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溫家寶總理對退休雙軌制的表態有感(修改稿)
今年兩會前夕,溫家寶總理在接受中國政府網和新華網聯合專訪,同網友在線交流時,坦誠地表示:退休待遇雙軌制“這個問題是存在的”,“這個現象是不合理的”。對此我們深有感觸。
一、是誰挑動了社會的不穩定
自1997年開始推行退休雙軌制,炮制者的目的是甩掉企業退休養老金這個沉重的財政負擔包袱,為現職公務員大幅度上調薪酬,實現“三年翻一番”的目標鋪平道路。初始階段,廣大企業退休職工出于對黨、對政府的信任,默默地承受了機關事業退休金,隨著公務員的薪酬增長而增長,所形成的與企業退休金的差距。認為黨和政府是不會忘記企業退休職工的,只是先漲后漲的問題。而退休雙軌制的炮制者卻認為企業退休職工軟弱可欺,肆無忌憚地猛漲現職公務員薪酬和各項補貼,隨之機關事業與企業的養老金差距越拉越大,已經從原來的1:1拉大到3—4:1。從而引發了企業退休職工的極大不滿,釀成大批群體上訪事件。其中包括企業高工群體上訪、軍轉干部群體上訪等等。退休雙軌制的炮制者和積極推行者不是從源頭上查找原因,進行檢討,而是把造成這個社會不穩定的屎盆子扣在企業退休職工頭上。輕者進行“教育”,繼之采取截、堵等維穩措施,甚至揚言進行鎮壓。5000萬企業退休職工在主持公平、正義的各界人士和社會輿論的支持下,經過13年堅持不懈的斗爭,今天終于聽到了溫家寶總理說出“這個現象是不合理的”。使我們多年來蒙受的不白之冤得到洗刷。溫家寶總理的表態雖然來的遲了一些,但是做為政府總理,這樣的表態是要有相當大的勇氣的,是難能可貴的。溫家寶總理的表態,為退休雙軌制是否合理的爭論劃上了句號。
退休雙軌制的炮制者和積極推行者,之所以頑固地堅持遭到大多數人反對的退休雙軌制,其險惡用心是離間企業職工同黨和政府的感情,動搖政權的社會基礎。經過毛澤東思想哺育的中國工人階級,不是可以任人擺布的,是不會上這個當的。所以,有問題就向上反映(包括上訪),決不搞過激行動。我們始終相信黨和政府最終能夠處理好這個問題。
二、企退職工的生活質量很低
溫家寶總理說:“這些人現在工資大多數也就是在1500塊錢左右,應該說是比較低的”,“他們心中還有不平。他們生活還有困難”。
企退職工收入平均每月僅有1400多元。除了煤氣、水、電、供暖、有線電視、物業管理、垃圾處理等生活必需的開支和醫藥費開支外,絕大部分收入用來購買食品。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1年第一季度CPI同比上漲5%,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1%。今年企退養老金上調10%,只相當于一次物價補貼。抵消食品價格上漲因素后,剩余很少。分享社會發展成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事。
據天津《今晚報》報道,2010年春節前市黨政領導分別帶隊看望慰問了5個勞模,其中4名是困難戶。2011年春節前市黨政領導分別帶隊看望慰問了6個勞模,其中5名是困難戶。在天津市總工會積極努力爭取下,全國和市級勞模已經多次得到補貼,他們的生活都有困難,普通企退職工的生活困難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2011年2月16日 天津《中老年時報》刊登該報記者楊明的一篇文章 ,提到“入住老年公寓每月養老費用2000元”,“如果要過上體面的生活,每月2000元左右的開支,是完全可能的”。人保部尹蔚民部長說“企業職工每個月人均退休費水平是1400多元”,那么估算有70—80%的企退職工過不上體面、 尊嚴的生活。
三、國家對企退職工是欠了帳的
