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說,這一輪淡季電荒正把全國烤得焦頭爛額,華中、華東地區出現較大電力缺口,大量工廠被拉閘限電,部分地區甚至波及居民用電,最新的消息稱,限電甚至蔓延到了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
消息又說:國家電監會近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五大發電集團火電三年巨虧600億。秦皇島港八連漲的煤價也正推波助瀾地抬高著電企運行的成本。不少地方上也傳來電廠因為虧損嚴重,銀行對其貸款評級下降,導致不少電廠缺錢買煤的消息。
以上消息都是2011年5月18日《經濟參考報》文章《淡季電荒把全國烤得焦頭爛額 電價上調恐難避免》告訴我們的。該文開宗明義第一句話就是“電價在近期上調的可能性越來越大”。
透過現象看本質,一句話,電企想要通過這種手段達到漲電價的目的。公眾逐漸看出眉目來了。以下的一段話透出了電企心中的不平:根據2010年的統計數據,電網營業收入是2萬多億元,占整個電力行業的65%;實現利潤總額592億元,同比增長1828%。電網的利潤同比增長1828%,就是說電企虧錢,電網卻發了大財。 http://bbs1.people.com.cn/postDetail.do?id=109489580&bid=1 —— 這是電企心不不平衡的自供狀。而《經濟參考報》文章《淡季電荒把全國烤得焦頭爛額 電價上調恐難避免》則是電企在輿論界代言人的遙相呼應。電企的種種行徑,可視為向公眾的示威,向政府的示威,從而增加他們在漲電價這件事上討價還價的資本。他們想要綁架政府的企圖已經不言自明。
我們應該對電企的這種企圖大喝一聲:少來這一套!且不說以五大電企為代表的火電企業們是否真的虧損,對此,公眾普遍持懷疑態度。退一萬步說,即使真的虧損,他們就有理由漲電價嗎?經營企業,無非是開源和節流兩大手段。居于壟斷地位的電企要想節流的話,應該有很多辦法可想,節約挖潛,降低庫存,技術革新,等等等等,都是老生常談,電企高管豈有不知之理?即使常規的開源節流不濟事,還可以減員增效、降低高管薪俸,乃至重組兼并、早賣賤賣快賣等在其他企業里早就用爛了的非常手段,難道對壟斷企業就使不得?你當高管搞得電企虧損,那么不吃涼粉把板凳騰開,換個人試試,中國之大人才之多,我相信必有能夠保證電企不虧損的高人存在,離了張屠戶就非吃帶毛豬不成?!
五大電企是居于壟斷地位的國有企業,他們掌握了優質的公共資源,有國家財力做后盾,他們本應該全心全意為人民謀利益,為國家解難分憂。可是,他們卻挾壟斷而“擁兵自重”,敢在用電淡季里拉閘限電,以此做為向政府討價還價的資本。這種歪風邪氣不好好剎一剎,何以治國?
有資料說,國家每年用于“維穩”的費用高達5000多個億。在“維穩”中最敏感、最頭痛的事是對付“非法組織”和“非法串聯”。維權的百姓是否存在“非法組織”另當別論,可是我們換個角度看問題,各大電企本是合法機構和組織,當他們利用手中的優質公共資源“擁兵自重”,想用拉閘限電這種手段達到漲電價的目的時,難道不已經從合法組織淪為“非法組織”了嗎?政府難道就不能把“維穩”的錢撥點過來“維電”?為什么對付普通百姓英勇果斷雷厲風行,面對強勢利益集團時卻如此軟弱和游疑?
寄言電企高管,搞好你們應做的事,不要辜負人民和政府的期望,休言漲電價的話。那不會有好果子吃的。
新聞鏈接:http://finance.people.com.cn/GB/14665238.html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