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18日電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總理溫家寶18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三峽后續工作規劃》,并要求妥善處理三峽工程蓄水后對長江中下游帶來的不利影響。
這是三峽工程上馬以來第一次由最高層認可的“不利影響”。我認為這是一個實事求是的態度。眾所周知,三峽工程是有爭議的,從上世紀50年代一直爭議到現在,即使三峽工程已經建成,批評和質疑的聲音仍然不斷。圍繞三峽工程的爭論,比較專業,比較高深,我們作為普通百姓,確實難以表態說支持這個還是支付那個。但根據現實生活中的體驗,我們覺得問題是存在的。據稱,上馬三峽工程有三大好處:蓄水、發電、暢通航道。可是,這三大好處中我們發現至少有兩大好處是沒有兌現的。比如發電,有消息說,3月份以來,我國多地出現淡季“電荒”現象。國家發改委發布通知預警,今年大部分地區電力供需形勢偏緊,預計夏季高峰期華東、華北、南方供需缺口較大。—— 這說明三峽電站的發電功能并不像主流們所說的那么神奇。至于蓄水功能,就應該派生出防洪和抗旱的兩種功能。可是有消息說:湖北省大部地區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50%,目前83個縣市區受旱農田面積達1664萬畝。1300多座水庫低于“死水位”運行。被譽為“中國水塔”的丹江口水庫,也出現了歷史同期少見的“死水位”。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da36101017i2j.html這說明蓄水功能中的抗旱功能也是不盡人意的。至于說三峽工程蓄水之后對庫區生態的影響,對氣候的影響,對地質災害的影響,這些方面的爭論都將長期而持久的存在下去。
當年表決上馬三峽工程的時候,贊成的意見占了上風。但這并不意味著三峽工程不存在不利的因素。現在,由《三峽后續工作規劃》提出了“妥善處理三峽工程蓄水后對長江中下游帶來的不利影響”,說明不利因素已經在發揮作用,而且達到必須正視的程度。圍繞三峽工程展開的爭論,基本上是充分說理的,基本上沒有“反對三峽工程就是反對什么什么”那種扣帽子打棍子式的情況。當年決策的時候遵循由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現在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妥善處理三峽工程蓄水后對長江中下游帶來的不利影響”,實實在在體現了實事求是的態度。時代確實在進步。文明決策,民主決策,科學決策,正在成為時代的主流。
這要歸功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思想路線。圍繞三峽工程展開的爭論,我們可以借鑒到改革大業中來。現在我們經常說“堅持改革不動搖”,卻常常回避了“堅持什么樣的改革不動搖”這個根本性的問題。能夠促進生產力發展的改革,我們擁護。能夠改善人民生活的改革,我們擁護。能夠提高綜合國力的改革,我們擁護。可是對某些所謂的“改革”,我們現在還沒有一個像“妥善處理三峽工程蓄水后對長江中下游帶來的不利影響”那樣的實事求是的態度。比如:
娼妓和賣淫現象大回潮。新中國成立不久,人民政府就徹底禁絕了娼妓現象,把所有不幸淪為娼妓的婦女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可是現在的娼妓和所謂的“特殊服務”已經達到公開和司空見慣的地步,有些地方政府甚至在考慮讓這些“性工作者”進入“依法納稅”的行列,而有些成為“站街女”的,居然是國有企業的40歲左右的下崗女工。與娼妓的盛行相映成趣的是官員們包N奶的興起,其中性能力最強的官員創造了與幾百名異性有染的超強紀錄。世風日下,莫此為甚。難道,這樣的“改革”也要“堅持不動搖”?
食品藥品保健品中假冒偽劣泛濫成災,其中的造假售假罪行令人發指,令人毛骨聳然,簡直不像是人類做出的行為。如今老百姓甚至發出“我們還能吃什么”的哀嘆。食品藥品保健品中的不法行為危害的不僅是當代百姓,而是子孫萬代,真是罪孽深重。難道,這樣的“改革”也要“堅持不動搖”?
兩極分劃嚴重,“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已經不能概括貧富懸殊的社會現實,霓虹燈下有血淚,高樓后面有陰影,中國老百姓“吃二遍苦”、“受二茬罪”早已經不是概念而成為活生生的現實。有資料表明,占中國人口0.4%的富人卻占有了幾乎70%的財富,中國的兩極分劃程度已經居于世界前列,甚至超過老牌的資本主義國家。難道,這樣的“改革”也要“堅持不動搖”?
資源的流失,環境的惡性破壞,各地方政府為了“招商引資”,爭相向外商獻媚邀寵,出賣國家利益,出賣國家主權。他們的行為畫出一幅幅“群丑圖”。 難道,這樣的“改革”也要“堅持不動搖”?
被稱為“新的N座大山”導致百姓看不起病、上不起學、養不起老、住不上房。新中國成立之初建立起的社會保障的最早雛形被徹底破壞,社會主義制度本應該是最先進最有優越性的制度,可是由于醫療產業化、教育產業化、住房產業化、養老產業化,中國社保繳費率在世界181個國家中排名第一,保障水平卻居于全世界后列,按照國際勞工組織《社會保障最低標準公約》規定,養老金的最低替代率為55%。目前在實行養老保險制度的160多個國家中,中國的養老金替代率卻只有40%左右、成為水平最低的6個國家之一。難道,這樣的“改革”也要“堅持不動搖”?
官員們普遍的信仰缺失,信仰崩潰,貪污腐敗是新國成立以來最為嚴重最為猖獗的時期,已經達到動搖國本的程度,每年卷巨資外逃的貪官數不勝數。瞻望前景,令人不寒而栗。難道,這樣的“改革”也要“堅持不動搖”?
30年來孜孜以求的是多次請求乞求哀求美國“盡快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伴隨而來的是軟弱外交,多次在國際事件中喪失民族尊嚴喪失民族氣節損害國家主權和利益。外交部甚至被民間稱為“國際丟人部”。 難道,這樣的“改革”也要“堅持不動搖”?
我們回顧“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出臺,帶有明顯的時代烙印。盡管這個口號剛一提出就得到了公眾廣泛的擁護和響應,但它也迎合了某種政治需要,因此才得以獲得主流地位而被強力的貫徹。當政治需要不存在了,這個口號也就被丟棄到了一邊,至少是名存而實亡了。現在的很多事,從決策到貫徹,體現的不再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而是長官意志是決定“真理”的唯一標準。別的不說,光是退休雙軌制,這個不得人心的制度盡管已經達到萬民痛恨的程度,可是就是不予以糾正,甚至還要繼續用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強詞奪理、忽悠百姓。哪里還有一丁點“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誠意?
現在,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三峽后續工作規劃》,提出要求妥善處理三峽工程蓄水后對長江中下游帶來的不利影響。讓我們看到了真理的曙光,實事求是的原則正在回歸,我們理應把“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運用到一切領域中去,也包括改革。那樣,我們中華民族定是大有希望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