的海,或者南海大部分海域和島礁是屬于中國的,領海主張與今天的《海洋法》及《國際法》之間是什么關系? 或者說,從國際法、海洋法的角度講,有多少海洋國土屬于中國,如何劃界。”
怎么才能說清楚呢?法律必須依靠證據說話。我們有證據嗎?喬良認為我們少有。他說:
“現在政府能拿出來的證據,是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胡志明公開表明,越南對南海歸屬于中國沒有異議。”
大家看清楚了吧。中國政府宣示南海主權就這么一個能拿得出的證據!拿出來的其他證據,根本就用不著別人來批駁,全被我們的喬良少將一口咬死拿不出來了。
這個證據算什么證據?如果胡志明的一個口頭表明能成為證據的話,也只是一個孤證!它能證明南海是屬于我們的嗎?依法自然是通不過的了!
在認定我們目前不能宣示南海主權以后。喬良少將又開導政府說:
“政府應該首先把這些東西弄明白。如果只是發個聲明,提個抗議,那沒有意義或者意義不大。真正有意義的是把所有這些工作都做到家,把全部事情說清楚,然后再確定打算干什么,怎么干。”
政府怎么說得清楚呢?“歷史在我”的證據拿不出來了,“現實在別人”的證據倒是很不少!喬良少將當然知道政府是說不清楚的,所以,沒等政府“說清楚”,緊接著,他在批評了一通“小平同志這話(擱置爭議、共同開發)說了快30年了,爭議沒有擱置下來,共同開發也沒有開始,“主權在我”反而備受威脅”以后,馬上又給政府出了個點子,意思是說不清楚我們就不說了。他說:
“各國把南海當作一個股份制公司,提出一個股份制方案,根據比例,劃定份額,然后共同開發。”
股份公司是什么玩意?我們知道,它的眼睛是認錢不認人,更不“認國”。誰給它錢,誰就是股東;誰給它錢多,誰就是老大!
為了使其他國家都認可并入股他的股份公司,使他的股份公司能夠成功組建。接下來他提出了一個股份公司的基本原則:
“共同開發也不是誰挨著誰就雙邊開發,而是利益均沾,每一方都在其中有股份,周邊國家全都成為股東,大家的利益全部綁在一塊,完全是資源共享。”
這下可好了:“不是誰挨著誰就雙邊開發,而是利益均沾……完全是資源共享”。按照這個原則,我們實際控制的西沙,臺灣實際控制的東沙也得拿出來入股與人家資源共享讓人家利益均沾了!
現在,我們總算弄清了喬良將軍對南海問題的思路了:
一是面對現實,接受現實。占有即擁有主權,各自開發。
二是放棄主權,“四沙”一家,南海資源共享,利益均沾,共同開發。
如果越菲等國不昏也不傻,我想,他們肯定會歡呼雀躍、三呼萬歲啦!中國政府會不會歡呼不敢妄斷,不過,中國臺灣方面的態度卻是可以肯定的:
喬良,你就等著他們罵娘吧!
非常可笑的是,緊接著這些混話的后面。喬良又來了一通不是混話:
“這只是一種思路,是否可行另說。但我認為要解決問題,總該先有思路。只有一個大前提不能改變——主權在我。有了這個前提,就使我們抱有在萬不得已那一天,最后行使特殊手段,收回主權的權力。”
應該指出,此處出現的“主權在我”表意是肯定的,肯定南海主權是我國的,所以,它應該不屬于混話。不過,當著我們把它和前面的混話連到一起的時候就會發現:這“不是混話”就變成了“更是混話”!
喬良啊喬良啊,你把我們擁有南海主權的證據都給推翻了,這個“主權在我”的前提還能存在嗎!
再說,都“四沙” 一家了,都資源共享了,都利益均沾了,還要這個主權干嘛!
舉個很現實的例子,要是誰的妻子成了“資源共享利益均沾”的“公交車”,除了懦夫和傻瓜,還有誰會要這個“主權在我”嗎?倒不如扔了“主權”為好,免得把肺氣炸!
