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像搬走了,好!
剛剛樹立100天的孔老二像,被搬出天安門廣場了。有人說是“維修”,我看是維修不好了。現在是21世紀,不說社會主義革命時代,后資本主義時代都走了一段時間,還把那公元前的老朽搬出來,除了讓人反感之外,還有什么用?能維修的只能只是外表,那已經腐朽了的內核,非維修所能改變的。
立孔像這件事反映了現在治國思想有點病急亂投醫。我們丟了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引進了西方的市場經濟以及其上層建筑諸如自由民主等等東西,重新恢復階級制度,結果是兩極分化,社會不安寧。這時候孔老二像出現在天安門廣場,昭示民眾必須克己復禮。結果引來民眾一片反對聲。
看歷史上尊孔倒孔的規律,就是革命者推翻統治者時就倒孔,造反,一旦取得了統治權力,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就要尊起孔來,大興禮樂,講規矩。但是,決定上層建筑的,是經濟基礎,不是孔老二那一套。所以,階級不消滅,社會制度不改變,中國社會也就跳不出這個尊孔反孔的循環。
孔像之立于天安門廣場和搬出天安門廣場,都是重大的事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高層的治國理念。非國家領導層中的人授意或同意,誰敢在“太歲頭上動土”?但是,現在孔老二像還是搬走了!搬走就好,說明高層治國思想又有轉變,轉變到哪里呢?毛澤東思想和社會主義制度,是絕大多數勞動者的愿望,而資產階級民主化又是大部分主流精英的要求,雙方現在較量中。
現在是百家爭鳴,都說自己握有治國良方,斗爭的反復已經始現天平的指針偏向,可鼓舞人的。
這件事說明共產黨高層有明白人。他們從資本主義所有發達國家現在的困境,看到學西方不行,抬出中國的老古董也不行,還能有什么思想指導治國呢?
文章寫完了,又見北京晚報報道:“根據中國國家博物館改擴建工程整體設計,在館內西側南北庭院設立雕塑園,陸續為中華文化名人塑像,第一尊完成的是孔子像。因庭院建設工程未完工,孔子塑像暫安放在國博北門外小廣場。目前,庭院建設已竣工,按設計方案,將孔子塑像移至國博西側北庭院內。”不過,這個“暫安放”放的不是地方,當初也不該舉行那末隆重的“落成”儀式。而且,
文化名人的像也太高大了,作為群像放在庭院內,恐怕不美感吧。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