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客“成語秀”忽悠的背后
Zhang88
凡事都怕有心人,從細微處著眼,由小見大,往往就有意想不到的收獲。轟轟烈烈的中美關系大戲中就出現了類似的例子。前幾天,有位作者在《環球時報》發表了題為《別被美國的“成語秀”忽悠》的文章,這篇文章正確地揭示出,在諸多中國坑蒙中國的辦法之中,美國的政客們又發現了用漢語成語忽悠中國的這一妙計。
這就是最近一個時期美國政客們的成語秀。文章描述說,美國總統、國務卿、財政部長在講話或致辭中,都爭相引中國之經,據中國之典,奧巴馬引孟子之語,曰,“山徑之蹊間,介然用之而成路,為間不用,則茅塞之矣”,以此形容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開拓性意義。希拉里要“逢山開道,遇水架橋”,蓋特納稱“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他們以前還說過什么“人心齊、泰山移”、“風雨同舟”、“殊途同歸”之類,總之是說的比唱的都好聽。文章說:“外國領導人來華演講時用中文道聲‘大家好’或‘謝謝’,都會讓我們感到入鄉隨俗的親切。但類似中美對話中的成語秀,卻沒那么簡單,這更多地是美國‘巧實力’外交的修辭延伸。聽其言,更要觀其行。中美關系的發展,需要美國拿出更多實實在在的行動,而非挖掘吸引眼球的詞藻。這些冠冕堂皇的成語,忽悠不了中國政府,也迷惑不了中國公眾”。這樣的評判,無疑是非常正確的。
這的確是霸權對付中國的辦法,也是對霸權國家奉行的所謂“軟實力”的一個詮釋。任何一個頭腦清醒的人都能認識到,這并不代表他們對中國文化有什么認同或欣賞,對此怕連邊都沾不上,這些政客之所以大秀中國經典,不過是想借披上一張羊皮,顯示他們對中國是多么地親善與友愛,對中國是多么地包容何大度,實施戰略懷柔,以此助長中國“精英”們在精神、情感上的對西方的眷戀與依賴,忽悠那些對美國寄托幻想、心存僥幸的人,以期能更好地馴服中國使之永遠成為霸權的戰略仆從。
那么,除此之外,這件事是不是應該還有更多一些啟示呢?
這使筆者產生了許多聯想。
據《清朝野史大觀》記載,1900年,八國聯軍占領了北京,滿清政府一哄而散,侵略者沒人協助,難免有無從下手之痛。于是,聯軍司令瓦德西就借助于中國人所熟悉的科舉考試的辦法,通過考試錄取人物,以協助八國聯軍“維持秩序”,考試的題目是“以不教民戰”。大家知道,義和團反洋扶清斗爭的主要矛頭就是洋教,他們反對洋教及其對中國的入侵。這道考題出得堪稱絕妙:既契合中國經典(此句語出《論語》,原話為:“以不教民戰,是為棄之”),又極其辛辣地諷刺了清政府,意指清政府利用不經訓練愚昧的義和團上戰場,等于是拋棄自己的百姓。據說,參加的人還很踴躍,考試取得了圓滿成功!
有人不僅要問了:你怎么扯到八國聯軍那里去了呢?這兩件事又有什么聯系呢?
筆者以為,這兩件事的共同之處在于,這都是中國知識分子幫忙的結果。
不是飽學宿儒,不管瓦德西之流多么聰明,也開不出“以不教民戰”這樣的考題,不要說考題,甚至考試選材這樣的辦法也不見得能琢磨出來;同樣地,不管美國的政客們如何翻箱倒柜,奧巴馬所引用的那段孟子語錄他們也難以找到,這也必定是中國知識分子的杰作,甚至希拉里、蓋特納等人的成語秀,也都是他們幫教的結果。顯然,當年的瓦德西也好,還是現在的美國政客們也好,在他們對付中國的事業中,背后都有一個默默奉獻的中國知識分子智囊團。
拿中國人的道理馴服中國,借助中國人的幫助來侵略對對付中國,以華制華,自從西方世界與中國人打交道第一天開始,他們就這樣運作。幾百年的時間過去了,盡管具體內容花樣翻新,但基本辦法依然照舊。“以華制華”是殖民主義的思想精髓,是帝國主義的指導綱領,也是今天霸權主義的戰略原則。遵循這樣一條路徑,無論是當年的殖民主義、帝國主義還是今天的霸權主義,在對付中國的過程中,一直都非常重視扶持他們的同盟軍。從美國政客們成語秀中,我們可以隱約地看到他們背后有一個頗具實力的中文智囊團,但這只是冰山之一角。在他們苦心經營的這個龐大的同盟軍中,各兵種是相當齊備的,有遂行政治作戰的,如“自由”“民主”勢力,有實行分割作戰的,如臺獨、疆獨、藏獨等,有著眼于心理戰的,如宗教人權,更有直接從內部發動進攻的,如他們收買的各級官僚代理人等,所有這些力量都以美國為戰略大本營,都統一在美國的指揮調度之下,成為構筑美國對華戰略優勢的重要組成部分。
知識分子的作用在任何時候都不可低估,在美國這支龐大的對華作戰同盟軍中尤其如此。盡管他們也許數量并不很大,但正日益發揮著靈魂和生力軍的作用。美國政客們身后的中文智囊團只是一個代表,只是服務于司令部工作的師爺掌案,他們中更多的,則分布在中國的內外上下,特別是學術第五縱隊,其威力與影響正與時俱進,正在向更大范圍、更深領域和更高層次闊步邁進。他們不但已經成為美國的智囊,也將發展成為中國的智囊,這才是他們所希求的最高境界。如果說此前許多人對有沒有漢奸學者還所懷疑的話,那么今天以奧巴馬為代表的一大批美國政客國學經典水平的突飛猛進,不是一個最好的證明嗎?
說句讓人心里難受的話,古往今來,中國都盛產漢奸,尤其是盛產知識漢奸,其發揮的作用與產生的影響在歷史長卷中留下了血腥的一頁頁。說到這里,筆者不禁想起了明末清初的孫之獬,此人圖一己之榮,貪圖富貴,一念無恥,而華夏百萬生靈盡膏草野,是為虎作倀之典范。現在為美國出主意、設計謀的那些中國人,其實不也是在干著同樣的事情嗎?也許,美國的中文智囊團中人還正沉浸在奧巴馬采納的自豪與榮光之中,但他們就不想想,這是不是對得起祖宗,是不是對得起華夏之億萬生靈呢?
不改造知識分子,無法改造中國;欲真正改造中國,必須徹底改造中國的知識分子。革命中國必須革命中國的知識階級,這是歷史的必然,也是歷代偉人的共識。這個任務,今后將隨著中國歷史的發展而變得愈加迫切。
如果說,美國政客的成語忽悠背后有什么啟示的話,這就是最大的啟示。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