五、將軍盡說胡話呀
喬良將軍的此文,若細細“賞析”,簡直是胡話連篇。下面再舉幾例。
喬良說:
“別看美國人老在打仗,近20年里打了4仗,它可是很懂打仗的竅門:一是柿子專撿軟的捏;二是師出有名,沒名也要編個名出來;三是牢牢掌握話語權,大造聲勢,在輿論上做足功夫,把盡量多的人拉到自己一邊來再說。這對我們不無啟示:你要打,就要打得有理、有利、有節。”
這個美國人“很懂打仗的竅門”:撿軟的捏,不錯;師出有名,是真的嗎?侵略伊拉克,什么名?借口伊拉克有生化核武,伊拉克有嗎?即使真有,聯合國沒授權,與它何干?誰給它封的國際警察啊!如今又打利比亞,你倒是說說看,什么大名呀!
人家打仗的“竅門”多的是,想打誰就打誰,隨便找個名兒就開打。
我們呢,眼睜睜地看著別人在我國的領海里炸毀我主權碑、撞毀我漁船、拘捕我漁民、槍殺我船長,卻一竅不通,居然找不出一個興師自衛反擊的“名義”來!這樣不開竅的腦殼,地道的一塊石頭疙瘩!一萬年也別想找出打仗的竅門來了!
再說這個話語權,人家是怎么弄來的呢?不就是憑著拳頭腕力,當上了黑老大。請你說說,哪個黑老大沒有一幫馬仔?哪個黑老大在黑幫里沒有話語權呀!
一個十三億人口的大國,行端品正,我們為什么會沒有話語權?!如果真的如此,那就只有一個解釋:自己捆住手腳、自己閉住嘴巴讓人家封了。喬良你不惜筆墨,不就是在做這個自封嘴巴的工作嗎?漲別國的威風志氣,讓本國說不出話!還想代政府“平民憤”,封住激憤的中國人民的嘴巴!
喬良又說:
“但我們必須讓對方明白(不管是越南還是菲律賓,或者別的什么國家),共同開發尚可以利益均沾,如果非要把中國逼到墻角,他們將雞飛蛋打,什么也得不到。這一點,不光要靠軍演來傳達,在談判桌上,也必須向各方講清楚,哪怕發出最后通牒。當然,最后通牒有沒有效果,還要看軍隊這張底牌硬不硬。你硬,他就可能坐下來跟你談,你不硬,誰也不會理睬你。關鍵在于你如何傳遞“硬”的信號。這需要政治智慧。”
好笑。是你讓人家明白還是人家讓你明白?人家都在南海鉆出上千口油井了。你還不明白,你還在讓人家明白!有如此不明白的糊涂將軍,人家還能不裝不明白?人家就是要裝不明白!
你還發什么最后通牒?人家的最后通牒早就送上門來了——占你的島,拘你的人,還砸你的主權牌。
你還炫什么政治智慧傳遞“硬”的信號?看你在這篇“公(公開的公)文”中都傳遞些啥?怕!怕!怕!
人家正是明白了你的怕,所以,它就是要把問題搞復雜,因為它也明白,愈是復雜你愈怕!所以,它就敢于把問題搞復雜!
喬良還說:
“現在政府能拿出來的證據,是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胡志明公開表明,越南對南海歸屬于中國沒有異議。越南人現在要推翻這個東西,在國際上屬于賴賬行為。如果越南非要耍賴,中國怎么應對?能不能也以牙還牙,把白龍尾島收回來?這個島位于北部灣中心,當年為了抗美援越,我們支援給了越南。”
不錯,越南人耍賴我們也可以耍賴。但是,人家耍賴還耍強,用耍強頂著耍賴!像你喬良這樣的左一個不能打、右一個不能打,一味的耍孬不耍強,你能賴得過人家嗎!耍賴也不那么簡單,同樣需要勇氣,需要剛強哩!
人家越南用武力占領了我南沙29個島礁,他就有這個耍賴的“勇氣”,敢在那兒耍賴!我們也學他耍賴,“把白龍尾島收回來”,是個不錯的金點子,可是,我們具有這個“耍賴”的勇氣嗎?請問喬將軍,我們出兵上白龍尾島“耍賴”去,你贊成嗎?你不敢用槍炮開路,憑什么到白龍尾島上去耍賴呀!
