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問人民日報社論部:到底以包容心對待哪一種“異質思維”?
吳能恩
作者申明:寫作此文的出發點是為了響應《人民日報》的號召:包容“異質思維”,所以請各網站版主及網管們多多配合我的工作!
4月28日 ,作為黨的喉舌——《人民日報》在醒目位置刊登了一篇引起社會強烈關注的文章,題為《以包容心對待“異質思維”》。此文一經刊出,立即在各大網站競相轉載。
該文開篇就說:“同樣看待一件商品價格,有人顯得很“淡定”,有人表示“鴨梨”很大;同樣面對一樁刑事案件,有人焦慮等待“正義到來”,有人則在尋找“程序瑕疵”;同樣衡量一項改革措施,有人雙手贊成,有人卻提出質疑……”今天的中國社會,正處在一個思想和文化多元、多樣、多變的時代。”
縱觀全文,盡管是出于人民日報社論部的大家手筆,但說句毫不客氣的話:整篇文章邏輯混亂,東一句西一句,讓人摸不著邊際。更為重要的是,洋洋灑灑數千言,想說什么是欲言又止,羞羞答答,就像做了什么虧心事見不得人似的。我反復閱讀,終究明白了其中的奧妙:原來此處的所謂“異質思維”、所謂包容心其實隱藏著更深層次的見不得天的意義 。
不錯,對于有錢人來說,他們買什么東西不論價格高低都會表現的很淡定,中石化的老總每餐喝天價酒就很淡定,趙本山買幾個億的私人飛機也很淡定,官員老爺們一餐吃幾萬元也很淡定,自然他們都不會感覺又什么“鴨梨”(壓力);而老百姓就不同了,他們買一件一百多塊錢的衣服是猶豫了再猶豫就很不淡定,他們走在馬路邊看到豆漿油條寧愿餓肚子也舍不得花那么一兩元錢這也不淡定,他們買菜總是挑最便宜的總是跟菜販討價還價更顯得不淡定。他們為什么不淡定呢?因為生活逼迫他們感覺“鴨梨“(壓力)很大。
面對一樁刑事案件,鄧玉嬌在“精神病院”就會焦慮的等待“正義到來”;被藥家鑫殘忍殺死的張妙的家人就會焦慮的等待“正義到來”;被活活壓死的上訪村官的家人及該村村民就會焦慮的等待“正義到來”;而被鄧玉嬌殺死的淫賊官員之群體就在尋找法律“程序瑕疵”;藥家鑫的代理律師及其幕后黑影就在尋找類似“激情殺人”的“程序瑕疵”;壓死上訪者的黑惡官權勢力就在尋找法律“程序瑕疵”!
衡量改革措施,把國有企業私有化一夜暴富的人就會舉“雙手贊成”,而失了業的生活維艱的下崗工人就會“提出質疑”;逮住了白貓黑貓的官僚資本勢力就會舉“雙手贊成”,而連耗子毛都沒抓住一根的老百姓就會“提出質疑”……
諸如此類的問題,還有很多很多言之不盡,請問人民日報社論部:面對以上相互對立的雙向意見,你們需要包容的是哪一種“異質思維”?是包容權勢者一方的“異質思維”還是包容弱勢者一方的“異質思維”?
不錯,“今天的中國社會,正處在一個思想和文化多元、多樣、多變的時代。”言下之意,在現在這個關鍵時候,我們的思想和文化就可以多元,就可以多樣、多變了?就可以讓西方的普世價值觀念扎根于中國了?就可以搞三權分立搞憲政了?
文章還假惺惺的說:“因為我們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我們如果有缺點,就不怕別人批評指出。批評或許有對有錯,甚至不乏各種偏激聲音,但只要出于善意,沒有違反法律法規,沒有損害公序良俗,就應該以包容的心態對待,而不能主觀地歸之為“對著干”。
我想,這段話所指的包容對象絕對不會是被稱之為刁民的普通百姓!如果是的話,各大媒體網站就不會有對敏感詞過分的敏感!就不會封殺愛國學者張宏良教授等人的博客文章!就不會刪除包括筆者本人在內的諸多網友的泣血文字!我們只是實話實說而已,只是客觀公正的揭露社會上陰暗的問題,沒有違背法律法規,而且我們本身屬于地地道道的良民,可就是沒見得有誰在寬容我們啊!我倒是每天都看見賣國的漢奸文人胡星斗、袁騰飛、張五常、張維迎以及賣國磚家茅盂屎等圍著美國的屁股團團轉,做出了許多違背良心,危害祖國,妄圖推翻共產黨政權的犯罪事實你們就看不見?他們瘋狂到甚至公然肆意污蔑誹謗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你們就看不見?你們主管輿論的最高部門裝聾作啞,視若無睹,對它們是如此超極限的包容,至今任其逍遙法外而無人問責!還談什么為人民服務的大道理?還談什么“就應該以包容的心態對待”呢?
毫不客氣地說,你們所謂的“異質思維”,無非就是想在中國目前正處于體制轉軌和社會變革的關鍵時期,利用含糊其辭的“異質思維”這塊遮羞布來掩飾你們的“異質變革”罷了!都幾十年了,你們已經玩慣了這種伎倆,咱老百姓都久病成良醫啦!你們這點貓膩誰還看不明白啊!
讓你們的“異質思維”見鬼去吧!
讓你們的“異質變革”到閻王殿報道去吧!
被你們愚弄了幾十年的人民,我想頭腦應該是已經很清醒了!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