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到底該不該在房地產市場中分一杯羹?
伯庸
·
2011-05-06
·
來源:烏有之鄉
安徽省電力公司為職工集資建造住宅樓,相當一部分是雙拼別墅,最普通的房子也是四室兩廳。房子內部銷售價格多為每平米1000余元,最高的只有2000多元。該小區附近的普通公寓房價格,目前大都在每平米五六千元。——《新京報》5月5日
在媒體曝光后,國家電網安徽分公司一下子成了眾矢之的。如今住房矛盾空前劇烈,在一些大中城市,買房每平米動輒就要近萬,而人均收入卻相距很遠。這使得不少人感受到:自己奮斗一輩子,感覺就做了一件事兒,那就是還房貸。人民的生活幸福感指數越來越低。
其實,安徽省電力公司的做法之所以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就因為她是央企,人們想當然地會認為她有權利和能力使售價背離市場,從而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確定房主和售價。但是如果反過來,如果采取這種售價的不是央企,而是私企或民企,人們說不定會大大地贊美一番企業關注民生,重視人才。所以,錯的不是這個做法,而是這個做法的主題不應該是央企。
早在去年,國務院就發文要求78家央企退出房地產市場。據媒體報道,去年共有14家央企已退出,預計今年會有20多家。但現在出現了一個怪象:繼去年14家央企逐步退出房市后,一線城市的房價不降反升。直到近期,一方面是國家有關部委表態,要對房地產市場下重拳,另一方面我們看到,一些國際金融大鱷紛紛撤出在華投資,尤其以房地產市場為甚。不過國內的開發商也忙于轉移股份。這個事實告訴我們,政府打算出手了,房地產市場的拐點或許真的要來了。但問題是,即便政府出重拳了,勒令78家央企退出房地產市場,最近兩年頻頻出臺一系列文件,加強土地管制,大力建設經適房、廉租房、限價房、公租房,但目前房地產市場依舊火爆。盡管一線城市近日房價出現小幅下滑,但相比每平米上萬元的價格,即便降10%,一千元,又有什么意義呢?當然,房價降不降,不能完全歸咎于政府的監管不力,靠出讓土地彌補財政空缺。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國人口過多,城市化進程過快,而且思想觀念相對保守。現如今的社會,大齡剩女剩男扎堆。即便是在西部農村,一個稍有幾分姿色的女子,也要求男方在當地縣城有住房才會考慮。這就是一個實情,老百姓觀念保守,有房才有家的觀念根深蒂固。從以前通過穿著打扮吃喝玩樂以貌取人,到現如今的拼房產、拼豪宅。且不說中國現如今個人資產超過千萬的96萬富豪每人有幾處房產,但就筆者了解到的一些國企領導,名義上拿幾千塊錢的月薪,卻在五、六個一線城市,甚至洛杉磯、溫哥華都有房產。試問,領導自己在濟南工作,老婆待在濟南,女兒在洛杉磯留學,那么廣州、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還有溫哥華的房子誰住?僅僅是一個國有企業的中層領導,就有這么多價值幾千萬的房產,你還指望那么多央企從房地產市場中退出,借此來扭轉中國房地長市場的狂飆式發展,這個是不現實的。
其實,筆者一直想強調的一點是,贊成央企參與房地產市場,但不贊成過多的和業務不精的央企也參與進來。所謂術業有專攻,諸多非以房地產為主業的央企在做好自身本職工作的時候,大可不必眼紅房地產市場暴利著手插一腳。原因很簡單,你是央企,等到連你都考慮各方面因素插進來的話,想想有多少人和企業眼紅了半天,放著你的本職不搞而失去維穩本職一門心思攫取暴利,房地產市場能不亂么?你是央企,你參與的多了,勢必會影響政府有關措施的出臺,進而影響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走向。從大的方面講,這個是不利于社會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的。當然,筆者之所以贊成術業專攻的央企參與到房地產市場,主要是基于兩點認識:一是有央企在房地產市場,能為國家有關部門的決策提供精確的數據和更直觀的管理經驗,便于政策符合房地產市場發展實情;二是有央企在房地產市場,一方面可以保障房市價格波動偏激,起到維穩作用;另一方面便于政府實施相關福利政策,緩解因住房問題所帶來的社會矛盾。這兩點對于房市的健康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只是現在的問題是,政府對于目前這種處于失控狀態的中國房地產市場,已經基本處于束手無策的狀態了。如果再不痛下殺手,忍痛割肉,任房市由投機者操縱飛漲,勢必將激起更大的社會的矛盾。如今已經有不少群體和個人,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來抗議高房價,這是人當中尤其以八零后為主。試想,現如今八零后正逐步成為社會發展的棟梁,他們的習慣和意見,必將影響社會發展潮流,進而對國家相關政策的實施,產生巨大影響。如果團結和維護八零后的利益,是政府需要認真考慮的事情。這其中不言而喻,“居者有其屋”是重中之重。
中央企業之所以存在,就在于他在現如今的半市場經濟中具有重大的維穩意義。如果拋棄了這個目標,背離了公平,那么央企也就失去了他賴以生存的基石。所以,中央企業到底應不應該在房地產市場中分一杯羹?如果要分,應該分多少,確實是我們每個關心社會發展的人值得思考的問題。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