附帶說明:喬良在文中沒有點出我國被侵占的任何一個島嶼而單單提出了這個白龍尾島。其意恐怕還不在于“耍賴”之說!因為,我們不準備動武,就沒有資格上白龍尾島“耍賴”。而喬良是地地道道的“鴿將軍”,所以,他說的學越南耍賴“把白龍尾島收回來”不是由衷之言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其著力點在于那個“當年為了抗美援越,我們支援給了越南。”其中的“我們”實際是指的毛主席。這句話所起的作用,是想將人民群眾的激憤情緒轉移到毛主席的身上。
白龍尾島是怎么回事?據說,1957年,我國為支援越南抗擊美法,給河內增加防空襲的空間,而我國政府又不便出面直接與美軍對抗,所以,經毛主席同意,由周總理出面,把這個島借給(有說是送給)越南,在上面駐扎防空部隊。后來,我國又多次提出了收回白龍尾島的要求。直到2004年中越北部灣劃界,我方才退讓,同意將白龍尾島劃歸越南!有網友指出,我國的地圖抹去白龍尾島則是2006年。
到底是借是送還是支援?沒有找到文字依據。如果是送,主權依法隨著轉移,就不會有后來我方提出收回了。即使我方提出,越南也可以堂而皇之的用當年兩國簽訂的“贈予協議”予發駁回。所以,我認為,“送給或是支援”應該來是沒有的事。
是不是借給了越南呢?如果是,那就會有越南立下的借據在我們手里,這個借據就是我們收回白龍尾島的一個強有力的證據。因為依法而論,借是必須還的。看來,借據也是沒有的了。有的話,我方絕對不會將它秘而不宣。
倒是查到越南方面公布出來的一個信息,1988年4月25日,越南政府公布了一份外交部文件,題為“黃沙、長沙群島和國際法”。文中提到白龍尾島,說:“在抗法戰爭中,越南軍隊于1949年趕走了國民黨軍隊,解放了竹山(中國領土),之后交給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同樣本著上述精神……越南請中國幫助管理北部灣的白龍尾島,并于1957年收回。”
越南既不承認“受贈”也不承認“借用”,它用的是先“請中國幫助管理”和在后面“收回”,肯定了它對白龍尾島固有的主權。看起來,這個問題還是與越南方面的示強耍賴有很大關系。我方真正失去白龍尾島主權還是在2004年的邊界劃界,遵循了余良提出的“現實論”的原則。
六、將軍請做將軍吧
喬良說:“雖然我是軍人,我信奉‘軍人天生為戰勝’這句話,但我仍然確信,動武永遠是爭取國家利益的最后選項。”
不錯,你信奉“軍人天生為戰勝”。不過,提醒一下,你還必須信奉“軍人天生為戰”才行。國家養軍人干什么?就是為戰為打仗!不為打仗,國家養軍人干嗎?不為打仗,國家就不需要軍人,就不需要軍人的存在!所以,軍人天生就是為打仗的。包括有些明知很可能會失敗的仗也得去打。所以,軍人的言,言必為戰!軍人的行,行必為戰!軍人的心中只能有一個“戰”字而不允許有“和”字。尤其是在國家領土遭到敵人侵占的時候更是如此。滿嘴“和和和”的絕對不能算是軍人,至少不是一個好軍人!
“動武永遠是爭取國家利益的最后選項”,你要確信也行,但是,請你弄明白,這是政治家、戰略家考慮的事。所以,請你時刻記住,你的身份是將軍!請你還是回歸本位做將軍!
怎樣做將軍,請你聽聽先人的聲音: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辛棄疾·破陣子)
這就是將軍的責任。醉了,沒有忘記挑燈看劍;睡了,夢中出現的是“吹角連營”
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岳飛·滿江紅)
這就是將軍的豪壯。以吃敵人的肉充饑;以飲敵人的血為樂!
卷旗夜劫單于帳, 亂斫胡兵缺寶刀。(馬戴·出塞)
這就是將軍的英勇!沖鋒陷陣,斬將搴旗,斫缺寶刀而不后已。
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偏師縛可汗,傾都觀受俘。(陸游·觀大散關圖有感)
這就是將軍的志向。生擒敵首,為國增光。
國仇未報壯士老,匣中寶劍夜有聲(陸游·長歌行)
逆胡未滅心未平,孤劍床頭鏗有聲。(陸游·《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
時刻想著戰斗,時刻準備戰斗。連他的寶劍也發出了求戰的聲音。 這就是將軍的精神。
請問喬良將軍,你的腰間佩槍也曾有過“鏗有聲、夜有聲”的時候嗎?
請問喬良將軍,醉里,你挑燈看過劍嗎?睡中,你夢過吹角連營嗎?
請問喬良將軍,你的內心也曾有過“偏師縛可汗”的志氣嗎?
……
如果你的回答是沒有。那么,我敢斷言,你就不是一位真正的將軍!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