企退職工,特別是50、60年代參加工作,2000年前后退休的職工 ,他們奮戰在工業生產戰線,有的是服從組織調動從機關事業單位到企業任職的,有的是從部隊轉業到企業工作的,有的是從大專院校分配到企業工作的,黨還在企業中培育出大批的干部。過去有一首歌講的很確切:“毛主席的戰士最聽黨的話,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哪里艱苦哪安家”。這一代人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為我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在職期間是在低工資、高積累政策下艱苦奮斗了大半生,現在已經到了風燭晚年,本應分享社會發展成果,過上體面、尊嚴、無憂的生活。而人保部精英對這批企退職工是卸磨殺驢,經濟上只是過得去,放在貧困線上煎熬,在政治上是以能夠承受為底線。這幫精英只顧自己撈實惠,是在等待這批企退職工的自然消亡。
四、期盼在溫家寶總理任期內并軌有行動
近期的利比亞事件值得深思,利比亞政府軍士兵不怕流血犧牲為卡扎菲而戰,說明了卡扎菲平日給了百姓實惠,民眾把命運和卡扎菲連在了一起,而利比亞有些高官卻臨陣脫逃。一些平日養尊處優的官員,事到臨頭不一定能靠得住。蘇聯黨和政權所以在一個早上就土崩瓦解,就是因為領導層脫離群眾,培植了一個特權階層。我黨能夠取得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靠的是毛澤東思想,靠的是動員起千百萬勞苦大眾。朱镕基同志提出的高薪養廉、公務員薪酬“三年翻一番”,非但沒有造就出廉政干部隊伍,卻培植出大批貪官污吏,有的還把妻子兒女和億萬資產轉移到國外,變成“裸官”。這些人能靠得住嗎?江山能否牢固,靠的是廣大勞動群眾。平日要惠及百姓,不要算計他們。一旦有事,只有他們能夠用鮮血和生命抵御外敵,保衛祖國,保衛紅色政權。
人保部提出社會保障全覆蓋的問題。建立農民的養老保險是必要的,但是這同廢除退休雙軌制是兩碼事。前者是從無到有,后者是糾正人為制造的不合理的政策。不能用全覆蓋來掩飾退休雙軌制的劣跡。
另一種提法是改革機關和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制度,逐步形成全國統一規范的養老保險制度。這件事難度很大。因為從企業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實踐證明,這項改革不是給人們帶來福祉,而是遭受損害。所以,當2008年人保部提出在事業單位進行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試點時,遭到事業單位人員的一致反對。群眾一致反對一項出臺的政策,在我黨和政府的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其原因是眾所周知的。在2009年兩會上,許多代表、委員要求暫緩進行,并要求公務員養老保險制度先行改革。至今5個試點省市一個方案也沒有出臺。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中,企退職工的利益蒙受了巨大的損失。如果等待機關事業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后并軌,是遙遙無期。當初企退養老制度改革時雷厲風行,一個紅頭文件就辦了,現在糾正起來也沒有必要拖拖拉拉。
企業離休人員的待遇已逐漸同機關事業離休人員并軌。只是仍由社會養老統籌基金負擔,應改為由各級財政專項撥款,以減輕社會養老統籌基金的壓力。既然企業離休人員能夠同機關事業單位并軌,為什么企業退休人員不能夠同機關事業單位并軌呢?
實行“年薪”的是企業高管,不可能從中提取一部分給退休人員。現時國務院也沒有出臺具體辦法。至于“企業年金”,對2005年以前退休的人員,只能是畫餅充饑、望梅止渴,說起來熱鬧,卻沒有實際價值。基本養老金個人繳費還可以勉強“視同”辦理,而企業年金的個人繳費是實打實的,來不得“視同”,絕非像公務員的年金拈手可得。
2011年企退養老金仍然按10%幅度增加,這樣小的增幅是事前沒有料到的。理由有三:一是,2010年年初以來,中央領導多次講到要調整收入分配結構,縮小貧富差距,擴大內需;二是,2010年是執行十一五規劃的最后一年,縮小企業和機關事業養老金差距的目標應有所體現。三是,CPI漲幅很大,11月份同比上漲了5.4%,其中食品價格上漲了11.7%,應在抵消CPI之后,安排養老金的漲幅。就在決定企退養老金提高10%的同一次會議上,為緩解價格上漲帶來的壓力,決定將普通高等學校國家助學金資助標準,從原來的年生均2000元提高到3000元,增幅為50%。2011年初,在給企退人員增加養老金的同時,機關事業養老金又大幅上調,不僅數額高1—2倍,而且補發了一年。使兩者差距再次拉大。形成了“幾家歡喜,幾家愁”的狀況。不知企退人員何時得罪了人保部這幫精英?他們對企退人員如此苛刻。
給企退人員補償養老金的標準,社會上提出方案很多,應比照機關事業單位同資歷、同職務人員的養老金標準調整,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一倍不為過,即使這樣調整后,兩者的差距仍為1.5—2:1。有沒有這樣的財力?全國社保理事會會長、原財政部長項懷誠同志談到1997年以前就退休的老人,他說; “已經退休的老人,就把國有資產變賣了,給他們養起來就是了。為什么哪?因為這些資產就是他們創造的嘛,他們實行低工資,從牙縫里省出來創造這個財富。現在他們老了,不能工作了,新的人實行新的方法,老的人應該把這個國有資產的股份賣了以后給他們養老----- ”。我國購買了大量美國國債,為美國改善社會生活(包括養老金)提供支持,如果拿回一部分,用來增加企退人員養老金,應該說有這個能力。
當務之急需要辦好幾件事:
第一, 對建國前后至文革前參加工作的,由各級黨委組織部門和政府人事部門管理的企業退休干部,其明顯標志是領取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人事部制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干部退休證”,恢復被剝奪的干部身份并開始與機關事業退休干部在政治、生活待遇方面并軌。我們的干部身份,是毛主席、周總理等老一輩領導人在世時,由各級黨委、政府確認的。40多年來,我們兢兢業業、勤勤懇懇為黨、為國家、為人民工作,許多同志得到多種表彰獎勵,而且是在干部崗位上,辦理的退休手續。現在的主管部門無權剝奪我們的干部身份。在我們取得干部身份時,這些部門負責人還在學校學習,甚至還是學齡前兒童,他們有什么資格剝奪我們的干部身份?這個問題不解決我們決不罷休,即使見了馬克思、毛主席也要告他們的狀。
第二, 鑒于企退養老金與機關事業養老金存在待遇不合理,而且差距巨大,企退人員生活有許多困難,加之年初以來物價上漲很快,應在今年下半年給企退人員加發養老金。側重對文革前參加工作的企業管理干部、技術干部和老工人加大傾斜力度。
第三, 2012年調整企退養老金時,要考慮物價上漲因素,切實縮小與機關事業養老金的差距(換言之,企退養老金增長數額要高于機關事業養老金的數額。這是在戳人保部精英們的心窩兒,只要他們在位,是絕對辦不成的)。調增幅度要突破七年來延續的10%的比例,不能再用這個比例來搪塞企退老人了。
第四, 人保部現職負責人對推行退休雙軌制錯誤政策,未能實現十一五規劃的縮小企業和機關事業養老金的差距,從而引發的社會不穩定,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多年來的實踐一再證明,只要這幫精英在職,企業和機關事業養老金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而不是縮小。廢除雙軌制,還企退人員公平、正義、尊嚴是白日做夢。他們放言“七連漲”就是遏制養老金差距繼續擴大的“一種體現”。實現全國統一的養老保險制度,是2021年到2049年的工作。企退人員無法相信他們。吁請調回原人保部劉永富副部長主持養老保險工作,并請項懷誠、宋曉梧(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等有識之士協助。他們能夠實事求是、堅持真理、敢講實話,并具備相應的工作能力。
企退人員殷切期盼,溫家寶總理在任期內,為糾正退休雙軌制錯誤政策做出決策。此舉必將載入史冊,并永遠銘記在每個企退老人的心中。
李愚聲明:希望廣大網友代為傳播。本想在“毛澤東旗幟”網上發此帖,但是多次試發未果,也請網友援手。2010年5月我在“現在網論壇”上發帖《退休雙軌制的要害是顯失公平》,一位不知名的網友在“烏有之鄉”轉發,我深深感謝。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